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UID
Email
密码
记住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辅助访问
收藏本站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社区
资讯
会议
市场
产品
问答
数据
专题
帮助
签到
每日签到
企业联盟
人才基地
独立实验室
产业园区
投资机构
检验科
招标动态
供给发布
同行交流
悬赏任务
共享资源
VIP资源
百科词条
互动话题
导读
动态
广播
淘贴
法规政策
市场营销
创业投资
会议信息
企业新闻
新品介绍
体系交流
注册交流
临床交流
同行交流
技术杂谈
检验杂谈
今日桔说
共享资源
VIP专区
企业联盟
投资机构
产业园区
业务合作
投稿通道
升级会员
联系我们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小桔灯网
»
社区
›
D、仪器区
›
粪便分析仪器
›
把全世界的粪便集中排放到太平洋的正中心,会发生什么事 ...
图文播报
2025庆【网站十二周
2024庆中秋、迎国庆
2024庆【网站十一周
2023庆【网站十周年
2022庆【网站九周年
2021庆中秋、迎国庆
返回列表
查看:
7028
|
回复:
5
[分享]
把全世界的粪便集中排放到太平洋的正中心,会发生什么事情?
[复制链接]
检验之星
检验之星
当前离线
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
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雷达卡
发表于 2024-12-1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把全世界的粪便集中排放到太平洋的正中心,会发生什么事情?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770307561
楼主热帖
小桔灯网业务合作须知!
如何注册小桔灯网VIP会员?
CE认证是啥?做啥样的才合适
[
CE注册
]
假设检验的p值
[
临检实验室(ICL)
]
不考虑宏大叙事,只说一个简单的原因解释为什么要生孩子?
[
生殖医学
]
免疫组化
[
免疫组化技术
]
《病理检验技术》笔记+知识点总结+期末真题答案+名解简答题库
[
病理检验
]
宿主细胞蛋白检测用什么仪器好?
[
特定蛋白分析
]
基于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微流控芯片诊断研究
[
微流控技术
]
现在还推荐学精神医学吗?
[
液体活检技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队长是我
队长是我
当前离线
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
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雷达卡
发表于 2024-12-15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洋:其实我当年是拒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感恩由您
感恩由您
当前离线
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
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雷达卡
发表于 2024-12-15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洋产出丰饶的地方只有近海,岛礁以及几片洋流运动产生的渔场,其他大部分地方都是产出稀薄的蓝色荒漠。
把粪便投进去这相当于凭空造了一个渔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感恩由您
感恩由您
当前离线
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
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雷达卡
发表于 2024-12-15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排一次倒不算什么,相当于打窝了。
但如果连续不断的排,那足以造出大陆!
给他个5亿年,安排上生物演化史上的所有粪便,足以再造一个——
澳大利亚!
你可能以为地球上的人或动物相当的多,但比起地球的体量来,完全不算什么。
地球上存在一万亿种生物
[1]
,以微生物为主,占比达99.999%。
生物总碳量550GTC(G吨碳)[2],也即5500亿吨碳。
生物碳含量约18%,可得总生物重量约:30556亿吨。
总体积约: 3×10^12m^3
根据球体公式:
易得,所有生物组合成球的半径为:
8947m,不到10公里。
可能大家对这个数据没有概念,不妨对比一下。
地球上水总体积为14亿立方千米,汇聚成球,大约相当于481km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约1/13.
对比效果如下:
地球上的水,看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而生物球是海洋球半径的1/54。
注意上面的红点
如果所有生物放在海洋球上,大约相当于这个球上的那一颗红点。
然而地球上的生物量,绝大多数都是植物提供的:
地球上拥有30万种植物,总含碳量450GTC,总生物重量占比82%。
所有植物汇聚成的植物球半径为:
8368m,植物占了地球生物主要的半径比率。
地球上拥有777万种动物(人类识别率不到20%,150万种左右),总含碳量2 GTC(
20亿吨碳,总生物量湿重超过100亿吨
),总生物重量占比0.36%。
所有动物汇聚成的动物球半径为:
1375m,与总生物球对比的话,比篮球和乒乓球的对比都还稍微小一些:
地球上拥有人类一种,物种占比1/一万亿,总碳量0.06GTC(
6000千万吨碳,湿重3~4亿吨
),动物占比3%,总生物重量占比约0.01%
灵长类种类504种,占哺乳动物物种9.2%,不过除了人类之外的,野生灵长类总碳量预估只有人类的1/5000。
所有人类汇聚成的人球半径为:
428m,直径不到1公里(野生灵长类球半径更是只有25m,直径为一个标准游泳池长度)。
如果挖一个1立方千米的坑,的确可以把所有人类都埋了。当然,挖个边长20km的立方体坑,可以把所有的生物都埋了,截面大小介于北京四环到五环之间。
动物和人类的总量也就这么大,排便自然更少了。
所有动物一天排便量,大约占湿重的1/100左右,也即1亿吨多一些。
人类的排便体重比更小一些,大约1/300,一天总排便1千万吨左右。
太平洋平均深度4028米,所有动物排粪的重量,大约相当于半径90m的一直到达太平洋底部的水柱的重量。
也就是说:
只需要半径3km海水量,就足以把这些粪便稀释1000倍。
30km半径,就能稀释10万倍。
3000km半径,足以稀释10亿倍。
而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为15900km,东西最大宽度约为19000km。
虽然人类对食物的能量吸收可以达到90%以上,但动物对食物的平均能量吸收仅仅只有50%。粪便除了水分之外,绝大多数都是有机物,还有少部分无机物。
虽然高浓度的粪便,的确对生物有害,但洋流平均流速0.5~1.5m/s,重者可下沉4000km,轻者一天可漂流86.4km,24小时的时间,粪便足以稀释100万倍,对海洋生物的威胁大大减弱。
所以,一次性投喂所有动物一天的粪便,完全就是打窝。如果题主问的仅仅只是人类粪便的话,可能打窝都还不够。
但如果每天都排在太平洋中心的话,只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时间足够的长,自然可以填海造陆,整它一个沧海桑田。
由于粪便中的无机盐很少(约1%~2%)不可溶的还更少,再加上浮游生物为主的海洋碳泵的存在,大多数有机物和可溶性无机盐,最终都会消失,只有少部分能永久性沉积在海底。
预估1亿吨多的粪便,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量会沉积到海底,30年沉积量才能达到1亿吨左右。
山体按照大大小小的粪便碎屑累积而成,体积与高度的关系为:
在堆积材料中又被称为自然安息角。
各种矿物的安息角大约30°左右(姑且假设在海洋底部也差不多)。
易得,30年时间,沉积的1亿吨粪便无机矿山(密度不妨取土壤密度2.6~2.7g/cm3)大约高度仅有:
400m
可以看出沉积10倍以上,就可以成为太平洋中心的海岛了。
那么所需要的时间的倍数,则是10的3次方。
也即沉积3万年的时间,才能成为一座小岛,岛的底部半径已经达到数公里的规模。
如果这个海岛要露出海平面1000m以上,那么所需要的时间是6万年。
露出海面的大量堆积物,如果分布较为平均,粪便碎屑大陆最终会更加接近柱体。考虑到圆柱体是圆锥体面积的3倍,不过大陆架存在斜角,那么造出一个大陆的时间,预估至少需要20万年左右。
考虑到大洋表层的流速更快,小岛接近海面后,大量的碎屑其实会被洋流带走,这一段造陆时间可能会被大大的拉长。但个人认为总时间也不可能延长超过5倍。
不过,完全露出海面后,沉积的有机物不会飘走,并不一定完全分解,造陆会会加快。
所以,总时间估计和20万年也差不了多远,最多不过50万年。
澳大利亚南北长约3700公里,东西宽约4000公里。高度相同,面积规模大约是这个小岛的10万倍。
这部分是完全陆上造陆,没有海洋循环的参与,这样粪便中不仅无机物会沉积,一部分掩埋的纤维素等有机物也会沉积。
排除水分,如果干重沉积10%,那么总共也有约3%左右,沉积速度大大加快。
但即便是这样——
沉积形成澳大利亚需要至少5亿年。
按照5亿年来算,正好相当于寒武纪大爆发以来,所有动物的粪便量。四舍五入,就相当于,整个地球产生过的所有粪便。
所以,最终结论是,把全世界的粪便集中排放到太平洋的正中心,连续排他个5亿年,沉积生物演化史所有动物的粪便,足以再造一个澳大利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力水手
大力水手
当前离线
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
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雷达卡
发表于 2024-12-1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洋生物直接原地过年
你眼中的臭不可闻的污秽之物对于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来说那都是无上的珍馐。在野地里拉过屎的朋友都会体会到这一点,你拉的那一坨在几分钟内就会招来各种生物,在几天之内都会是方圆百米内生物密度最高的地区。如果有比你这坨生物密度更高的地区,那一定是别人拉了坨更大的。因为对于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任何富含氮磷钾以及蛋白质的东西那都是天地之精华,是极其稀有而必须去争抢的宝贵资源。
人们总是以为大海富饶,但真实的海洋其实十分贫瘠,广袤的大洋中90%的区域都是一片蓝色的荒漠,找不到一丝生命的迹象,下图显示的是海洋中生物密度分布,越红的区域生物密度越高,越蓝的地区生物密度越低,可以看到海洋中的生物几乎都集中在陆地的边缘,因为这里有可以接收到陆地流入海中的营养物质,而广袤的太平洋中心生物密度则趋近于0,这里其实就是一片海上撒哈拉,这里的海水清澈的吓人,因为海水中没有任何营养物质。
如果把全世界的粪便都投入到这里,那就如同干旱了上百万年的撒哈拉沙漠突然下起了暴雨,几天之内这里的海洋便会滋养起大量的藻类和微生物,几个月之内疯涨的微生物又会滋养大量的小鱼小虾,而这些小鱼小虾又会吸引来如鲸鱼之类的大型海洋生物,几年之内就会让这片海上荒漠变成一片生机盎然的世界。
如果你想象不到这种景象,那可以再举一个现实的例子,世界上总重量最大的单一物种是什么?是南极的磷虾。虽然单个磷虾体长只有几厘米,但是南极磷虾的种群数量十分庞大,总生物质量约有5亿吨,是世界上总生物质量最大的动物,以一己之力养育了南极一亿多只企鹅,两千万只海豹,以及几十万头鲸鱼。即便被所有南极生物当作口粮,磷虾的种群数量却依旧庞大,铺天盖地的大磷虾群,甚至能把海水染成红色
那又是什么养活了如此庞大的磷虾种群的呢?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找到了答案——
靠鲸鱼的屎
鲸鱼的屎中有着及其丰富的营养物质,尤其是铁,含量是海水中的1000万倍,对于贫瘠的海洋,这简直是撒了金克拉,海洋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因为有了鲸鱼的屎而大量繁殖,而藻类和浮游生物又成了磷虾的食物,而磷虾又为鲸鱼提供了食物来源,在这种无限正反馈下,世界上种群最庞大的生物诞生了,可以说鲸鱼用自己的屎耕耘着这片海上农场。
鲸鱼的粪便就可以养育出如此庞大的磷虾,如果真的把全球的粪便都投入到太平洋的中心,那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我想那一定会一个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更新—————
看评论区,有很多人误解了我的回答,以为磷虾直接靠吃鲸鱼的屎生活,还有人说磷虾吃鲸鱼的屎,鲸鱼又吃磷虾这是怎么保证能量守恒的?我前面的回答说了,磷虾不是直接吃鲸鱼的屎,磷虾吃的是海洋里的海藻和浮游生物,而鲸鱼的屎是为这些海藻的生长提供了珍贵的营养物质,相当于海洋中的肥料,而海藻的生长则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磷虾以及鲸鱼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于太阳,但是相比于取之不竭的阳光,海水中的养分才是真正稀缺的物质,鲸鱼的屎则为贫瘠的海洋带来了珍贵的肥料,滋养了大量的藻类,进而养活了数亿吨的磷虾。
这是磷虾,虾头中绿色的就是吃进去还没有消化的海藻
重看之前的回答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我们的屎之所以闻起来是臭的,主要是里边有一种叫做粪臭素的物质,它能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但是神奇的是,当它的被稀释到浓度极低的时候却又闻起来是香的,以至于很多香水中都加入了这种物质来提升香气。为什么人类的嗅觉器官会对同一种物质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呢?
要知道我们祖先在几亿年的试错中,已经将大量经验直接刻入了我们的基因之中,对于我们有益的物质,基因会对这些物质形成奖励反馈,为让我们感知到香甜,而对于我们有害的物质,基因则会形成惩罚反馈,让我们觉得苦涩。如果从这个角度想,那么对粪臭素的反应,似乎来自于我们基因中的古老的底层代码。我们人类虽然现在站在生物链的顶端,甚至整个脊椎动物家族都处在生态位比较高的位置,但是我们的祖先也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
在几亿年前的寒武纪,在奇虾,海蝎子,巨大的异虫们群魔乱舞之时,我们的祖先则是身长只有几厘米,活在这些怪兽阴影中的小杂鱼,那时我们的祖先还没有进化出下颚,只能靠滤食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细小的有机物碎屑生活,生态位跟现在南极的磷虾也差不多,为了糊口,我们的祖先不得不在茫茫的海洋中寻找一切的有机质碎屑,这里边也包括这些史前怪兽们的屎,为了能感知到被海水稀释的了近于无的粪便碎屑,我们的祖先进化出了对这些物质极强的嗅觉,而且还形成了奖励反馈,让我们觉得这些粪便碎屑芬芳无比,极大的激发我们的食欲,让我们感觉无比的愉悦……时过境迁,当那些恐虾异虫们纷纷落幕,我们的祖先也逐渐爬上了生态位的高层,但是那段食雪的经历却深深刻入了我们的基因之中,成为了最底层的代码,以至于几亿年后的我们闻到被稀释到极低的屎后依然能唤起远古祖先的记忆……
所以说别看现在的人们衣冠楚楚,画着精致的妆容在高档餐厅中晒着各种美食,归根结底谁又不是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检验医师
检验医师
当前离线
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
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雷达卡
发表于 2024-12-1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洋有个岛国名叫瑙鲁,就是这么来的。
这地方原本是一些路出水面的珊瑚礁,因附近很大范围内没有别的岛屿,所有路过的海鸟都在这里休息,长年累月鸟粪逐渐堆积成山最终形成一个21.1平方公里的海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行业研究
关闭
官方推荐
/3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参与交流!
网站定期开展行业相关话题互动交流活动!对认真参与讨论的桔友将有金桔奖励!欢迎参与。
查看 »
IVD业界薪资调查(月薪/税前)
长期活动,投票后可见结果!看看咱们这个行业个人的前景如何。请热爱行业的桔友们积极参与!
查看 »
小桔灯网视频号开通了!
扫描二维码,关注视频号!
查看 »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业务合作
-
投稿通道
-
友链申请
-
手机版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08-2024
小桔灯网
(https://www.iivd.net)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宇翼科技
浙ICP备18026348号-2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0599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