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501|回复: 4

[分享] 古代的时刻到底如何计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5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5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时、刻、更(更鼓)、点(点钟)都是时间点。
子时00:00、丑时02:00、寅时04:00、卯时06:00
辰时08:00、巳时10:00、午时12:00、未时14:00
申时16:00、酉时18:00、戌时20:00、亥时22:00

第00刻00:00:00、第01刻00:14:24、
第02刻00:28:48、第03刻00:43:12、
...
第96刻23:02:24、第97刻23:16:48
第98刻23:31:12、第99刻23:45:36
时刻搭配,两时之间有八刻,子午卯酉时(即四正)前后为14.4分钟间隙,其余各时前后为4.8+9.6或9.6+4.8分钟间隙。
时刻搭配,可以时序数×8,然后加上经过卯、午、酉三者之间的个数,然后再加上刻数,即为总刻数。
比如:卯八刻,3×8+1+8=33,即总第33刻。
而总刻数换成现代时间,就是十进制换六十进制。0.33×24=7.92,0.92×60=55.2,0.2×60=12,即卯八刻为7:55:12。
而初刻为准点,比如巳初刻即10:00。
唐代开元以后,时刻换成初正二分,换回去就好了。时初一至四刻,改为前时五至八刻即可。
比如:辰初四刻,即卯八刻,7:55:12。
同样,初初刻、正初刻即为准点。辰初初刻,7:00。
寅巳申亥时初刻(即四维)前后有7.2分钟间隙,其余各时初刻(即八干)前后有2.4+12或12+2.4分钟间隙;
子午卯酉正刻(即四正)前后有14.4分钟,其余各时正刻前后有4.8+9.6或9.6+4.8分钟间隙。
时、刻之后可带“少、半、太、强、弱”等字,少为四分之一、半为二分之一、太为四分之三,强为加十二分之一,弱为减十二分之一。少半为三分之一、太半为三分之二。
刻后
弱-0:01:12、强+0:01:12
少弱+0:02:24、少+0:03:36、少强+0:04:48、半弱+0:06:00、半+0:07:12、半强+0:08:24、太弱+0:09:36、太+0:10:48、太强+0:12:00、少半+0:04:48、太半+0:09:36.
比如,辰初四刻半强,7:55:12+0:08:24=8:03:36。
如果时后带“少、半、太、强、弱”等字,则:
弱-0:10、强 +0:10、
少弱+0:20、少+0:30、少强+0:40、
半弱+0:50、半+1:00、半强+1:10、
太弱+1:20、太+1:30、太强+1:40、
少半+0:40、太半+1:20。
比如,午时半强,13:10。
如果时之后带“时辰之”再带“少、半、太、强、弱”等字,则前移一小时。比如:午时辰之半强,12:10。
需要注意的是元代以后,刻开始分于小时之内,先一小刻再四大刻,即午正初刻12:00、午正一刻12:02:24、午正二刻12:16:48、午正三刻12:31:12、午正四刻12:45:36。这样算总刻数或昼漏刻数比较麻烦,比如立春时巳初一刻为昼漏十三刻四小刻,4×8⅓+4⅙+⅙−⌊51.4÷2⌋=12⅔
康熙大表哥将一天从百刻改为九十六刻,随后只有初/正初刻、初/正一刻、初/正二刻、初/正三刻,再无第四刻。初刻为0分、一刻为15分、二刻为30分、三刻为45分。也就是康熙之后,和现在说法一样(仅现在用“点”数不用“时”,“初刻”也直接略去)。
另外,还有二十四山的用法:
十二支时间同上,子午卯酉为四正;
艮时03:00、巽时09:00、坤时15:00、乾时21:00
甲时05:00、乙时07:00、丙时11:00、丁时13:00
庚时17:00、辛时19:00、壬时23:00、癸时01:00
艮巽坤乾为四维,有时直接以方位称之,比如时加西南维即坤时;
二十四山也有连用的,比如时加子壬之间即为23:30。
二十四山,通常只用“少半太强弱”,未见有和刻搭配的。
弱-0:05、强 +0:05、
少弱+0:10、少+0:15、少强+0:20、
半弱+0:25、半+0:30、半强+0:35、
太弱+0:40、太+0:45、太强+0:50
少半+0:20、太半+0:40。
更点制主要见于南朝至清,用法并不一贯。一般说更点为夜间时间二十五分,而且九天或十五天一变。但这样经常变,没有意义。听到打更,谁估计出来具体是啥时间、还要多久天亮?换一次,日出、日落变半刻或五小刻,也就是变四分之一柱或半柱香,经常换更点,连续香时间都控制不了,更不用说生物钟全部乱掉。
实际上,更点法来自天竺沉碗计时法(类似于铜壶滴漏),24分钟沉碗一次,沉碗10次为一大时。大致是汉朝时随佛教传入中国,沉碗6次为一更。
十更16:48、一点17:12、二点17:36、
三点18:00、四点18:24、五点18:48;
一更19:12、一点19:36、二点20:00、
三点20:24、四点20:48、五点21:12;
二更21:36、一点22:00、二点22:24、
三点22:48、四点23:12、五点23:36;
三更0:00、一点0:24、二点0:48、
三点1:12、四点1:36、五点2:00;
四更2:24、一点2:48、二点3:12、
三点3:36、四点4:00、五点4:24;
五更4:48、一点5:12、二点5:36、
三点6:00、四点6:24、五点6:48;
起更介于零更一点半(酉初二刻半17:24)至一更一点半(戌初三刻半19:48)之间,
亮更介于四更四点半(寅正二刻半4:12)至五更四点半(卯正二刻半6:36)。
更、点后附加“少太半强弱”,如前。
更:弱,前更五点半;强,半点;
少弱,一点;少,一点半;少强,二点;
半弱,二点半;半,三点;半强,三点半;
太弱,四点;太,四点半;太强,五点
少半,两点;太半,四点。

点:弱-0:02、强+0:02、
少弱+0:04、少+0:06、少强+0:08、
半弱+0:10、半+0:12、半强+0:14、
太弱+0:16、太+0:18、太强+0:20
少半+0:08、太半+0:16。
三更二点少,0:48+0:06=0:54。
以上时间均为地方平太阳时或真太阳时(二十四山),需要加上平时差(二十四山制则还需加上真时差)。比如洛阳,需要在以上时间加上约半小时。




注:从「卯八刻」变到「辰初四刻」,是因为测量工具的变化。开元之前,使用铜尺测量水位,直接读刻度;开元时采用齿轮,将水位转换为旋转的圆柱面(柱面上带刻度),四刻之后,前时字已退出视窗、后时字已入视窗,遂改为初正。
若是古人采用指针(时针/刻针),估计刻数说法也会变。比如采用一天三百小刻制,各时前后各12刻,用地支表示,比如:卯初子刻(即寅八刻/卯初四刻/5:45:36)、辰时正刻(即辰初刻/9:00)、申时申刻(即申四刻太半/16:57: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5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看书,看到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清朝灭亡之后,钟表还是个稀罕物件,并不常见,甚至很多政府部门都没有钟表。
当时北洋政府就在南北城墙上架设火炮报时,每个整点双炮齐响,市民们根据这些炮声安排生活。可是南北城墙的距离,让掌管放炮的官员,只能通过电话来沟通,所以人们往往能听到两声炮响。
放炮官又不好掌握尺度,常常将周围居民的窗户震坏了,引得怨声载道。
政府不得不出钱出工,为这些损坏的门窗买单,而且动不动就放炮,对于当时的经济条件来说,也是个挑费极大的事儿,所以有人说这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后来政府经济财力不济,这种报时炮就慢慢消失了。北京城也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无独有偶,几乎同一时期,在大洋彼岸的欧洲,也发明了一种被称为落球的报时方式。
最先进行落球报时的是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每天中午13点整(有些地方是中午12点),天文台钟楼顶端的圆球准时落下,附近海域停泊的船只据此调节船上的钟表,然后带着调好的钟表升帆出海。
虽然今天我们看这种方法有点粗疏,但海员对它却怀有崇敬之情,因为它为海员忠实服务近百年之久。17世纪以后,航海事业蓬勃发展,海员比任何人都更迫切地需要精密计时。对海员来说,精密时钟犹如生命线,没有它便难于知道船只的位置,就有触礁的危险。对于海员,“中午13点落下的圆球”是无比亲切的。
这种方式后来也曾经被我国才用过,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法租界当局就在法国码头设置信号站,正午时刻利用信号塔顶落球报时,为来往上海港的各国船只服务,时间由徐家汇观象台控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5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就得看你想要哪个朝代的了
周春秋秦,日晷,太阳表
刻漏(不一定是沙漏,也有水漏)
燃烧一种打结的绳子
焚香
暮鼓晨钟
一朝一夕

五时辰制。其名称为晨明、?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十时辰制。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

刻制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

  一刻约15分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5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将一个时辰分成初正两段是唐代以后的事情,23点到24点是子初,24点到1点是子正。一般情况下,说23点到23点15分是子时初刻,然后是一刻二刻三刻,没有四刻。古代常说的午时三刻是最接近中午12点的。过了12点正,叫午正初刻。再早期的准确说法我也说不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