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别急着给“糖友”们贴标签,血糖仪这玩意儿,可不仅仅是他们的专属。在硅谷超火的科普书《超越百岁·长寿的科学与艺术》里,作者彼得·阿提亚(Peter Attia)博士说了,血糖稳不稳,是长寿的关键之一。即使你的血糖一直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太大也可能给身体带来伤害。所以,定期测个血糖,不仅能预防糖尿病,还能让你更健康,活得更久!大家也别再觉得这是“糖友”的专属啦,咱们普通人也该关注起来!
《超越百岁》及其作者彼得·阿提亚|图源网络
血糖仪,守护的不仅是“糖友”
首先,咱们得聊聊糖尿病,这是一种慢性代谢病,说白了就是血糖长期超标。原因嘛,主要是与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胰岛素有关。糖尿病患者要么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要么是身体不给力,用不好胰岛素,血糖就会在血液里堆积,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常见的糖尿病分三种:
- 1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免疫系统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攻击了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这类型患者得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
- 2型糖尿病,最常见,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那些体重超标、不爱运动、家里有糖尿病史的。这病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一起捣乱。早期还能靠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但拖久了,就得吃药甚至打胰岛素了。
- 妊娠糖尿病,怀孕期间才出现或确诊的,一般生完孩子就好了。但得过这病的女性,以后得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更高。
糖尿病的症状包括口渴、尿多、吃得多还瘦、容易累、视力模糊等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疾病、肾病、神经病变、眼病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寿命。
所以,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吃药、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血糖稳定,才能有效预防和避免这些麻烦事儿。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wikipedia
除了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的小伙伴们,也属于高危人群。定期测个血糖,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能大大降低得病风险。
其实,即使你觉得自己身体倍儿棒,也别大意。长期吃高糖高脂食物、不爱运动,都可能让血糖悄悄升高。定期监测血糖,能帮你及时发现这些小问题,调整饮食和运动习惯,保持健康。
而且,血糖仪也在不断进步。测量精度越来越高,让你对自己的血糖水平了如指掌;无痛采血技术,让你再也不用怕扎手指。这些进步,让血糖监测变得更方便、更舒适,鼓励更多人参与到血糖管理中来。
所以,别再觉得血糖仪只是“糖友”的专属了,定期监测血糖,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
血糖仪家族大揭秘:选对类型是关键
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血糖仪品牌,是不是让你挑花了眼?别急,在冲动下单前,我们先来搞清楚一件事:血糖仪可不是只有一种,每种类型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人群,选对类型才能事半功倍。
血糖监测的主流技术路线,目前最主流的是电化学与光学方法,都是几十年发展下成熟的技术,不同类型的血糖仪都会用到
指尖血糖仪,或者可以称作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系统(BGM)属于居家必备神器。小巧方便,用起来简单,只需一滴指尖血滴在检测试纸上,血液中的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发生酶促反应,产生电子或颜色反应,然后通过测定电流大小(即电化学法)或试纸颜色变化,就能够反映血糖浓度,快速知道血糖情况。
其准确度接近医院内的专业检测,所以日常监测绝对够用啦。因此对于前面我们提到的不同人群,比如糖尿病患者、有家族病史的、肥胖、三高,甚至是普通人,都能适用,操作也非常简单。
不过要提醒大家,指尖血糖仪的结果主要用于辅助诊断和日常监测,不能作为确诊糖尿病的唯一依据,如果要实现糖尿病的确诊还得靠医院的专业检测。
指尖血糖仪
动态血糖仪,又叫连续血糖监测仪(CGM),是近些年新出的黑科技。它不用老扎手指,只要在皮下植入一个小小的针状传感器,传感器探头上的工作电极通过葡萄糖氧化酶介导的电化学反应为电信号,再通过算法处理进一步转化为葡萄糖数值,由发射器实时传输至手机等硬件上显示,就能24小时不间断监测血糖变化。
对于需要严格控糖的糖友们,比如孕妈或者用胰岛素泵的患者,简直是福音。
不过,这玩意儿价格不菲,传感器还得定期更换,还有可能会出现创口或感染情况等缺点。但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与产品,伴随着不断研发和迭代,动态血糖仪在未来肯定能以更亲民的价格和更安全的技术为大众使用。同样地,它的数据也不能代替医院的专业诊断。
连续血糖监测仪示意图 | 图源网络
所以说,简单总结,不同类型的血糖仪各有各的优势,适合不同的场景和人群。
如果只是想要快速测量自身的血糖信息,或者刚刚确诊的糖友,抑或是担心自身的家庭病史,价格较低,同时准确度很高的指尖血糖仪是首选。而如果是预计需要长期使用,需要时刻监测血糖的“老糖友”,则可以考虑一下价格更高,但测量更全面的动态血糖仪。
在选购之前,先弄清楚自己的需求,才能挑到最适合自己的血糖仪。
试纸血糖仪:从实验室走向掌心,见证科技的温度
试纸血糖仪,这小巧玲珑的家伙,如今几乎成了居家必备。但你知道吗?它背后其实藏着一段漫长的进化史。
早在1957年,科学家们就已经捣鼓出了最早的试纸血糖仪技术。不过,那时的仪器,简直就是个“巨无霸”,操作起来比登天还难,价格更是贵得离谱,只能乖乖待在实验室里。
图中显示试纸血糖检测原理及1962年血糖检测仪(C)
经过多年的“魔鬼训练”,试纸血糖仪终于瘦身成功,变得轻巧便携,操作也越来越简单。到了20世纪70年代,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便携式血糖仪横空出世!这款血糖仪采用了电化学法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试纸上的酶和血液中的葡萄糖反应产生电流,从而测出血糖浓度。这个技术突破,让糖友们在家就能轻松监测血糖,生活质量蹭蹭上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试纸血糖仪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不仅能测血糖,还能存储数据、蓝牙传输,方便记录和管理。试纸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指尖血试纸,还有静脉血、动脉血试纸等等,满足不同需求。
如今,试纸血糖仪已经成为糖友们的标配。它不仅方便快捷,价格也比较亲民,是居家监测血糖的首选。不过,它也不是完美的。试纸的质量、保存条件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测量结果。
所以,大家在使用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试纸,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才能保证测得准。
试纸血糖仪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改变生活的温情故事。从实验室到家庭,从笨重到便携,每一次进步,都为糖友们带来了福音。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试纸血糖仪一定会变得更加智能、精准,为糖友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到底选哪个牌子的血糖仪?别急,先看看这款神器!
搞懂了血糖仪的那些事儿,你是不是更纠结到底该选哪个牌子了?别急,咱先来看看这款备受好评的三诺优智血糖仪,说不定就是你的心头好!
三诺优智血糖仪在准确性、易用性和功能性方面,那可是相当出色。无论是需要日常监测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还是想要预防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它都能轻松hold住。
1、准确性方面
三诺优智血糖仪采用了先进的电化学法技术,测量结果跟医院的专业设备不相上下,误差小得可以忽略不计。
检测试纸表面附着的葡萄糖氧化酶,可以催化血液中的葡萄糖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对应的葡萄糖酸与过氧化氢,其中产物过氧化氢在电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氧气与氢离子,同时释放出电子,形成电流,通过检测电子的电流强度来测量过氧化氢的浓度,进而达到通过测量电流强度以测量过氧化氢浓度,从而实现检测葡萄糖浓度的目的。
电化学法检测血糖的原理示意图
有了它,你就能随时掌握自己的血糖情况,心里有数,才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不对?
此外,三诺优智血糖仪搭配的试纸还采用了含银的电极,这也进一步确保了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电极,银碳电极导电性能更强,准确性更高,误差更小
2、易用性方面
三诺优智的设计那叫一个贴心。
我个人使用下来体验非常好:大屏幕、大字体,老人家用起来也毫无压力;操作简单得像一加一,插上试纸,滴血,自动测量,连手动编码都省了。
而且它反应很快,平时再忙也能抽出那么一两分钟测血糖,一点不耽误事儿。
搭配的采血针操作简单,可以根据皮肤调节强度,精准无痛
更绝的是,它还有语音播报功能,视力不好的朋友也能轻松使用。再加上试纸血糖仪本身的易用性,使这款血糖仪从新生儿到孕妇,再到老年人都能使用,几乎涵盖了全部需要的人群。
屏幕信息简洁明了,血糖浓度信息会放大标注
3、功能性方面
三诺优智可不仅仅是测血糖这么简单。它还能存储数据、分析趋势,让你随时查看历史血糖记录,了解血糖变化的规律,给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而且,它还能蓝牙连接手机APP,记录、分享、管理血糖数据,直接解放双手,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拿个小本本记了,简直不要太方便!
连接蓝牙,血糖一测完立刻就会和手机小程序同步,记录每天不同时刻的血糖浓度
当然,选血糖仪还得考虑价格和试纸成本。三诺优智血糖仪在这方面也相当有竞争力,价格亲民,试纸也不贵,长期用起来也不心疼。
<hr/>回到开头的问题,总的来说,选择血糖仪牌子前不妨先确认一下自己属于哪类人群,再判断一下哪种血糖仪——指尖血糖仪还是动态血糖仪——更适合你?
而综合使用体验的话,三诺优智血糖仪是一款性价比超高的血糖仪,特别适合需要日常监测血糖的糖友和高危人群。如果你正在寻觅一款准确、易用、功能全面的血糖仪,不妨试试三诺优智,说不定就是你的“真命血糖仪”哦!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对于血糖仪的选择和数据的解读,需要专门咨询一下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这样才能更切实际地解决我们的问题。
以上仅为我个人观点,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参考资料:
l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abetes
lAhmed, Israr & Jiang, Nan & Shao, Xinge & Elsherif, Mohamed & Alam, Fahad & Salih, Ahmed & Butt, Haider & Yetisen, Ali. (2022). Recent advances in optical sensors for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ensors and Diagnostics. 1. 10.1039/D1SD00030F.
lAnsari, M.A., Chauhan, W., Shoaib, S. et al. Emerging therapeutic op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recent trends,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t J Obes 47, 1179–1199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366-023-01369-3
lVaddiraju S , Burgess D J , Tomazos I , et al. Technologies for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Promises[J]. J Diabetes Sci Technology, 2010, 4(6):1540-1562.
lMartens T, Beck RW, Bailey R, et al. Effect of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on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reated With Basal Insuli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21;325(22):2262–22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