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HIV 风险最高的是直接输注带有 HIV 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
其次是 HIV 母亲通过垂直传播将病毒传染给自己小孩,而包括肛 交、阴 道交、口 交在内的各种行为的单次传播风险,并不算高;
其中最高是男男行为中的受,最低是口 交中的阴 茎一方。
特别做一个说明,这里指的都是不戴套的情况。
这里专门对「口 交会不会传播 HIV」做一个解答。
需要明确的是,口 交并不是绝对安全的性行为,有大量研究支持无保护口交会导致包括 HIV 在内的各种性病的传播。
美国 FDA、CDC 对于口交传播 HIV 的可能性都给予了肯定的回应,虽然这些机构也都强调了口交风险比较小,但仍建议人们做好保护措施(使用口交套或安全套等)。
所以,结论是:
1. 案例报道支持口交可以传播 HIV;
2. 相对其他性行为方式而言,口交传播 HIV 的风险相当小;
3. 具体风险随口交方式的剧烈程度、频率、口交双方有否其他增加 HIV 传播风险的疾病等因素变化;
4. 建议使用保护措施。
另外,口交对于 HIV 传播而言风险不算大,但无保护口交还可以传播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其他性传播疾病,而且风险更大。
所以看似安全的口交其实并不安全,还是要做好保护措施的。
高危行为:传播风险的「加减分」因素
当我们评价一种行为是否属于「高危(High-risk)」,除了一般的概率,还需要综合其他因素一起进行考量。
比如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者体内病毒含量很高、男方没有割包皮、女方处在月经期等,会明显增加 HIV 传播的风险。
细菌性阴道炎会导致女性感染 HIV 的风险提高 8 倍,而感染者体内病毒含量每高 10 倍,传播风险会增加 2~3 倍。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虽然单次性行为传播风险看起来并不高,但多次暴露无疑会使传播风险上升。
换句话说,你和 HIV 走得越近,接触越频繁,HIV 黏上你的概率自然也就越大。
如果一个女性和 HIV 感染者进行了 100 次无保护阴道交,其累积感染概率可高达 10%,这还不考虑其他「加分」因素。
有「加分」因素,自然也有「减分」因素:
治疗其他性传播疾病、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来降低体内病毒载量、包皮环切、进行有效的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等,这些措施都被证明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无套肛交感染 HIV 的风险从群体上说虽然较大,属于「高危」。
但如果个案中阳性一方正在服药,体内病毒低于检测水平。
那么现在认为这种患者基本没有传染病毒给其他人的能力(当然这里不是鼓励大家无套),和这类患者发生性关系自然也就不属于高危行为了。
再次强调,由于 HIV 在离体的情况下,抵抗力很弱,很快就会失去活性和感染力,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接吻、拥抱、共用餐具、共用马桶圈、卧具、浴池等行为都是没有传播 HIV 风险的。
安全套:最简便有效的防艾措施
在各种降低 HIV 传染风险的措施当中,最为简便、经济、有效的就是坚持使用安全套了。
很多朋友会纠结,安全套并不能够百分之百预防艾滋呀,如果戴套也有得艾滋的可能,那何必戴呢?
这里解释一下。
安全套防治性病的原理,主要是在性行为过程中尽量把自己和对方「隔离」开。
HIV 通过性行为发生传播,主要是由于阴性一方的生殖泌尿道黏膜(比如尿道、阴道和宫颈)或直肠黏膜接触了阳性一方带有大量病原体的生殖泌尿道分泌物。
通过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阻止带毒分泌物的流动,因而可提供高水平的保护效果。
理论上,完好无缺的乳胶膜可以起到极佳的隔离 HIV 及其他病原体、精子的作用。
但在实际情况下,人们不能保证每次使用的安全套质量都可靠(毕竟现在网上假货那么多),也不能保证每次的使用方法都完全正确,因而安全套在性交过程中出现滑脱或破裂的情况仍会发生,对性病的实际保护效果也就难以达到理论水平。
但这并不意味着安全套不能有效预防艾滋等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