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49|回复: 5

[分享] 这些年,有哪些像电子支付一样的东西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11 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大家好,新华社联合知乎发起「你好中国 · 问答 70 年」系列活动。我是知乎 001 号员工周源,希望邀请知友们参与讨论:
「这些年,有哪些像电子支付一样的东西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0710200561549312


本题为「你好中国 · 问答 70 年」系列活动的第二个提问,更多关于祖国发展和个人成长讨论,欢迎点击查看>>>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3499950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1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中国传染病防治,一场永不停歇的疫战

自从人类出现,传染性疾病便随之出现,什么时候人类还存在,传染病就存在。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天花、鼠疫、霍乱、血吸虫、黑热病等传染病在我国肆虐流行,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为了有效防控传染病、改善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医疗卫生人员和专家学者一直在和传染病打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消灭天花

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25%。早在公元10世纪,中国即发明了人痘接种术。1688年,俄国派医生到北京学习人痘接种,人痘接种术开始传向全世界。人痘接种保护了许多人的生命,但被接种者仍有2%死亡率。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为1名8岁男孩接种牛痘成功,开创了牛痘接种预防天花的新时代。
1950年1月至8月,中国境内天花患者有44 211例,分布在全国广泛的地域,这一年,因天花而死亡者有7765人。为消灭天花,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作出在全国推行普遍种痘的决定。随后,卫生部颁布《种痘暂行办法》,在全国推行免费普种牛痘。
1950年,北京天花疫苗接种率达到80%,成为中国首先消灭天花的城市。到1952年,全国各地接种牛痘达5亿多人次。到1958年,全国天花病例数锐减为300多例。
1959年春天,有6个人从缅甸把天花带到云南省沧源县担甲区单甲大寨。随后,又有2个人从境外把天花带到了云南省沧源县,这一次天花流行共造成672人发病,96人死亡。这是中国最后一次天花暴发流行。
随着1961年我国最后一例天花病人的痊愈,中国境内再未见到天花病例。
1966年,WHO在第19次世界卫生大会上决定开展全球性扑灭天花运动,并通过了消灭天花的决议。
1977年10月26日,全球最后一例天花患者,索马里炊事员阿里·马奥·马丁被治愈。
1980年5月8日,WHO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第33次世界卫生大会上宣布,危害人类数千年的天花已被根除。此后,全球停止了牛痘接种。
我国消灭天花比全世界消灭天花早了十几年。
2、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中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1992年第二次全国乙肝血清学调查显示,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75%。
20世纪90年代初,田庚善教授、庄辉院士等向国家建言,强调乙肝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1992年,原卫生部正式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同时颁布了《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
2002年,又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免费为新生儿提供乙肝疫苗接种,并要求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
2006年,为评价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的效果,原卫生部组织开展了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出生儿童HBsAg阳性率从1992年的9.67%降至2005年的0.96%,降幅达90%。
2012年5月,我国通过WHO西太区验证,实现了将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控制在2%以下的目标,并提前实现了到2017年将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控制在1%以下的目标。
近年来,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儿童感染率逐年显著下降。
2014年第四次全国乙肝血清学调查显示,全国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3%,较2006年下降超6成。

除了天花,2007年,经世卫组织审核,中国在全球83个丝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中率先消除了丝虫病。这是我国继宣布消灭天花和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以来,在公共卫生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就。
此外,我国自2006年后连续13年无白喉病例报告,2010年,我国疟疾发病率已降至0.06/10万,开始向消除阶段迈进。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的大多数传染病,比如麻疹、流脑等,发病数与死亡数也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虽然天花、丝虫病等被降服,疟疾、麻风也将被消除,但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等新发突发传染病已成为近年来中国乃至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
从这个角度看,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战,将不会停歇。
<hr/>随着大卫生、大健康观念的树立,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讲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任务从“除四害”转变为建设健康城市、卫生城市等,其中,“厕所革命”有着标志性意义。
一块木板两块砖,三尺栅栏围四边,这曾是我国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因其对环境和水源污染严重,导致痢疾等肠道传染病高发,给百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2004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83.8亿元,新建、改造2126.3万户农村厕所。2009年,农村改厕工作列入深化医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持续提升。
近年来,与“厕所革命”相伴进行的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给农村环境进行“美颜”升级。不仅如此,村里还添置了公共健身器材,铺上了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



山西省闻喜县阳隅乡张才岭村村民王多文利用健身器材锻炼(1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和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我们的健康意识,也随着不断提高。
我们的健身方式从单一的跑步做操,到健身房练习,再到私教课、零售制健身课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动感的节奏搭建疾病防治的首道关卡;
我们对健康状态的认知从单一的体魄强健到关注心理健康,越来越多的人主动选择通过运动、“诗与远方”、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以及接受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内心压力;
我们对健康观的理解从“疾病治疗”到“健康管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定期体检,注重通过饮食起居、运动疗法、中医药等多种措施将管理健康的关口前移;
我们对健康管理的标准从大概念的少油少盐到精确控制每天摄入、消耗的卡路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体重“斤斤计较”,与高糖高油“说再见”。
我们对健康的态度越来越认真,我们关心怎么吃能做到膳食均衡、如何运动能减重,从被动变成主动,一点点改变我们的生活,让身体越来越健康。
70年,是一个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人”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后,随着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发展,“赤脚医生”变成了技能更专业、诊疗更规范的乡村医生,继续行走在基层医疗的第一线。解决了疫病横行问题的中国,也发展出众多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这样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更加优化,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如今,我国医师数量已达360.7万,每千人口医师数达到2.59人,年诊疗人次数达到83.1亿,支撑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山东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全科医生周兆敬乘船前往灵山岛(8月16日摄)。他2018年被选聘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医共体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这里的一名全科医生。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人们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营养”,从“小病拖、大病扛”到分级诊疗、三医联动…老百姓对“病有所医”的期盼,正转化为看病就医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西方摄影师镜头中,中国人“瘦小伶仃”的形象向“更高、更强”的目标进发,中国孩子身高呈现“上扬曲线”,其中7到19岁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等指标增幅显著。
到201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7岁,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仅35岁。
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由1500/10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杨晓玲在保温箱前护理新生儿(5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hr/>从“赤脚医生”到“全科医生”,从消灭传染病、寄生虫病到攻坚慢性病、癌症,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民健康之路,健康中国之路,正在铺就!
70年,改变的不仅是一串串数字,而是一个民族的面貌;
展示的也不仅是卫生健康事业的进步,更是一个国家的发展!

内容来源于:中国医学论坛报、新华网、健康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1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电力行业。
电力,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从日本侵略中国开始,这种经济命脉的作用就逐渐显现。                                                                                                                                                  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第一时间将电力作为入侵中国的排头兵,在华北地区迅速组建了七大日伪合办的电力公司:
天津电业公司、冀东电业公司、胶澳电气公司、芝罘电业公司、蒙疆电业公司、北平电业公司、齐鲁电业公司。
总发电容量151422千瓦、变电容量55310千瓦,输电线路2817公里、配电线路5491公里。日本在华北地区组建的以七大电业公司为骨干、十五大“军管理电厂”为据点的华北电网,像一个动力澎湃的发动机,源源不断的向日伪军提供电力供应,也像一张大网,紧紧的捆绑着华北大地:


日伪占领区内的电力,虽然普通中国人并无权使用。但是,每一千瓦的电力中,流淌的都是无数中国工人的鲜血。
在日伪占领区,电厂工人有六多:劳动时间多、有病的多、人死的多、吃不上穿不上的多、挨打受骂的多、工人光棍的多。在1964年,曾对原辽源电厂1580名职工和亲属进行了调查,发现:
亲属中有人被打死、逼死的有22人;
亲属中有人饿死、冻死的有21人;
亲属中有人因没钱治病而死者145人;
曾经卖儿卖女的有10人;
曾经被关进监狱的有37人;
曾经被日伪抓劳工的有160人;
曾被日伪人员打骂过的有1274人。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带来了“光明”,自身却处于无边地狱。
当时的日本,为了修建亚洲第一水电站,在东北地区开始了丰满电站的建设。抓捕并强迫数万名中国劳工参与此次建设,在高难度的施工条件和日本惨无人道的压迫之下,日本人在丰满不仅留下了一座电站,也留下了3条100多米长、6米宽、4米深的沟壑,里面填满了修建丰满电站时死亡的中国劳工,尸骨,达万具之多,这就是“丰满万人坑”:


丰满电站,既是日本侵略者泯灭人性的见证者,也是新中国电力行业的重要起点。一半是海水,冰冷彻骨;一半是火焰,烈火燎原。他就像鲁迅笔下的野草: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就让旧的故事在丰满结束、新的故事在丰满开始吧。
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叫丰满水电站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中国占主导地位,但它并不由中国人民主导修建的,而是来自于伪满的日本人,抗战胜利后,又被苏联人搬走了一半的机组。可是即使仅剩的一般发电能力,它依然雄视建国后的中华大地很多年,其一个站的装机容量占全中国电力总装机的近8%;
曾经,当中国的电力专家去国外考察,国外公司都很大度的表示:只要别拍照、别弄坏,随便看。这不是他们大度,而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我们和非洲地区的土著居民并没有本质区别,别说看看了,就算给你们讲,你们懂什么叫电力工业吗?平心而论,虽然我很不想承认,但是他们说得对,当时我们的人,的确看什么都是一头雾水。
我们在电力行业的底子实在太差,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能自主建什么电力设备?天津有一个规模很小的电机装配配厂和灯泡厂,能组装一下小电机、生产一点灯泡;上海有一个拉铜丝的电线厂,能造一点质量很不稳定的电线。1959年,《电机工业》杂志上一篇名叫《十年来我们的电工科学》的文章,很好的概括了建国后我们电力行业的窘况:
电工产品的最高年产量(1947年)发电机不过25224千伏安,电动机不过68391马力,变压器146680千伏安。职工总数《包括无线电制造》不到2万人。衡量电机工业技术水平的电工产品单机容量,发电机只做到200千瓦,电动机不过180马力,变压器不过2000千伏安,其余如开关、电线、电瓷、电表等也只能做些小型产品。
可能大家对这个数据没太大概念,我拿我们现在的电力行业来简单对比一下,当时发电机最高年产量是25224千伏安,有多大呢?一个110kV变电站一个变压器的容量最小也是40000千伏安,大概一点五倍的最高产量,而一个变电站内,最少有两台变压器,而我们这一个区,有这么大的变电站13个,考虑到很多电站变压器容量是50000或者63000的,也就是说,1947年,全国发电机最高年产量,大约相当于我们一个区县三十分之一这么大,也就能勉强满足几个村的电力供应。
这,就是新中国的电力行业。满目疮痍,筚路蓝缕。
曾经,1954年,新中国终于在捷克的援助下生产了第一台汽轮发电机,容量6000千瓦,连现在一个中等规模的居民小区的用电量都满足不了;
曾经,1981年,为了解决武汉钢铁厂一米七轧机的电力稳定问题,中国建成了第一条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从河南平顶山到湖北武昌。但是,所有设备和技术全部是全套购买自国外,价格惊人,毕竟,那是一个进口国外设备修建一公里地铁就要8亿人民币的年代,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八亿人民币。
曾经,1984年,因为1981年全套进口国外的设备和技术实在太过于昂贵,于是我国在建成了第一条自行设计、建造的500千伏输电线路。后来,外国公司都笑了。因为无论是自产的充油电缆还是变压器都发生了漏油这种非常基础的问题,甚至,平顶山高压开关厂用引进技术生产的六氟化硫断路器还发生了骇人听闻的爆炸[1]。
曾经,1989年,中国三峡大坝的先导工程葛洲坝水电站修建了我国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葛洲坝至上海奉贤南桥换流站的葛沪直流。毫不意外,所有设备和技术全部全套购买自外国公司。不仅是输电线路如此,上海奉贤南桥换流站依旧如此,甚至连换流站内的草皮也是国外公司捆绑销售而来。其窘迫可见一斑。
后来,单机发电容量达100万千瓦的白鹤滩水电站开始建造,其单机容量为世界之最。并且,16台机组全部由国内公司承建,哈电和东方电气各承建8台;
后来,建成及在建的单机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近百台,成为世界上使用该高参数机组最多的国家;
后来,我们自主建设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百万千瓦核电装备、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设备和±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设备,3兆瓦、5兆瓦路上海上风机;
后来,我们从2004年起平均每年以1亿千瓦装机容量的速度增长;
后来,我们建成了特高压线路18条,总长度近3万公里,成为了世界上电网规模最大国家,输电线路总里程超过180万公里;
后来,我们拥有了世界上顶尖的电力二次设备和技术水平,和国际接轨的一次设备和技术水平;
后来,我们建成了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最复杂、安全最可靠的电网;
后来,我们实现了全国100%通电,哪怕是再偏僻的山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我们的电线、电杆、电力工人,从十万大山到青藏高原,从天涯海角到塞外边疆;


@寒鲲 摄于甜水井烽燧
犹记得小时候,一到逢年过节,家里必停电,至于什么时候来电,未知数;甚至有的时候家里开一下电饭煲,也会停电;一打雷,也停电。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一个村只有一台变压器,并且线路老化、设备陈旧,一有风吹草动,马上罢工。今年回家,我发现电杆也高了、电线也新了、变压器也多上了五六台,即使住在偏远地区的单独几户人家,也会有十几根电杆一路把电牵过去。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网者无疆,无远弗至。
很多人可能会想,你讲了这么多,和改变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实,这是最好的状态。真正的改变生活,不是翻天覆地,而是习以为常。当人们将一年没遇到过一次长时间停电当做习以为常时,将停电视为难得体验时,我相信,电力行业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现在,工作了。从电力发展史的读书人,变成了千千万万的写书人之一。电力行业发展史,大江流日夜,从解放前一直流淌到如今,流淌到我们手中。这本书,我们有必要将它继续写好。
因为在国家电网工作,所以很多时候知乎也会邀请我回答在国家电网工作的体验,私信里面也会有朋友问。很多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虽然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也很满足,这种满足来源于我从事于以往从来没有从事过的工作,而非其他。但是,我认为我现在的工作内容或者环境,可能很多如我一样所谓的高学历者并不喜欢,因为的确很脏、很累,有时候蹲在马路牙子边吃盒饭,你会感觉自己像一个民工。然而坦白来说,我觉得做一个“民工”没什么不好,我是农民的儿子,读完书出来做工人,这就是“民工”,没什么做不得的。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是一个比较“矫情”的人。
爱玩乐:


爱华服:


爱小资:


但是,这都不妨碍我成为一个“骄傲”的电力民工。
衣服湿透了?搭在工程车上晒一晒,继续:


手一不小心划破了?贴上创可贴,继续:


中午要吃盒饭?往地上一坐,美美的一顿:


我家有书千册,公司有工装一套。陶渊明说: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百丈禅师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所以 很满足现在这种状态。白天一手油、一身汗,工作;晚上洗净手、洗完澡,读书。人间至乐,莫过于此。这种感觉,我只能说自己很喜欢,并不能说所有人都会喜欢。
说这些,只是想说,电力行业的传递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将努力跑好这一棒;也想说,电力工作,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轻松愉快。而我的这种民工式生活,只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无数电网人、电厂人的普通日常,我们常常开玩笑说:你用电,我不止用心,还用命。
题目问:
这些年,有哪些像电子支付一样的东西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我说,电力行业就是其中一种,支付宝为大家提供24小时永远在线的支付服务,我们为大家提供24小时永远在线的电力服务。我为我自己的“民工”工作感到满意,互联网公司说:让我们一起改变世界!
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已经改变世界且正在改变世界呢?
像现在的中国一样,我们电力行业依然存在了很多很多不合理或者有缺陷的地方,但我相信: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1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相关,DBS技术,也就是在大脑植入电极的技术。


从几位患者的视频开始吧, 视频的拍摄和使用已征得患者的同意。
一位肌张力障碍患者

患者术前的情况:

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前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1092690736291840
患者在大脑植入电极术后一周:

术后一周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1094697794543616
一位帕金森患者

术前每天吃药到了20-30片,无法控制病情,并由于药物过量出现一些情绪方面的问题,

帕金森患者术前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1093321031045120
患者大脑植入电极后开机即刻: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1093459745095680
在大脑中植入电极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大脑植入电极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1093617874571264
我们手术室和做DBS手术的我:
通过立体定位仪精确的植入到大脑一个黄豆大小的位置




现在DBS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除了帕金森、肌张力障碍等疾病,一些精神科的疾病,比如厌食症、难治性的抑郁等也在逐步的采用DBS技术,我们单位也在进行一些科研和临床前的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一位帕金森或者肌张力障碍等的患者都适合做DBS手术,只有经过严格的评估,符合手术标准的患者,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希望技术的发展,能够给更多的患者带来新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1 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基本可以理解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这样的改变每天都在发生,当然程度、方式各有不同。为了便于阐述,我们不妨分成以下三类,作为框架(当然,这个分类是基于我们新闻报道经验的一种主观判断,未必严谨,欢迎大家指正):

  • 有的是“显性改变”,如移动支付、网购、外卖、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与日常生活关联度极高,且以广泛、迅速的方式被应用推广,因而其公众认知度也高。
  • 有的改变则是“隐性改变”的,没有“颠覆性”“雷霆万钧之势”,而是“小火慢炖”“久久为功”,所以没有像支付宝一样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但这种改变往往是系统性、基础性、平台性的,是很多应用性创新的前提条件。比如,如果没有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则没有发达的物流,更谈不上网购;如果没有通信方式的革新,移动支付也只能是水中望月。
  • 和今天为人津津乐道的移动支付、网购、外卖、网约车、共享单车一样,未来的“显性改变”也在酝酿蓄势中。今天,存在一些有望改变生活、但尚未大规模应用的创新成果,就是“孵化器”,就是“土壤”。我们可以称之为“潜在改变”
<hr/>一、显性改变

很多显性改变是将某一领域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进行一定的迁移、应用,在技术上似乎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但其“管理创新”非常显著,精准切中了用户的痛点。
举个例子——航天技术的民用。

  • 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自助办理
以前,丢失身份证是件麻烦事,回原籍、开证明、再办理,免不了一顿奔波。现在就省事很多了。中国航天科工旗下航天信息承建的全国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系统、全国居民身份证挂失申报系统,能够让离开户籍所在地的群众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支持全国所有公安派出所受理群众居民身份证丢失、被盗的挂失申报,并及时发布给相关人口信息社会核查服务系统。



航天信息“黑科技”快捷办证


在身份证自助申请终端,办身份证只需要如下步骤:

  • 进去拍照,拍到你满意为止;
  • 录入信息,包括指纹;
  • 快递取证,不跑腿儿。
2. 港澳通行证的办理
以前的港澳通行证是纸质的。现在办理港澳通行证,领到的是一张电子卡式的证件,更加方便携带。在公安出入境管理局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或是在自助签注设备上,也能够实现全天候24小时办证、签注,20秒自动取证,3分钟完成签注。




另外,现在的出入境检查,可以人脸识别,实现“自助通关”,说走就走,一路畅通。当然,这需要证件安全识别、防尾随检测、生物识别等技术的保障。




这项服务,也是航天信息提供的。制证、发证、签注系统、通关系统,在航天技术的助力下得到了全面的改造。
对于航天来说,这些技术并不是很难,相比于发火箭、造卫星来说就是“毛毛雨”;但迁移到民用领域,却派上了大用场。
另一个例子,就是航空系统的电子化、无纸化出行。
1.电子登机牌
大家现在普遍使用电子登机牌,通过网上值机或者短信值机,可获取二维码,直接过安检、登机。这项应用,是2009年4月8日,南航在国内率先推出的。


2.电子客票
中国航信在国内率先倡导并推出了电子客票。2008年,中国在全球率先实现了100%的电子客票普及率,成为全世界电子客票普及率最高的国家。电子客票代替纸质机票,使旅客足不出户就能够预定任何时段、任何城市之间的机票;自助值机系统,使旅客不需要在值机柜台排队,自己就能办理乘机手续,带来了全新的出行体验,并且极大提升了整个民航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2017年,中国航信又推出民航旅客无纸化便捷通关项目,实现了集机场值机、安检、登机、舱门口二次复核为一体的全流程百分百电子通关。
今天我们广泛使用的航旅纵横APP,也是中国航信推出的。一键完成值机选座、自动生产二维码电子登机牌、航班预警、民航服务评价等,都是在管理过程中的重大创新。


3.电子行李牌
在不久的将来,“电子行李牌”也将成为生活的常态。
今年7月,南航正式在广州始发的国内航班推出电子行李牌服务;在上海虹桥—北京首都的京沪航线上,东航发放了全球首张无源型永久电子行李牌。
电子行李牌是基于无线射频取电芯片,结合电子墨水显示技术,能够以数字化方式显示旅客的航班信息,电子行李牌上会像传统行李牌一样显示条形码,使得它能够与现有基础设施兼容。“无源”型电子行李牌采用先进的EInk电子墨水屏技术,无须持续供电, 画面永久保存直到下次更新。电子行李牌采用NFC取电技术,由国内自主研发,取得了全球专利,相比于传统行李牌,能够实现防水防尘功能,在暴雨等恶劣天气下依旧可以正常工作,加上抗摔防碎特性,即使从两米跌落也可以毫发无伤。




电子行李牌的应用,简化了行李托运流程,颠覆了以往栓挂行李条、在登机牌上贴行李旅客联等操作,旅客即使身在家中或路上,也能自助办理行李托运手续。
更重要的是,电子行李牌的环保价值!仅以2017年全国民航的客运量5.5亿人计算,实现无纸化出行,每年节约纸张可达143万吨。每节约一吨纸,相当于少砍伐17棵树。可以说,无纸化出行是民航业不可阻挡的未来趋势。
第三个例子,是银行卡的出现。
1995年5月,招商银行率先从国外引进、并在深圳地区试行了“客户号管理”概念。一个月后,依托这一理念,进一步推出了多储种、多币种、多功能服务于一身的电子货币卡——“一卡通”,实现了一个客户号名下管理多个账号,即客户在招行所有的账户和服务都可以用这张卡片来完成,这不仅方便了客户,还引发了中国银行业结算制度的变革。
此外,还围绕“一卡通”做了诸如水电煤气缴费等上千个中间业务功能。其中一个经典案例是IP电话功能。



最早的银行卡:熊猫卡,有没有勾起回忆?

<hr/>二、隐性改变

相比于显性改变,隐性改变往往相对比较漫长,但其影响更加深远。
最先想到的,是高铁。
2008年8月1日,中国大陆的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开通运营,将两地时空距离缩至30分钟,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开启了北京和天津的“双城记”。


从此之后,中国高铁一路“开挂”,京沪高铁、郑西高铁、武广高铁、哈大高铁、兰新高铁、西成高铁……“八纵八横”从蓝图走向现实,半小时、1小时、2小时生活圈、城市圈的概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蜀道不再难,关山不再远,天堑变通途。今年,世界银行发布了《中国的高速铁路发展》报告,数据包括:

  •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13.1万公里
  • 高速铁路突破2.9万公里
  • 青藏铁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 大同至秦皇岛铁路最高年运量4.5亿吨
  • 北京至上海高铁全长1318公里
  • 世界第一条穿越季节性冻土的哈尔滨至大连高铁全长921公里
  • 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北京至广州至香港高铁全长2440公里
  • 穿越戈壁沙漠和大风区的兰州至乌鲁木齐全长1777公里
















为了一次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大路朝天就是中国工程建设者的诗和远方。
同样在出行领域,地铁的快速普及,大大改变了人们的通勤方式。
曾经,中国仅北京、香港拥有不到30公里的地铁。如今,中国地铁已遍布两岸三地40多座城市,总里程超过5500公里,运营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一线城市地铁线路、里程几何倍增的同时,更多的城市也在迈入地铁时代,西安地铁穿越湿陷性黄土、武汉地铁洞穿长江、兰州地铁穿越黄河、哈尔滨地铁抵御极寒、厦门地铁纵贯海底……四通八达的地铁已经成为城市人的出行首选,活动半径不断增大,便捷程度逐年提高,催生出“黄金走廊、新商圈、夜经济”等全新业态,成为全民分享城市发展红利的重要窗口。
和高铁类似的,是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
在以往的认知里,高铁上信号不好是很常态的事情,更别说在崎岖山区里行驶的路段了。而现在,在欣赏沿途美景的同时,还可以自由自在地“上网冲浪”,老百姓对高铁的体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基于先进的通信技术,越来越多“设想”已经变成现实。
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公司助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在北京,医生在海南,通过操纵5G远程机械臂进行手术,5G网络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特性让这场跨越近3000公里的远程手术成为现实!未来,依靠5G技术,医疗救治越来越随时随地,患者就医成本将越来越低。


中国移动打造的5G应急救援系统,也已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投入使用,争分夺秒助力生命跑赢时间。当急救病人上了5G急救车后,随车医生可以利用5G医疗设备第一时间完成验血、心电图等一系列检查,并通过5G网络将医学影像、病情记录等大量生命信息实时回传到医院,院内医生可快速制定抢救方案,提前进行术前准备,免去急诊患者等待时间。


既然是“隐性改变”,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其价值在哪里。
基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国外版知乎——Quora上,有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有那么多钱给其他国家投资,那为什么不用这些钱来发展中国的贫困地区呢?
一位剑桥博士给出的回答在这里:
为何中国肯下血本在西方绝不做的“亏本买卖”上?这位答主详细分析了甘肃、云南、贵州等地的建设历程,以甘肃为例:
在“十三五”规划(2016-2020)中,中央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在这些山谷间建设了高速公路、铁路和桥梁。重点是,建的不是“5级”桥梁,而是“50级”的桥梁。“5级”桥梁和“50级”桥梁的区别在哪呢?下图是法国的一座“5级”桥梁,很短很低。要穿过这座桥,你得在山间一会爬坡、一会下坡。


而这张图则是甘肃的一座“50级”桥梁——天宁沟大桥。


在这样的桥上通行,你不需要上上下下一会踩油门一会踩刹车,可以全程保持120km/h的速度。建这样的桥当然很贵,但是考虑到卡车、火车和汽车因此而节省的燃油成本,它其实是很划算的。这些高速公路可以让卡车和汽车司机以更快的速度、更短的路程到达同样的目的地,从而大大节省燃油和运输成本。
2019年,甘肃省“50级”高速公路的长度超过了4242km,是印度全部高速公路总长度的将近3倍!在“十四五规划”(2021-2025)中,中国政府承诺要让甘肃省每一个地级市都通上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






为什么“50级”铁路、公路、桥梁这么重要呢?因为有了它们,当地的农民就能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把自己的粮食运到最近的城市。而粮食经销商也能够找到更远地方的买家,卖出更高的价格。
简单点说,有了这些路之后,当地的农民终于能够通过种庄稼挣钱了!同样的距离,同样重量的物品,在美国的运输成本是26.13美元,是中国的13倍!但是在计算GDP的时候,这些成本都是算在内的。26.13美元得出来的GDP当然比2.2美元得出来的高。
所以说,甘肃其实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穷”。
而关于云南、贵州,答主说:
即便是那些最偏远的村庄,都有4G基站。在4G方面,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中国相提并论,包括美国、英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


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中国目前有12.04亿人用上了4G!中国一共有372万个4G基站,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还要多20%!贵州的村庄已经实现了100%的4G信号覆盖,云南已经实现了65%。
2019年,中国不限流量的个人4G套餐月租为98块钱(14.5美元),家庭套餐月租为134块钱(20美元)。而在美国,10GB的流量就要40美元。得益于4G网络的覆盖,云南和贵州的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和外部世界沟通。4G缩短了他们和世界的距离。
答主最后说: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希望能让大家知道,中国最穷的4个省份正在持续的发展。中国政府的对内投资远远高于对外国的投资。
最重要的是,上述这些项目,全都是由中国的国有企业来承担的。它们做这些项目是赔钱的,但是却能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利益。
所以,要理解“隐性改变”的意义,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想问题:
不要问“有了它会怎样”,
而要问“没有它又会怎样”。
从这个角度来说,改变我们生活的中国制造、中国技术就更多了。
国内马路上跑的汽车每两辆里有一辆采用宝钢股份汽车板。
如果没有这项自主技术,会怎样呢?
1977年9月,中国冶金部首次派员赴日考察,乘坐的是国产轿车,代表国家形象。由于行程紧,车队在高速公路开得较快,日本车在前面开,中国的车怎么也跟不上去。开着开着,穿着笨重壳的国产轿车还抛锚了。中方人员无奈,只得坐进日本车里。


“我们搞了半辈子钢铁,还生产不出够格的汽车板,真憋屈!” 宝钢人就此立志:打造国产的汽车用钢。宝钢完全依靠自身,独创了多功能柔性化的高强度薄带钢专用生产线,首建了世界最高冷速冷轧薄带钢连续热处理机组,均达到该领域国际领先水平;此外,宝钢还在全球首发多款汽车用先进高强钢新品。


没有钢,可以不坐车。
但是如果没有疫苗,会要人命。
自1942年分离出中国第一株青霉素菌种,实现中国生物制品零的突破后,我国相继成功研发了天花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A型肉毒制品、健康人血浆白蛋白和凝血Ⅷ因子等生物制品。当前,作为国家队,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研发宫颈癌疫苗、细胞免疫治疗等方面均有重大创新成果。
乙肝今天不是个事儿,但曾经是“中国第一病”。



乙肝病毒

建国初期,我国乙型肝炎总感染流行率为53.32%,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高达9.75%,全国约有1.2 亿人为乙肝抗原携带者,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乙型肝炎所导致的肝硬化、肝癌疾病。“六五”期间,乙肝血源疫苗的研究及中间试验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由中国生物赵铠院士担任项目负责人主持攻关。1989年9月,美国默克公司将最新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技术转让给中国,同时我国采用自主先进技术,使乙肝疫苗的质量产量不断提高,满足了我国新生儿免疫接种的需要。2002 年 1 月 1 日起,国家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麻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另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可怕疾病,发病率特别高,几乎与出生率相当。


1960年,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所属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离出麻疹“沪191”毒株后,我国防制麻疹开始从被动预防转入主动控制。经过长期的研发、提升,20世纪80年代中期,除长春外,上海、武汉、兰州、成都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均以沪191株生产麻疹,供全国80%以上人口的地区使用。到了今天,每年麻疹类EPI疫苗使用的毒种均为沪191株,沪191株已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疫苗株之一。
如果说显性改变是支付宝,
那么隐性改变是支付宝出现的前提条件——
通信技术、互联网建设的不断完善。
这个过程是漫长、痛苦的,
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更是精神。
我们拥有一支敬业奉献、不畏艰辛、技术精良、团结协作的科学研究队伍、产业工人队伍。
上文提到的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是赵铠院士带着科研团队用自己的身体“试”出来的。如果让时光倒流40多年,我们会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白塔寺老院区的一处半地下室里,看到这样的景象——没有无菌室,就参照制造生物制品需要的环节隔出一间仅有6平方米的小屋。没有密闭式装置,暂时不具备培养乙肝病毒的条件,就直接用乙肝抗原带毒者的血清进行试验。找不到试验用的大猩猩,他们拿自己的身体来代替。今天,89岁的赵铠院士仍在免疫事业一线,推动治疗性疫苗科研。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基建领域里的“中国速度”,就是中国经济的一把标尺、一道保障。虽然中国基建在机械的使用上,已近巅峰,但机械设备并不能覆盖全部应用场景,更不能彻底替代人的作用。在平均海拔3600米的青藏高原,200多名工人喊着整齐、嘹亮的号子顺利完成青藏铁路陶力车站插铺交叉渡线施工。


如果说中国经济是一列高速列车,产业工人就是铁轨下的一块块枕木——平凡、刚毅、执着、可靠!他们不是不知苦、不知累,而是深知责任之重、大局之重。他们不是评论家,而是实干家;不是表演者,而是建设者。
<hr/>三、潜在改变

这里并不是做预测,而是列举中央企业一些很有意思的创新成果,实用性很强,供大家参考。或许下一个对生活产生重大改变的东西,就会从中诞生。
农业
中化集团推出的MAP智慧农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更加精准地洞察自然环境和作物生长规律,变靠天吃饭为知天而作。其功能包括但不限于:





  • 为智慧农业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海量的农业数据;
  • 利用卫星遥感、精准气象、智能传感器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作物生长模型,在关键生育期为种植户提供科学合理的农事活动建议,预测病虫害和灾害性天气,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干预;
  • 采取O2O模式,将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植保、数字品控等系列增值服务引入农户,更让MAP提供的服务进一步完备,提升了用户体验;
  • 通过数据积累和经验模型化,将农业技师的个人经验转化成知识资产,人员可以流动,但知识会保留下来;
  • 大数据为农业人工智能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建立多种作物种植模型,模拟作物生长环境,形成基于AI的“农业大脑”。
建筑
中国建筑的装配式建筑,在流水线上“生产”房子,将墙体、楼梯、楼板、洗手间、阳台等建筑构件在工厂里生产完成,然后运到工地,像“搭积木”一样组装成房子。没有嘈杂的声音,没有散落的模板木枋,更没有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一块块成型的预制构件,三五成群的吊装工人井然有序进行拼装。这种方式大大减少了过去现场浇注方式带来的污染、噪音、浪费以及各种质量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建设效率,节省人力,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品质。




交通
当前的红绿灯,都是按照规定的时间来运行,经常出现A车道堵车,却红灯不断;B车道车流量很小,却一直都是绿灯。红绿灯不够“变通”,跟不上车流的变化趋势。
中船重工打造的“绿波带”就是在指定的道路上,如果你的车辆按照设定的速度行驶,有很大几率在一个路口遇到的是绿灯,如果将这个速度保持下去,那么很有可能“一路绿灯”连续不停车通过多个路口。如果遇到红灯,只要耐心等待,绿灯亮起后调整速度再保持匀速行驶,也能行车“畅通无阻”。


绿波带的使用,可使等红灯时间减少50%以上,通行效率平均提高约25%,在缓解道路拥堵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因停车带来的燃油损耗和尾气排放。
医疗和养老
对于独居老人来说,夜间是最危险的时段。一旦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子女难以及时发现、救治。


中国普天开发的智能床垫,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难题。人体在无感知、无干扰、无拘束的状态下,床垫可以对使用者的心率、呼吸、体动、在床、离床等信息的进行数据监测,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上传至健康养老服务管理平台,随时了解使用者的健康状况。老人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床垫可以实现24小时安全照护和健康报警,及时通知子女和医护人员。
<hr/>创新改变生活。当然,改变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线性的、积累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每一次突破,每一次成功,背后都是千万次尝试。
创新同样需要资源。需要政策积极引导,需要企业持之以恒,需要人才前赴后继,需要社会理解支持。目前,在应用层面,我国拥有先天的优势——庞大的市场和人才队伍,完善的工业和基础设施,足以为创新提供有利的土壤。对于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1 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聊一个最切身感受的吧,那就是我国的轨道交通技术。

这里的轨道交通泛指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咱说说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就讲讲地铁。

(一)高铁
2014年8月份,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境内,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来到了这座非常靠南的小城。一路从广州、佛山赶过来,脚上网鞋的那七个网格破损扭成的洞告诉了我,它已经没有办法陪伴我走接下来的路了。于是刚下了大巴车,酒店迅速放好了行李,第一时间直奔一家附近的运动专卖店。然后一位非常好看的店员小姑娘接待了我。

小姑娘:您好,里边请(粤语)。
我:我买鞋,**码的,能穿耐造的就行,我长期出差的。
小姑娘:耐造???(普通话切换)
我:质量好的就行。
小姑娘:哦哦,您看这双行不行?

随后,不出一分钟,我付款完毕。小姑娘很健谈,便问我来这里出差是做什么的,我说是做铁路相关的,于是小姑娘特别兴奋的问我,是不是他们这里正在修建的那个车站就和我做的工作有关系!
得到确认的答复后,便又和我聊了很多高铁相关内容:比如猜测新线路的列车到底会有多快,后边她想去广州发展,大概需要坐多久呢……
太具体的记不清了,后边只记得她约我在她下班后,去对面的奶茶店喝芒果味的果汁,想让我多跟她聊聊高铁这个新物事儿。我说又不是没喝过,有什么特殊的吗?她说南方的果汁和北方的不一样,她们这里的果汁都是用果肉鲜榨的,很多第一次来喝的北方人都会觉得味道特别纯,叫我一定不能错过!

再然后,领导的一记电话让我想办法连夜去桂林。于是,我永远的错过了那杯“纯纯”的芒果汁……

现如今再回头看,那条铁路横跨三个省,共计23个车站。但,设计时速不过300Km/h,实际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不过250Km/h,正常估计也就跑个200左右,跟京沪线上的复兴号相比着实差了不少,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我国的高铁发展速度是多么的快!
彼时的信号系统还是CTCS-2,现如今京张高铁已经CTCS-3+ATO为冬奥会待命,不过就是四五年的时间啊!
阿拉伯数字/K/T/Z,到出现D/G,再到出现大量的D/G这一路,“基建狂魔”从未停下脚步,一如我那双破洞的鞋子在见证这一切……

那一年年底,当我在新闻联播上看到这条铁路即将开通的消息时,不瞒大家,当时我还在出差,正蹲在酒店房间里一个逼仄的小床桌边上,吃着一份多宝鱼盖饭。那一瞬间顿时哽咽,喉咙仿佛都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鱼籽的颗粒数目,一条本来鲜香的鱼变得有点酸,有点咸……




(12306官网 怀集—广州)

一晃多年过去,如果有机会,我很想再问问那个小姑娘:建好的高铁,广州至怀集只需要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和你当初心中的速度想的一样吗?

<hr/>(二)地铁




(全球地铁首例!深圳地铁11号线试行5G车地无线通信)

以上信息是来自于深圳地铁的一则新闻,重点讲的是5G技术在地铁上的应用(新闻链接:http://www.szmc.net/ver2/news/detail?id=205706&catgory=5YWs5Y_b45paw6Ze7 )。
具体一点的表达:每天地铁上的视频监控都会采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理论上是应该及时的上传到需要这些数据的人的电脑里,以供监测。但以往由于通信技术的限制,诸如视频信息这类数据都必须等待列车下线后由工作人员去拷贝,时效性非常差,5G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上述内容属于5G技术为地铁中CCTV(视频监控)子系统带来的业务提升,实际上更偏重于去方便地铁内部的运营监督管理,而和我们乘客更相关一点的,5G同样也会带来PIS(乘客信息)子系统的有效改善。简而言之,传统的车载PIS显示器由于通信速率的限制,一般是播放预先存好的视频信息,车站快速缓存的话效果不佳,多半会导致卡顿、画面不清等情况,最多保障“下一站”和“到达时间”这类信号信息的准确(因为这类数据相较视频数据小的多,一般是KB级的字节)。
想想“更新换代”后的PIS带来的改变吧!或许以后大家坐地铁,尤其是动辄一条线从头做到尾的乘客,就可以舒舒服服的看一部30分钟的美食纪录片了,而不是一则被播放了10遍的3分钟广告

而我依稀记得,基于4G-LTE技术开通的武汉地铁6号线,也不过是2016年12月28日才开通啊……

从列车旅行速度上来讲,行车间隔一而再,再而三的缩短,5min,4min,3min,2min30s,2min,部分线路高峰期上一列车刚走,下一列车几十秒就进站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叫CBTC,彼时用的大多数还是部分国产化的CBTC(即核心设备还是需要进口,技术也掌握在老外手里),而今年北京地铁5号线我们就已经开始用全自主化的CBTC去改老外的系统了,天通苑——宋家庄这一路沿线的朋友们有福啦!

恍然间,我似乎还没把CBTC这个名词儿的英文记全,有消息说重庆开始搞互联互通了,据说列车还要跨线运行?貌似没过多久,燕房线直接弄上了FAO?再后来《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试运行基本条件》就出来了,干嘛?指导大家如何规范的搞无人驾驶啊!

而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因为事件发生的密集,便好像,要么没发生,要么,就一下子都发生了……

轨道交通产业只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虽然我曾经也只是做过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工作,但我为曾经参与过这些项目的实际建设感到骄傲与自豪!因为做交通基建的人,每每烦扰困顿的时候,或许内心底都有一个声音在安慰自己:起码我们的工作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吧,还是很有价值的!

国家的进步,不就是从各行各业这一点一滴的改善之中不断形成的么?

说到底,都是积累;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沉得住气!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这些点滴稳定地形成了丰厚积淀的那一天:

大国崛起,便势不可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