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19年1月1日更新:
最近迈瑞解约应届生的事实,闹的有点沸沸扬扬。先摆事实:
1. 迈瑞确实解约了很多18年10月刚签约的应届生。官方回复是重新梳理后发现更需要的是社招,马上能用起来的,所以根据协议赔付违约金。
2. 迈瑞业务到底行不行?第三季度官方财报有,两个主要数据: 营业额同比增长23%,利润同比增长45%。数据上分析没有太大问题,还在保持高速增长。
我怎么看?对于学生来说,真的冤,飞来横祸,秋招大好的机会浪费了,喊一喊没毛病。细想下:
1.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无奈但或许更是一次机会。在还没进入职场,就拿到一次跳槽议价的机会。“迈瑞校招生”这个标签可以让这些学生拿到医疗器械行业内外企民营任何一家企业的offer了,而且有迈瑞的待遇保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是长线,不是短跑,自身有实力,总会发光的。
2. 学生是最容易被同情的,但社会是残酷的。冬天来临的时候,民营企业对社会最大的负责就是活下去。学生也应该正确看待自己的分量。每年大企业都有违约现象,oppo,vivo,华为,中兴,网易也不是没有过。不是处在风口浪尖就可以任性为所欲为。员工对于企业更像是螺丝钉,很多干了多年的员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都被干掉,何况一个应届毕业生?何况迈瑞根据双方协议已经赔付违约金,法律上没有任何过错,走入社会,这才哪里到哪里?
3. 另一个解读是,迈瑞这家一直很低调的公司在上市后被公众所熟知,这个事件也被各大媒体解读为“经济寒冬来临”时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而大肆报道。这给迈瑞管理层也带来了不小挑战,危机中到底是解约本身带来的问题大,还是在处理方式或者回应方式上太过粗暴导致危机,是一个值得反思的地方。如何面对公众和媒体成为迈瑞未来必须要认真学习的一门课程。
4. 一些公众号或者竞争对手大有添油加醋标题党等作为。迈瑞的财报摆在那里,一万人的企业,二三百人的校招生,对业务产生的影响恐怕有限,冬天来了,没有一个人能幸免,迈瑞已经当机立断了,其他企业怕也会纷纷效仿。
------------------------------------------分割线
18年3月7日更新:
回答一下关于ipo终止的问题:
1. 是终止不是中止。
不是暂停,是需要重新排队。
2. 是主动不是被动。
因为新要求规定如果被动终止,3年内不能ipo或者借壳。所以在明知有不满足要求的地方后采取主动终止。
3. 原因。
根据部分文章分析,是因为商誉严重超过要求,并且没有挽回余地。
4. 接下来怎么办?
根据证监会的建议,走创业板重新ipo,但不知道会不会有特殊通道加快ipo进程,现在也有政策支持。
5. 解读。
业界对于拥有10年纽交所上市经验的迈瑞,在中小板ipo终止是震惊的,对其他医械企业的ipo也是有借鉴意义的。但我们非常有必要聊一聊深层原因: 国内医械企业在国家政府端的影响力。
回顾下迈瑞在A股重新IPO之路,15年A股高峰时决定美股退市,A股重新IPO;15年末欠债退市成功时,A股大萧条。16年初期望上市上海一个给中概股回归的新版块,国家取消了那个板块;准备借壳,国家打击借壳;16年底排队IPO,17年底政策收严,出台关于商誉要求。且被动终止后3年不能IPO和借壳;18年初不得已主动终止IPO。
-----------------------------
17年10月23日更新:
经常收到朋友们私信来咨询我关于迈瑞的情况,我还是大概简单介绍下:
迈瑞国内医疗器械老大不用质疑,营业额是任何国内医疗器械公司的至少两倍以上,每年海外出口额超过A股所有上市医疗器械公司总和。世界医疗器械排名在三十几四十吧,国内唯一能进前100的。但仍旧是个小公司,年营业额不及华为50分之一,中小板块排队IPO在60多位,估计还要两年上市。待遇从2011年每况愈下,现在基本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允诺了一部分核心员工持股计划。缺点是企业太保守了,随了老板了。员工激励创新不足,流失了很多人才。最近三年卧薪尝胆,准备厚积薄发。总得来说不吹不捧吧,企业不错,也有很多问题。
招人方面,研发从高层开始重视校招,营销和用服只是口上说说,还是在循环不培养,总缺人的老路子。社招最好有熟人引荐。
建议: 找工作的请瞄准迈瑞的核心岗位,股民请准备好钱。
17年2月14日更新:
看评论大家对用服这里讨论的比较多,我也就自己的理解谈一点浅见。首先用服的主要职责是服务大盘,这个出发点就决定了用服有点像给销售在打工。但在岗位设置上绝对不能去坑这帮人,因为这帮人都是在前线吸收了公司大量的抱怨,其中很多都是替产品,设计,研发,生产背锅性质的,在如此环境下干活,是要牺牲一些尊严的。如果公司连这帮人都坑,那等用服人才都走了,服务做不好,产品再好有用吗,还最终还不是牺牲了大盘?
在我看来最好的服务体系就是高薪养廉,谁说用服待遇不能比销售高?招名校一流的人才,打造完善的客户培训体系与服务体系,不把过多精力浪费在枝梢末节的维修上。体系完善了,内部材料体制成熟,代理商技术能力成长快,自然就能提高效率省下人力成本,再反过来提高待遇招到更好的人才。或者和销售背一锅任务,有劲儿往一处使,才能更好的发挥这个部门的作用。
低质量的人海战术早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了 。
8月18日更新:
有的朋友问,迈瑞相比国内其他医疗器械企业,优势在哪里?我仅从宏观上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 内功
迈瑞从代理,仿制(几乎是国产理工科企业的必由之路),小作坊起家,到有自己的产品,到美股厮杀10年,再到今年私有化,集团战略重新规划,就像一个人的丰富经历一样,出身农家,年少时苦读,青年留学海外,回国事业受挫,如今处在一个战略调整期。和其他同学相比,有官二代联影,有家里做小本批发生意的新华威高(耗材),还有众多出身不错但始终在国内打拼的同学。比较之下,与身后同学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丰富的个人阅历,成功的经历就像是武林高手的内功,无法复制不可比拟。从哲学上说,事物的进步总是成螺旋式上升,也许迈瑞目前恰好处在这个低谷,但未来自身的硬件条件来看,还是最有希望成为国内第一家医疗器械国际巨头的公司。
2. 平台
什么是平台?平台可以叫品牌,可以叫影响力,它是有产品线的广度与技术的深度在客户端的影响力决定的。在整体中国制造多为仿制与低成本的大环境下,迈瑞能够营造出一个响亮的对抗外企的品牌,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但华为毕竟是少数在自己领域彻底撕开外企封锁大口子的企业,迈瑞就是充当本行业内撕开口子的任务,但遗憾的是,仍需时日。但就国内企业来说,多产品线的广度,和技术深度已经有一定积累,品牌效应初步成效果。
—————————————————————
迈瑞在整个理工科行业内听起来目前是一家比较小资厚重的企业,行业是铁饭碗,但企业实力还不能称的上叫巨头。我认为迈瑞在行业内的优势主要是两点:
1. 企业经过十年美股资本市场的历练,即使2016年初私有化,但企业内部建制非常正规完善,顶层设计较好。可以说企业成立25年已经迈过了好几个大关口,这一点非靠政府力量扶持的联影,和一直混迹在国内家庭市场的鱼跃这种暴发户可比。
2. 技术优势。随着05到10年几年的快速增长,迈瑞凭借资金优势迅速聚拢了一批人才,帮助在目前真正确立了国内医疗设备的核心技术优势,这几年也出了不少好产品,监护,检验,超声这三个医疗器械中的大领域在国内企业中都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了,如果发展顺利,接下来几年将向行业高度迈进。
但不能不说迈瑞也有着非常多的短板:
1. 10年到15年这几年企业当初打天下那帮人已经有所懈怠,导致这几年的发展始终停留在市场自然增长的状况下,员工待遇也逐渐平庸,激励明显不足,导致员工荣誉感下降,人才外流。这也是当初在美国上市的一个弊端,美国股市泡沫没国内这么大,估值理性,导致企业缺乏资金,当初积累的一点点耗尽,迈瑞意识到后立刻私有化,准备回A股大杀四方,重新确立资本优势。重新上市后的并购和员工激励必不可少。
2.人才培训体系落后,尤其在营销和服务端。研发人员学校背景和学历优势明显,但在营销端不明白为什么总爱招一些学校背景非常一般的员工(特别是本地人),导致后劲不足,基层寻租空间极大。而且因为节约成本,自身新员工培训体系不足(营销和服务新员工也就总部培训两周),企业核心价值观根治不足,员工爱跳槽。迈瑞自身也不太信任自己的培训体系,总想挖竞争对手的人才,导致恶性循环,最终基层营销员工在迈瑞几年后,为自己牟利的多,为企业奋斗的少。与期待中的高素质,专业化的销售队伍有不少差距。这一点上高层还未有觉悟,营销高层甚至喊出了服务技术人员要招专科生的口号,简直昏庸至极。希望有一日企业能做出改变: 一方面在营销服务队伍上重点招收211以上背景人才(尤其是应届生),另一方面完善培训制度(参考华为培训体系),增加员工企业价值观根植,塑造硬朗的市场营销服务队伍,这才是迈瑞从中低端走向高端的正确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