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975|回复: 5

[分享] 能分享一下肺腺癌的抗癌经历吗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0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年前的家父,经历过化疗的副作用,盲吃9291的幸运,到缓慢耐药,184轮换280,到最后脑转3759后的无奈,最终败给疫情。希望大家都一样的幸运。加油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7702935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7702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篇是针对肺癌患者的纯干货分享,如果觉得有用,就收藏吧”


01

哪些肺癌患者需要基因检测?

一、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腺癌、鳞癌、腺鳞癌建议进行常见基因检测,小细胞肺癌基因检测意义不大。

1. 肺腺癌:国内外指南都有强调肺腺癌做基因检测的必要性。目前,肺腺癌的研究比较多,导致肺腺癌发生的驱动基因突变已有70-80%被发现。在亚洲人群中,最常见的是EGRF突变,其次是ALK、ROS1、KRAS等。
2. 肺鳞癌:最新NCCN指南建议考虑对所有转移性NSCLC鳞状细胞癌进行基因检测,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些特征,如从不吸烟、小活检标本和混合腺鳞癌患者。但是,因为肺鳞癌发生的基因突变情况和腺癌不同,目前针对鳞癌可用到的靶向药很少,然而不排除鳞癌有可能发生ALK、ROS1、EGFR等突变,只是发生概率比较低。
3. 小细胞肺癌:其突变类型很不同,目前临床上极少有适用的靶向药物,所以基因检测的意义不大。

二、病理分期IB期-IV期都需要做基因检测。
1. 早期:大部分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手术完全切除肿瘤后需要进行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需要进行奥希替尼辅助治疗;NCCN指南推荐奥希替尼用于完全切除的IB-IIIA期的EGFR L858R、EGFR 19del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辅助治疗。CSCO指南推荐奥希替尼和阿来替尼分别用于EGFR敏感突变和ALK融合的II/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相对传统的术后辅助化疗,早期患者术后也能通过辅助靶向药物治疗进一步降低复发率,且毒副作用轻微,安全性和耐受性更好。
2. 中晚期:指南推荐所有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都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因为当前肺癌靶向药EGFR TKIs 大部分研究都是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针对肺癌已获批上市和指南推荐的必检基因有11个:EGFR、ALK、ROS1、BRAF、MET、RET、ERBB2、KRAS、NTRK1/2/3。



02

如何选择基因检测产品?

一、Panel大小的选择
1. 如果只考虑靶向药辅助治疗,可只做包含获批靶药的11个基因产品即可。通常市面上十几个基因的小panel就是肺癌获批靶药的所有基因突变检测,其他基因检测虽多,但是没针对获批靶药,临床研究中的药物入组也比较严苛。
2. 如果不仅考虑靶向治疗还想考虑后续有免疫治疗的可能,则需做几百个基因的产品,检测标志物TMB,MSI和PD-L1。
3. 如果考虑经济条件和性价比的话,可以做11个基因产品,再单独做个PD-L1表达,不做TMB和MSI,因为这两个标志物在肺癌免疫没有PD-L1临床证据强。

二、检测机构的选择
1.规模:推荐至少几百人的中型或大型机构。
2.资质:资质齐全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标准之一,如对NGS检测机构通常需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ISO15189/CNAS-CL02(中国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NCCL室间质评(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CLIA认证(美国临床实验室检验资格的强制标准)、CAP认证(美国病理学会)等医学检验资质认证和室间质评。
3.价格:在以上1和2达标的前提下,哪个便宜选哪个。
4.其它因素:主治医生推荐等。



03

肺癌基因检测报告的解读

一、报告关键信息
1.患者基本信息:确认是否为患者本人的信息,是解读报告的第一步和关键。
2.检测结果和药物解析:报告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几十页通篇读完,耗时又难懂,通常针对基因突变情况会有结果汇总的总结,可以直接看此部分汇总表。另外,最关心的地方就是是否有靶向药物推荐,可直接看推荐靶药,是否是获批或指南推荐的,即高等级推荐(A/B级)。免疫治疗和遗传分析,也是报告要重点看的部分,特别是对考虑免疫治疗或遗传相关性大的癌症患者。
3.质量控制:通过质控部分一些重要指标是否合格,确认本份检测报告出具的准确性,如肿瘤细胞含量、DNA含量、有效测序深度等。
二、阳性报告解读
1. 靶药提示/解析模块:重点看变异及对应推荐药物(等级A/B);
2. 肺癌基因变异及对应靶药(获批/指南):目前肺癌是临床上靶点和靶药研究最为成熟的癌种,报告中如果检出以下任一变异,都代表选择对应靶药可能获益,注意具体使用哪个药物仍需遵医嘱。




三、全阴性报告怎么办?
1.确认检测报告的准确性
1)肿瘤细胞含量是否达标:看下报告中质控,肿瘤细胞含量是否合格,因为肿瘤细胞具有异质性,如果样本选取的不够充分,很有可能肿瘤细胞含量不达标,就可能导致漏检基因变异,无法精准指导靶药治疗;此时,需重新取样 ,肿瘤细胞含量达标后,再做基因检测。通常,检测机构如果样本肿瘤细胞含量不合格,会告知患者。
2)是否有低频突变:通常,一份肿瘤基因检测报告只报出在临床上突变频率符合要求的基因变异,如果有些变异,突变频率非常低,会被认为不具临床指导意义,不符合报出标准,不写在报告里。当拿到一份全阴报告时,不妨尝试下,和检测机构销售联系,确认是否有报出标准以下的变异,有没有可能是罕见突变,仍能在临床治疗、分型诊断或预后、复发评估上起到一点作用。2.继续其它治疗方案确认检测结果无误后,如仍无可用靶药治疗,也不要灰心,积极和主治医生商量下一步治疗方案。比如其它标准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等。

04

结语

基因检测帮助实现肺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个体基因变异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面对复杂检测报告,仍需寻求专业医师解读,确保治疗决策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CSCO非小细胞肺癌指南
[2]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
[3]FDA官网
[4]NMPA官网


肺癌基因检测:明明白白的选择与解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这个案例的主人公袁女士,正是一位肺癌晚期的脑转移患者。从她确诊癌症到今天,已经5年半了。她在接受了放疗+免疫治疗的“组合拳”疗法后,已经4年多未复发,距离“临床治愈”,只剩一步之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袁女士的抗癌故事。
确诊肺癌,竟是晚期?
2018年,53岁的袁女士(化名)锁骨下方突然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疼痛感,且久不见好。去医院进行检查后发现,她的右肺蕞上方有一大块可疑的东西。经过穿刺活检等一系列检查后,袁女士被确诊为肺腺癌,肿瘤大概已经有3-4cm,且已经侵犯到胸膜,脑部还有多枚可疑病灶。
对于这些脑部病灶到底是什么,国内医院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结论,医生认为它们可能是肺癌脑转移,也可能是感染性病灶,又或是良性肿瘤性病变。
简单来说,如果袁女士脑部可疑病灶被确定是脑转移,则说明她已经是晚期阶段,只能依靠全身药物治疗维持病情、延长生存期。
对于亚洲、女性肺腺癌患者,有很大机会被检出EGFR基因突变,之后就可以使用奥希替尼等效果非常不错的靶向药进行治疗。但令人遗憾的是,袁女士经基因检测,没有任何可靶向治疗的基因突变。这意味着她没机会靶向治疗。
2018年10月底,袁女士开始标准化疗方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段时间之后,医生可能会根据治疗结果考虑为她手术。
但一切的前提是必须明确脑部可疑病灶不是脑转移,否则,方案很可能需要改变。那么袁女士到底该如何做出抉择呢?
前往MD安德森,快速明确诊疗方案
关键时刻,袁女士不打算浪费自己宝贵的“求生时间”,于是毅然选择了前往美国知名癌症专科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为自己提供诊疗服务。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是盛诺一家官方签约合作医院,成立于1941年,位于美国南部德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市,是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癌症治疗中心。
医院有病床500余张,但员工数却高达18000多人,医院接诊的患者来自全球9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各国政要和商业精英。如韩国首富、三星集团前董事长李健熙(Kun-Hee Lee),就曾于2000年因肺癌至MD安德森癌症中心接受治疗,而美国前总统卡特,也正是通过该院的前沿免疫疗法,成功治愈了晚期恶性黑色素瘤。
很显然,选择来MD安德森癌症中心看病,无异于在全球范围看病“看到头了”。这个观点让袁女士没有考虑其他,在国内化疗的同时,高效办理好了相关手续,之后直奔美国休斯顿。
2019年1月,袁女士见到了MD安德森的主治医生。一番交流后,袁女士得到了明确的诊断和后续治疗方案。
首先,美国医院快速为她明确了脑部病灶的性质——确实为脑转移,但体积不大,可通过精准放疗一次性解决
放疗+免疫“组合拳”,成功击败肿瘤!
为避免治疗脑转移期间肿瘤进展,美国医生计划在放疗前为患者实施了PD-1免疫治疗(帕博丽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卡铂的方案,之后对脑转移实施放疗,然后实施免疫治疗降一降复发风险,过段时间后再对肺部肿瘤实施放疗,然后再做一段时间免疫治疗。
美国医生表示,这样的放疗+免疫“组合拳”并不是姑息治疗,而是“根治性治疗”,患者仍有机会临床治愈!
患者很快开始了免疫联合化疗,并接种了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治疗可能带来的一些感染、并发症风险。不久后,袁女士通过精准放疗,对两枚脑转移病灶进行了治疗。
2019年3月底,袁女士的脑核磁共振(MRI)评估结果显示,两枚脑转移肿瘤,一个完全消失,一个大幅缩小,放疗效果十分不错
2019年4月,袁女士接受了肺原发灶的根治性精准放疗,之后回国并开始了长达1年的帕博丽珠单抗的单免疫维持性治疗。之后无需任何其他治疗,只需定期随访即可。
编者按:
不久前,袁女士的家人和盛诺一家反馈,袁女士自回国后的4年多时间里,每次复查都没有显示任何复发迹象。
如果这个优异成绩能继续保持下去,连续5年没有复发,则意味着袁女士已经得到了“临床治愈”!
各位读者朋友在为袁女士良好的治疗结果由衷地感到开心的同时,也请注意,在医学技术大发展的今天,曾经根深蒂固的许多认知、理念,其实早已大不同。
比如说,晚期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在过去大概率是没什么根治机会的,然而到了今天,我们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多种疗法的合理搭配,有了更多机会实现根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看《众病之王:癌症传》这本书,作者悉达多·穆克吉是一位印度裔美国医生,科学家和作家,从医学、文化、社会、政治等视角阐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一副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在你面前徐徐展开,真心推荐每一位想学习癌症知识的知友认真阅读几遍,会让你更深刻的理解一百多年来医学家、科学家们在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免疫等方面做出的探索。
自己目前的功力还不足以支持这么宏大的叙事结构,今天我想聚焦到某一个类型的癌症,从微观、全链路的视角,尽可能把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这一种癌症的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方案阐述清楚,过程中可能能回答一些大家比较关心但是在知乎里又搜不到的问题,比如说奥希替尼的作用原理是什么?结果出来的都是一些“因为有效,所以有效”的无用信息,希望今天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一些人解答疑惑(纯干货,3000多字,请耐心阅读)
一、简单认识EGFR

癌症的背后往往伴随着基因突变,不论是先天遗传的还是后天环境刺激,也有可能就是碰巧发生了(只要活的足够长,就一定会发生),导致某些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比如持续增殖、转移。所以,学习癌症,基因生物学知识是绕不开的。不过首先建议大家先明白,基因和蛋白,多数情况下,用同一个名字表示,极易造成混淆。比如大家说到EGFR的时候,可能是在说基因,也可能是指它编码的蛋白的名字。一定要用心区分清楚,才能准确的学习肿瘤细胞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原理。
EGFR基因的全名是“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该基因位于七号染色体短臂上,其中18-24号外显子上主要是酪氨酸激酶活性相关的区域,很多靶向药物就是基因这些位点开发的。
EGFR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细胞表面大约有4-10万个EGFR蛋白。其在细胞膜外侧的是受体部分,单个EGFR蛋白可以与细胞外组织液中的20多种配体结合,两个与配体结合的EGFE蛋白分子会形成二聚体。而二聚体首先完成自身磷酸化,然后增强自身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在细胞膜内部的结构,可以激活下游的多个信号通路(比如细胞增殖信号,转移信号,蛋白质合成信号等),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和转移。
另外补充两个信息:1、当细胞膜外EGFR蛋白数量变多的时候,两个蛋白在没有配体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二聚体并激活下游通路(某些竞争抗体位点单抗药物的原理);2、癌细胞在进化的过程中,可能回绕开这个激活通路,找到其他的激活通路,最终导致酪氨酸激酶抑制药物出现耐药。
二、EGFR基因突变导致的癌症发病机制以及相应的药物研发思路、常见耐药机制

具有EGFE基因突变的细胞,因为EGFR基因错误(比如19号外显子部分基因缺失),导致合成的EGFR蛋白分子要么是数量异常增多,要么是结构发生错误功能异常(比如不依赖受体即可完成二聚体激活)
举例说明:第19号外显子的缺失变异、和L858R变异(也就是第858号氨基酸残基,从亮氨基变成了精氨基),都会导致EGFR不需要与配体结合,就直接拥有了持续的酪氨酸激酶活性。
所以科学家们就围绕EGFR蛋白的特点研发靶向药物。
第一类是抗体药,原理是与配体竞争EGFR蛋白,通过阻断配体结合到EGFR上,来阻断了配体对EGFR的激活作用。其中的明星药是西妥昔单抗(Cetuximab)也是第一个(2004年2月12日,FDA)得到批准的抗EGFR的单抗药,可以用于头颈部肿瘤、和结直肠癌的治疗。第二类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简称“TKI”)。比如大家熟知的易瑞沙、特罗凯、奥西替尼的就是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的共同特点,是与ATP竞争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中心,进而抑制EGFR对下游生物信号通路的激活作用。
以上两类药物虽然原理完全不同,但是达到的效果都是抑制分裂增殖。当癌细胞周边的药物分子浓度足够多,并且被癌细胞吸收到细胞内部,才可以发挥作用。使得癌细胞生物活性降低甚至消失,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或者肿瘤不再持续增长。
但是前面提到了,有时候两个蛋白在没有配体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二聚体并激活下游通路,这就导致竞争抗体位点单抗药物出现耐药。另外,癌细胞在进化的过程中,可能回绕开这个激活通路,找到其他的激活通路,最终导致酪氨酸激酶抑制药物出现耐药。所以,任何靶向药都会面临耐药的困境。
三、EGFR突变患者的治疗思路

既然耐药不可避免,那么治疗方案的设计思路就应该是尽可能的延缓耐药的出现。而耐药最主要的原因是癌细胞发生了突变,导致新的靶点出现或者原靶点失效。如果肿瘤没有出现新的突变,理论上是能通过靶向药把癌症治好的。那么需要思考如何降低癌细胞突变的概率,再直接一点,核心目的就是减少肿瘤细胞的分裂次数。目前靶向药已经达到一部分作用了。另外就是肿瘤减负,比如手术切除(缺点是容易导致转移,另外对身体元气损伤巨大),放疗(射线容易导致癌细胞进一步突变,相当于是在赌博,除非是体内免疫功能良好,能把突变的癌细胞马上清除掉),化疗(副作用是伤害体内免疫细胞,需要补充免疫细胞)
如果你能够把上面的内容完全理解,就会不由得发出感慨,癌症的治疗真的太复杂了,并且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性。或许能理解医生们为什么死守着标准指南了,因为他们也没有办法或者没有精力来解决某一个癌症患者的问题。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只能是被循证医学束缚着手脚颤颤巍巍艰难前行。
所以,癌症患者自救,不是对医生的不信任或者抱怨,而是对癌症最起码的尊重。
四、长期带癌生存甚至治愈的幸运儿

大概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基因突变单一;2)后续没有出现新的非靶点突变;3)自身免疫力良好;4)心态良好能吃能睡能运动。
吃好睡好休息好,好的心态,是我们能努力做好的。做好之后免疫力就会提高,当然你也可以尝试用NK回输、日达仙等方式提高免疫力。
至于基因突变,我们只能做到不直接接触有致癌风险的环境,但是细胞复制过程中的出错是无法避免的,这就像我们的人生,总有一些事情,是我们无能为力的。看起来只能交给上帝来决策了。不由得感叹,科学,宗教,哲学,在这个维度上,边界就没那么明显了。
当然,也有很多勇士,在明知耐药突变无法避免的情况下,还是勇敢的“以身试法",杀出一条血路,来对抗耐药突变。主要原理如下:在尽可能避免副作用的情况下,使用具备广谱抗癌效果的药物,比如低剂量节拍式的化疗,贝伐,或许能在突变初期进行扼杀,我个人认为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但是具体到每个人都剂量和节拍,这个确实没有标准答案。
但是,肿瘤标记物,是一个比较好的观察方式,大家要利用好,尽量少用CT等影像学检查,毕竟辐射是可能导致突变的。
如果对你有帮助,还可以看一下我的另一篇文章,一起努力,科学抗癌。
黄家骑士:科学抗癌,论持久战(纲领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从医生的角度来看,我可以分享一个关于肺腺癌抗癌经历的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疾病及其治疗过程。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概述,每个病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人的病情制定。
案例介绍

患者背景
患者,60岁,男性,长期吸烟史,平时有慢性咳嗽和胸痛。经过体检和影像学检查(胸部CT和PET扫描),发现右肺上叶有一个3公分的结节,进一步的活检确诊为肺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


诊断与分期
肺腺癌的分期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治疗方案。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包括CT、PET扫描和骨扫描,确定肿瘤是否扩散。该患者的癌症被诊断为III期,表示癌症已经扩散到同侧肺门淋巴结,但没有远处转移。
治疗计划
根据诊断结果,治疗团队制定了一个综合的治疗计划,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

  • 手术治疗:
    首先,患者接受了右肺上叶切除术。这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用于去除受影响的肺叶及周围的淋巴结。
    手术后,患者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包括管理术后疼痛和预防感染。
  • 化疗:
    手术后,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以减少复发的风险。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药物(如顺铂或卡铂)和紫杉醇。
    化疗通常每3周进行一次,持续4到6个周期。患者在化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 放疗:
在化疗结束后,患者还接受了放疗,以进一步控制局部病灶。放疗每天一次,连续5到6周。
放疗的副作用可能包括皮肤反应、疲劳和食道炎。


治疗后的监测与随访
患者在完成所有治疗后,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包括每3个月一次的CT检查和每6个月一次的PET扫描,以监测是否有复发迹象。
随访期间还包括常规的血液检查和肺功能测试,以评估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
患者的恢复与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经历了不少副作用,如恶心、食欲不振和疲劳。但通过综合的支持治疗,包括止吐药、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患者逐渐适应并恢复。


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尽管需要长期监测和定期检查,但他重新恢复了日常活动,并且戒烟。


医生的反思

作为医生,我们不仅要关注治疗的效果,还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每个患者的治疗过程都是独特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综合的支持是成功的关键。
多学科团队合作是治疗肺腺癌的重要因素,包括外科医生、肿瘤科医生、放射科医生和护理团队,共同制定和执行最佳的治疗计划。
定期随访和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是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肺腺癌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尽管挑战重重,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患者的积极配合,很多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一位从事30余年的肿瘤科医生,若您有肿瘤相关的问题,请点我的头像、关注、私信;顺便邮CT等相关报告过来,以便我更全面、详细的和你沟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