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796|回复: 5

[分享] 首轮冠脉支架国家集采开标,从均价 1.3 万降至中位价格 700 元,对病人与医生群体各有怎样的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10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相关问题:
据央视新闻报道,本次集采产品为铬合金载药冠脉支架,首年意向采购总量为 1074722 个。今日报价工作结束,10 个产品拟中选,涉 8 家企业,支架价格从均价 1.3 万元下降至中位价格 700 元左右,最低报价仅 469 元!
应该如何理解这一次集采所带来的大幅降价?大幅度的降价能够病人医生受到益处?是否更加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 欢迎各位各抒己见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8907400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0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心脏大血管外科实习的时候,听得最多的是装国产还是进口的瓣膜,差价一万左右。现在我在耳鼻喉科工作,和病人谈的最多的是用进口的等离子还是国产的?差价两千多。
医疗改革在不断进入深水区,挺好的。
医疗耗材包括检验科实验室用的各种试剂,如果能够国产化,价格都会降低很多。但是有的实在是国产化不了就会比较昂贵,这也是一些血液检查比较贵的原因。
还有一些手术器材,比如我们耳科用的磨钻,用的是瑞士彼岸的,代理这个牌子的一家上海公司模仿了几年也没有做好。卖耳科磨钻的公司一般会免费送主机,为什么,因为他们卖磨钻才是最赚钱的,源源不断的耗材啊,送你一个主机算啥?
耳鼻喉科听力检测基本用的都是丹麦的仪器,耳机出现接触不良,人家不会修的,直接换,一个耳机一万多,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所以提高国内医疗器械生产水平,加大研发也是降低看病成本的关键。就像以前CT,磁共振只看到西门子飞利浦,现在国产联影做的也不错。
要是700多的支架质量得不到保障,大家还是会选择好一点的。医疗产品还真不像买衣服,凑合一下没事,老百姓都会选择好的,哪怕咬咬牙贵一点。
希望这种批量采购真的可以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这里的就医成本包括就医质量,也就是对并发症之类的观察。如果缺乏对远期并发症的观察,用了低价格的东西,并发症一大堆,那到底是降价了么?降价不是一个噱头或者成本转移。为真正做研发企业保留一些生机和动力,而不是恶意价格战,挤占市场。让国内优秀的医药耗材企业成长起来,是关键。指望国外的医药巨头仁慈降价,很难的。
对于各个省份的地方特色中药注射液,中成药也需要管一管,别看着税收高就不加限制,泛滥成灾浪费多少资源→_→。注意我说的是中成药注射液,评论居然说我黑中医?问题是这玩意中医也不承认是他们的东西啊。别乱评论好吗?
作为年轻一代的医务工作者,非常希望让阳光照进阴暗,我们的劳动价值得到显现,让医疗回归其技术本质。
而对于医保,希望改革后越来越便利,而不是越来越繁琐,这样医患矛盾或许也会得到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0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是开始,和心内科同步进行的,是骨科的钢板钉子棒子。
这基本就意味着,心内骨科这传统的一内一外,赚钱赚到手软的好日子,永远的一去不复返了。


政府核心思路很明确,医保击穿,无法负担人民高额医疗费用,以后将会是DRGS从源头卡住医保支付费用,耗材药品从终端卡死利润寻租空间
至于说心内科变成临床躺学,那纯粹是想多了,国家集中采购,为了保证中标者的利益,对各个医院科室是有使用量指标的,你去年放了500个支架,今年至少得给我放450个便宜支架,完不成扣钱。


作为老百姓,只能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堪比十年前的「新农合覆盖所有国民」级别的国家级福利,给老百姓切切实实的减轻了看病的负担。
作为医生,其实我在药品集中采购的时候就说了,药品之后就是器械,所有收入高度依赖于药物及器械的科室,以后都将会面临国家重拳打击。


与之相对的,是两种科室性价比直线上升。
第一种是真丶躺学,以各类辅助科室为首,由于临床科室收入受影响,辅助科室反而显得性价比拉满。
第二种是市场化较好的科室,由于都是自费项目,不受医保限制。代表性的有口腔,整形美容,皮肤,生殖,康复。

具体变化,可以参考12年八项规定之后的公务员。

最后,再说一遍,这是对老百姓,天大的好事,对得起我党对人民立下的承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0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大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国产和进口的差别。
我说差距不大,是针对冠心病这个病种来说,两者在解决问题上差距不大,当然,可以想到的是进口的在一些细节和适应证上可以做得更好,但不至于说国产的解决不了问题,或者用了会有其他问题。
我仍然坚持,
国产和进口,对于冠心病都是安全有效的。
工艺,洗脱,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形状构造等,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可以提供给患者参考选择,但绝不构成我只推荐进口不推荐国产的理由。
既然是面相全体国民的东西,就不能光看着最好的工艺产品,这就好比医保不会覆盖所有病种,或者一个病种的所有费用。
我学习到的经验是,
大到国家政策,小到临床工作,妥协和将就一直都在。
医保没有排除进口,但大头给了国产。至于说这些便宜的支架不敢用我觉得大可不必。
医保局不是傻子,不会摆明了用价格牺牲质量,三年的讨论和调研也不是从单一方面的考虑。
如果医疗圈对这个事本身就拿出焦虑和质疑,只会让今后大家的工作更加困难,患者更加困惑。
还是那句话,医改是没有尽头的改革,但这个改革,无愧于医改降费,普惠人民的承诺。

<hr/>对于患者,对于医保支付,无疑是放下了一座大山。

在心内科轮转的时候,对于所有常规进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我都要谈到当造影发现狭窄超过75%的时候,我们建议采用心脏支架来保证冠脉通畅。
而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放,你们是要放进口的还是国产的?
我很认真的问过老师,进口和国产,差别在哪。
老师虽然说了一些特殊适应证等等,但大致结论是,
国产和进口,差距并不大。
我再说一遍,
对于常见的冠心病需要支架介入的患者,国产和进口的支架,差距并不大。
进口的,以雅培(Abbott)、美敦力(Medtronic)和波士顿科学(Boston Scientific)的为代表
国产的,以乐普、微创、吉威为代表
过去,两者的差价大约在4-5k之间,其主要差别还在于医保的报销比例和范围,
我所知道的上海本地居民,对于支架(包括进口支架)的报销比例更高,好像接近70%,但外地患者异地医保的时候报销比例很低,有的只有30%左右。
这一差异,导致价格成为了影响医疗决策的主要因素。

但是这一次,国家的耗材带量采购,为医保全国统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次带量采购是107万支,
我记得2018年的全国心脏介入病人是90万左右,平均每人1.5个支架(大概的数字,带大体是这个没错),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带量采购,解决的全国一年四分之三的支架数量。

这一决定,也不是国家一拍脑袋就做的。
实际上,早在2018年9月,国家医保局就在阜外医院调研过心血管领域的耗材使用情况(局长胡静林带队调研)
2019年7月,国务院文件提出了大概的高值耗材院内无差价采购要求(就是医院不能再加价)
2020年9月,韩正主持了药品和高值耗材带量采购的座谈会(新闻联播播出),邀请了包括齐鲁制药(国内心血管药品巨头)、乐普医疗(国产支架巨头)的代表。
三年来,对于高值耗材的带量采购和严格降价,级别一个比一个高,声音一个比一个有重量。

对于企业,进场或不进场,都是转变。

带量采购之后,最大的变化的就是价格。
如果坚持高价格,第一轮可能就被淘汰,面对这样大的一个采购数量,没有企业敢不认真对待。
但如果降低价格,意味着利润的进一步压缩,虽然理论上量上去了,但单个利润降低乘以上去的数量,赚的钱是多是少,还真不一定。
但这个时候,市场份额,可能才是更多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已经群龙并起的支架市场,寡头垄断是过去高值耗材领域的常见现象。
根据之前披露的《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文件(GH-HD2020-1)》文件,107万支数量,包括各医院上报的支架数量和剩余的采购数量。
中选的10个产品,会首先拿到各医院上报的使用量,剩余的数量,由报价最低的5个产品瓜分。
也就是说,小公司要想抢占市场份额,必须拿到报价最低的前5位,才能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份额。
而想传统的垄断公司,也必须把价格压到前10,才能保证自己的份额不被后来者抢占。
但因为谁都不知道各自的报价是多少,
所以,只有把利润压缩到极限,才能保住各自的市场份额。
对于企业,很难说这一场谁是赢家。
但高值耗材的带量采购已是国家意志,从心血管领域开头就必须拿出真的效果来,
否则,未来在骨科器械、眼科耗材、口腔科耗材上,医保局恐怕没有胜仗的样本。
所以,支架带量采购,是医保局打耗材仗的突击战,只有真正打破暴利,才能为拿下这个高地打下基础。
目前看来,这一仗,医保局赢了。
对于医生,重新回归医疗本质才是正道。

过去,谈到支架,患者都会指着心内科医生骂,
“就是为了拿回扣,让我放支架。”
虽说单纯为了拿回扣而放支架可能对心内科医生不公平,但因为高值耗材的附加利益而导致心血管领域过度医疗确也是不争的事实。
过去,不断有新闻报道举报医生收受器械、耗材商的回扣,甚至有研究生举报自己的导师,“一个支架回扣一万”这样的新闻,
耗材领域的行业肃风行动已经越来越紧。
但破除了耗材高值的包装以后,医疗耗材和药品的使用回归理性已是必然。
从抗生素降到几毛钱一支,到心脏支架降到几百块,所谓的“回扣”空间基本被压缩殆尽
曾经常说的,医生手术的“灰色地带”也基本被近几年的整风运动清扫干净,
那么,医疗服务真的可以回归到技术本质,让医生的诊疗技术体现在医疗费中吗?

在所有公立医院,医疗技术本身的费用极低,并且几乎10年不曾上涨。
这虽是国家严控医疗费用的措施体现,但却牺牲了众多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
本就要吃不少射线的心内科医生,凭着微薄的手术费,真的还愿意站在手术台前吗?
破除耗材高价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破除医疗服务的低价?

从药品带量采购,到高值耗材带量采购,
医保局通过用市场换价格的谈判,打了一手完美的价格战
但医疗服务的定价不是医保局定,公立医院的薪酬体系,也不完全参照市场规律,
两者之间的矛盾,大概就是现在所有临床医务工作者的矛盾。

医改,到底改的是人,还是费用?
医疗服务,到底是一个经济账,还是一个质量关?
前卫生部长陈竺说过一句我非常认同的话,就是
“医改,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改革。”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0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为什么是469元吗?因为500块钱在医保那里是高值医用耗材和低值医用耗材的分界线;
不到500块钱的报价,意味着把冠脉支架从高值医用耗材变成了低值医用耗材;
此举历史意义重大,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医改史上,都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把冠脉支架报到469元/支的那家,今年1到9月份卖口罩挣了50个亿,算上过去几年卖手套的挣了差不多100个亿;
(我写完这个问答,有该厂的同学跟我说挣的没这么多,顶多50亿,好吧,那就50亿)
有了这50个亿的底气,才有本钱来砸场子、掀桌子,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用500块钱的支架把别人干死…
500块钱的支架,帮助公司完成了从手套口罩到心脏冠脉支架的转型。
值,太值了…
当然,其他公司也不能坐以待毙,咬咬牙,钱不挣了,市场份额也不能丢。毕竟前者是鸡蛋,后者是下蛋的母鸡,鸡蛋不挣钱无所谓,母鸡死了就没得玩了。
而且球囊、导管之类的冠脉介入手术耗材没有纳入集采,还可以再享受几天高利润率。
游戏主机领域有「主机赔钱卖、游戏来挣钱」的玩法,这个逻辑放到医疗器械领域也是玩得转的——带量带量,带的不只是支架的量,还有配套产品的量。
所以,除了469元的这家,其他百元支架还包括YS的548.99元,WC的590元,LP的645元,MDL的648元、JRKL的755元、BK的775.98元、WRFH的798元……
最贵的也才999。
谁想到2020年了,百元手机都快没了,支架进入了百元的时代……
不过,集采市场上的玩家们,都不傻:
前两年集采刚开始搞的时候,各家基金一听说某家靠着“灵魂砍价”中标,就集体跑路,纷纷减仓,生怕被殃及。
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回头发现中标的那几家股价不仅没跌,反而纷纷上涨,大家这才回过神来,重新审视集采的逻辑和关系:
集采,对于躺着赚钱的各家器械耗材厂商来说,固然是一场打击;但换个角度也可以是利好:单品利润虽然被挤压,但是能把对手挤出市场,通过市场份额找回场子…
这么些年,从外卖app的百团大战到打车app的补贴大战,这个路数大家也渐渐都熟悉了。
更何况,在我国不管做什么生意,核心逻辑都得配合政府、配合国家的大政方针。既然降价控费是大势所趋、是企业自身无法阻挡的不可抗力。不如主动一点,当个医药耗材改革的带路党、有功之臣。主动投诚,或许能在未来新药品、新器械的审批速度方面换来回报。
坦白从宽,回家过年,下个新药、新产品审批快上几个月,就能挣得盆满钵满,这是花钱都买不来的。
至于大家关心的500元的支架能不能用,我个人的想法是这样的:
不管大家敢不敢用,我是不太敢用的,先观望几年冠脉手术的并发症发病率和心内科医生的纠纷死亡率再说;
要是实在扛不住,大不了搭桥呗;
没想到过去几年被心内介入技术挤压得奄奄一息的夕阳产业——心外科,由此迎来了第二春。
至于说对医疗行业整体的影响,我个人还是比较乐观的,破除对高耗材收费的依赖是一个刮骨疗毒的过程,改革的过程会很痛,但是现在一直靠着灰色收入弥补合法收入不足的饮鸩止渴不能这么一直下去了。打破这个医疗行业内藏污纳垢的积弊,才能扭转医疗行业越畸形越发展、越发展越畸形的趋势,大家都挣干净钱,哪怕少点,但行业更健康、大家活得也更踏实,未来更进一步的收入分配改革才能推得下去。
不过后各位医学生选专业的时候要考虑一下:现在抢破头的高耗材比重科室(心内、骨科等),未来恐怕都没那么多人愿意干了,因为又累又吃放射线,那么正路在哪里?——医保不报销的科室才是世外桃源。
哪个不报销,评论区里大家已经给出了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0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冠脉支架集中招采这个事儿,对老百姓来说是绝对的利好。


一两万的支架瞬间降到几百的白菜价,这对现在的医疗器材市场是巨大的冲击。
冠心病患者“全员支架”的时代,可能真要来临了。
但临门一脚前,问题还不少:
现行激励制度不改革,医生的收入组成中劳动费用占比不提高,“放支架”这项原本积极性很高的业务,有可能瞬间被“嫌弃”到底。
毕竟,如果还按现在的劳务分配制度来,做造影手术的医生吃射线挣个人均几十块钱,谁都知道是亏账——说实话,光靠站台费,做手术的医生不如洗头的理发师徒弟…
所以在配套的改革前,放支架的心内科是恐是最大输家…
新一轮的医疗分配制度改革要来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