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698|回复: 5

[分享] 为什么生物医药行业那么赚钱,生物类和药学类专业还被劝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9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几个原因。
第一是发展周期的原因,医药行业远比计算机等行业成熟,如果把行业比作一块土豆地,医药行业已经被国家机器,资本刨过几轮了,在发现新的土豆地之前,现在每挖一块土豆都非常困难。
大家想想制药行业那种妙手偶得之发现一个有影响力的新药的故事已经多久没有更新了?
所有创新困难的行业,技术人员的待遇都不太好,都被劝退,不仅仅是医药行业。
知乎都瞧不起做蛋白质结构的,觉得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知乎这么瞧不起,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他们能一篇一篇发nature,science?
因为医药行业都在等着新的土豆地,而做结构的那群人就是开拓者。实际上现在做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博士待遇已经开始起飞了,顺带着高分辩液质也卖的火爆得很,赛默飞很多部门都在裁员,液质团队这两年招了不少。
第二,医药行业研发周期太长,需要满足合规性的工作太多,而这种工作基本上不需要太多创新能力,需要的是按照SOP重复劳动。
这个特点决定了这个行业大部分技术人员的工作就是拧螺丝,而且螺丝刀的扭矩已经调好了。所以在医药行业,想从事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硕士差不多就是最低门槛了。
而大部分本科生就能做的高收入的医药代表工作这几年每次政策调整都在砸他们的饭碗。
第三,医药行业毛利润非常高,但是一个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到销售整个链条上需要的人手太多,人多对于分钱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
总之,如果没打算读到博士,也不打算做销售,这个行业利润再高和螺丝钉也没有太大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Top15跨国药企每年研发投入一千多亿美元,烧掉了人类研发总投入(1.6万亿美金)的接近10%。可是这些企业里没有一家国内企业。
跨国企业在国内极少有研发岗,外资大企业在华的主要投入不在基础研发,而是在临床试验、政策准入和营销。
因此一方面,内地就业市场缺乏生物类药学类擅长的基础研发岗位,大多数岗位其实是把医学类作为生物类和药学类的"上位替代",亦或者就是制造岗。
在自己的专业对口企业,都没有足够的技术壁垒和就业优势
另一方面,外资大厂也是主打一个随时跑路,裁员相当多、就业体验一般。
内资企业的创新药赛道面临外资的猛烈挤压和复杂的ZC风险,还处于起步阶段,biotech更是见仁见智。
产业界有壁垒的岗位极少、学术界经费有限、人力供应严重过剩。除非有哪位博士爷有本事跨境吃到这一千亿美元的研发经费,否则专业对口、收入体面、有学术尊严三者基本不能兼得。
类似的专业其实挺多的:有相当大规模的对口产业,但真到了就业市场上,对口岗位却更喜欢招别的专业出身。这种专业其实属于不算太差的"有效专业",但多少有点膈应。
假如和21世纪初的美好想象一样,内资医药产业能像IT业一样跻身第一梯队,内资企业能争气到吃下跨国药企一半的蛋糕,那药学-生物学就是和IT并列的顶流专业。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上结论,生物医药行业赚钱也要看大的行业趋势的。最近几年资本寒冬,医药行业更甚,好多biotech资金链断裂大量裁员甚至是倒闭。如果是在这种公司,都被优化了啥也别说了。
答主2012年本科毕业的,学的生物技术专业。不少同学毕业就去做了医药代表,简称药代。那个时候,国家还没出台集采政策,所以好多药能卖到医院就靠医药代表去医院推销。医药代表的工资是由基本工资和提成组成。卖出去的药品多,营业额高,得到的提成也高。反正我做药代的同学没几年时间都能挣个百八十万,有车有房,那个时候我还在苦逼的读研究生。
集采出台后,好多药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医药代表去卖药了,因此整个行业的人也面临着下岗和极大的竞争。比如恒瑞去年就解雇了三四千人的销售人员,节约开支,毕竟好多药进了集采,不需要那么多的销售人员了。当然,医药代表做到顶尖赚钱也是很多的。
生物医药行业工种复杂繁多,从靶点确认,早期药物研发,到临床前研究,产业化生产等等。不同的岗位薪资待遇也是千差万别。
生物医药行业赚钱多的岗位主要有研发(如@Dr.牛胖 所说,研发听着光鲜,也是要搬砖的,除非升职到管理岗)、数据分析专家、医学顾问等。这些岗位对于个人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都很高。
作为容易被国外卡脖子的行业,国家近几年也在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相信未来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会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这对于我们医药行业从业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能做的就是不断奋勇向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在2022年,重新定位一下评分。因为多了很多biotech,就业形势比10年前乐观许多
如果你能读完名校的基础医学/生物/药学博士,你的就业评分比临床医学博士不会差到哪里去。体制内外,大有可为。
如果你是国内泛生物类专业三年制硕士,你的就业评分会比临床医学专硕差一大截,也是差距最大的学历阶段,往往成为知乎劝退迫害的对象。他们能进二甲/小三甲编制开处方了,婚恋市场头牌,泛生物类还只能体制外周转,过柱子杀老鼠跑医院。或者考研究所求个清贫稳定。然而如果你是一年英硕/三年非全硕,你其实自己清楚生活体验和临床专硕规培三年的差距,性价比不低多少。
如果你是国内泛生物类专业本科,你的就业评分并不会比临床本科择业差太多。临床本科的就业态势是比大多数非医人想象的更严峻的。
<hr/>只要你是在打工,你就难以超脱资本市场对你的定价。缺人,就加钱;人多,就压榨;供需决定了巨大差距不可能是长久的。尤其在我国这种教育廉价的国度,供需的差价会被快速填满,往往采用前人堆高门槛挡住后人的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个月刚听了一个投资报告,分析师极度看好我国CXO行业的发展。

其中一个最大的论据就是:工程师红利,同样的出活效率,我们的雇佣成本只有国外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而且以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远高于国外数量的新鲜工程师入行。
如此盛宴,你让投资者如何不爱CXO行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