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421|回复: 0

[分享] 原研药归零,省钱还是省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7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我八月份开始支气管炎,我发现医院基本都是集采药,很少原研药,当时我就发了个贴问:医院的药还能不能吃?结果一些人骂我,说我是刁民,说看病贵你不满意,现在药价便宜了,你又叽叽哇哇。
天地良心,医院里用什么药其实对我影响不大的,因为我没有医保,我都是自费网上买的。我只是逻辑思维一下,我感到困惑,集采真的能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吗?灵魂砍价的最大受益人,是病人吗?我这是一种公民意识啊。

最近又是新一轮集采,中标价低得惊人。阿司匹林肠溶片,吃心肌梗塞的救命神药,3.4分钱一片,氯化钾注射液,补充电解质的,1毛6,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肠胃疼痛的,2毛2。有药企感慨,不中标活不了,中了标也难活。

有人担心,这么便宜的药品,质量能保证吗?媒体的报道是大家放心,药企都参加了GMP认证,意思是“良好生产规范”,在GMP的指引下,药品质量怎么样呢?1至8月,抽检20969批次,合格率为99.43%,也就是一万个批次的药品里,有57个批次不合格。
不可能100%合格,这个不能苛求,而且不合格药并不是毒药,所以99.43%的质量,我觉得不是问题。问题还是在于集采的药,是仿制药,原研药或进口药,要么不参加集采,要么参加了也中不了。这次集采有62种药品,原研药0。
所以灵魂砍价之后的药,第一个问题是质量,第二个问题是就算质量有保证了,疗效怎么样?
就拿刚才说的阿司匹林为例,原研药是德国拜耳产的。2023年医院里80%的份额是拜耳的,网上买是6毛一片。这次中标的是浙江京新药业,3.4分一片,差17倍。京新药业当然是报喜,但德国拜耳没有跳脚,反倒是沈阳民营药企奥吉娜,喊起来了,奥吉娜问:“3分钱一片的药,您会自己吃吗?您会买给家里人吃吗?”


要是我们一般人讲这样的话,肯定要被怀疑是带节奏,行走的50万。但人家是国内最早最大的阿司匹林仿制药厂家,不会乱开炮吧?

在疗效的问题上,媒体给予我们的安慰是:集采药都通过了一致性评价,这个一致性评价,叫是叫一致性,但仿制药实际绝对做不到一致,只能说在质量、药效方面与原研药接近。

这个接近有多近呢?太难下结论了,因为药品类别太多了。大家知道,上市的原研药,化学分子式是公开的,但生产工艺人家是不说的,你去逆向倒推吧。药物这个东西,吃下去是有一个溶解、吸收和发挥功效的时间过程,专业领域称之为“溶出曲线”。打个通俗的比方,都是足球罚定位球,贝克汉姆一脚是弧线球,射入死角,我一脚,弧线不够,被守门员一把扑住。这就是技术含量的差别。
阿司匹林是世界三大经典药物之一,1897年,光绪皇帝的时候德国人已经研发出来了。2003年,阿司匹林在中国获批上市,2006年,沈阳奥吉娜仿制出来。但直到2018年,阿司匹林肠溶片才纳入一致性评价,但当时国内上百个产品,没有一个能通过。新能源汽车,马斯克一把技术公开,这边就全都自主研发成功,但药物不一样,难以复制,更不要说反超了。到2022年的时候,阿司匹林通过评价的只有3家。2023年增加到6家。
但就算通过了,也做不到和德国拜尔一样的溶出曲线,溶早了伤胃,溶晚了效果变差。有医生讲过,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阿司匹林的胃液溶出度标准是小于10%,国产仿制药能做到6%,而德国拜尔2小时内可以做到0。注意啊,这溶出度只是药品的一个标准,还不是溶出曲线啊,真要看溶出曲线的话,你猜猜会怎样?

举这个例子,就是说这个疑问:集采,降低了药品费用,但这个降低是在保证医疗效果基础上的降低,还是用降低医疗效果换来的?

有人跟我说,集采就是为了解决穷人的看病问题,顾不上全部的人。还有人说,别啰嗦,没钱的吃集采药,有钱的自己去买原研药。

这些观点我觉得有问题,首先,医疗体制药保障的是所有国民的生命和健康,不是只保障一部分人。

第二,医疗的根本目的是治病,不是省钱,不是让你有药吃就算任务完成了。药得把病治好才行啊,省钱是对的,但不能省命啊。给工薪阶层吃效果打折的药,对病人没好处,对对医保的钱来说,也是一种浪费。

第三,如果我为了疗效好一点,只能自费去买原研药,那么医保是省钱了,我呢?我这不是增加了医疗负担吗?我就问问有孩子的家长,孩子哮喘的时候,你们有几个不是用英国阿斯利康公司的布地奈德、特步他林,沙丁胺醇?是不是自费也要买?

第四,如果说小病,在医院吃集采药也就算了,重病呢?你说我有钱,或者我有商业医疗保险,我自己买,但如果是突发性疾病急救呢,你来得及买吗?还有做手术的,你知道买什么吗?你能把全套药物和器械都买来吗?

我看到个冷知识,2009年世卫生组织采购仿制药援助非洲,200个品种,印度194个,中国6个,有人就嘲笑说非洲难民都不吃中国药。但没办法,药品的背后是基础理论、基础化工、基础设备的薄弱,这些东西都没办法速成的。那么这么多年过来了,药厂生产工艺肯定是提升了,假如2029年,2039年,我们仿制药的溶出曲线做到和原研药一模一样了,是不是就解决了?

悲伤地告诉大家,并不是。为什么。因为专家讲了,按照美国食药监局FDA的规定,仿制药要替代原研药,需要五个条件:第一,按照GMP生产,第二,药学等效,也就是药物成分一致,第三,生物等效,也就是拿人体作试验,吸收效率一致,第四,临床等效,第五,提供适当的说明书。目前中国的一致性评价,只做到第三步生物等效,有些药连这个都达不到。更不要说临床效果一致了。路还长着呢。如果你说美国的规定我们不要,那就没问题了。


总之,我支持集采,但我的观点是集采不应该排除原研药。医疗改革的目标,看得起病只是第一步,看得好病才是最终目标。看得起病不也是为了看得好病吗?医保全覆盖,其实不难,朝鲜都做到了,难的是高水平的医疗保障,要高水平,就需要增加投入。增加投入和集中采购不应该是矛盾的,增加投入才能让仿制药和原研药应该都进入采购范围。原研药价格贵,可以补贴得少一点,甚至不补贴,把选择权给病人,但至少医院里要有药啊,一个缺药的医院,一个没得选的医院,总是哪里有点不对劲吧?所有的事情,矫枉过正是要出问题的,最后受苦受难的是看病的人,他们醒悟了之后是要骂人的。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13300319617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