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正如 @赵泠 回答中讲到,癌细胞并非一个独立物种,因此不存在称之为其“天敌”的物种。楼主的回答可以改为:是否存在一种万能的抗癌药物,能够彻底遏制癌细胞的出现?
答案则是悲观的。
其原因是:在癌症的发展过程中,肿瘤变得高度异质,形成了一个混合的细胞群体。不同的肿瘤甚至一个肿瘤实体中的同个细胞型都具有不同的分子特征和对治疗的不同反应。这种异质性表现在空间(在组织中不同的部位)和时间水平(疾病进程中的不同阶段)肿瘤的异质性,是导致耐药表型发展的关键因素。通常,癌症被视为一种全球性的同质性疾病,而肿瘤被视为一个细胞群体。因此,进行肿瘤分型,以及对不同分型的肿瘤设计精确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如果真的要讨论癌症“天敌”的话,那么以下抗癌疗法则是最接近其“天敌”的东西了。
纳米颗粒是一种小系统(尺寸为1–1000纳米),由于其极小的尺寸和高表面体积比,因此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生物相容性纳米颗粒用于癌症医学,以克服一些与传统疗法的缺陷,如抗癌药物低特异性和低生物利用度等。因此,科学家将活性剂包裹在纳米颗粒中将增加其溶解度/生物相容性、在体液中的稳定性以及在肿瘤血管系统中的保留时间。此外,纳米颗粒可以被设计成对精确靶点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并通过对特定刺激的反应以可控的方式释放药物。例如脂质体制剂——ThermoDox,可以在温度升高时释放阿霉素,从而在特定温度下杀伤癌细胞。
近年来,细胞外小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作为一种高效的药物载体被广泛研究,它负责肿瘤的发生、微环境的改变和转移的进展。
EVs根据其生理成因分为两类。外小体是30-150nm左右的小泡,起源于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内小体,而脱落微泡(SMV)的典型尺寸为50-1300nm,几乎存在于任何细胞外体液中。外泌体参与癌症的发展和扩散,参与肿瘤细胞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双向通讯,参与构建转移前生态位建立和转移进展所需的微环境。因此,循环水泡在癌症诊断、预后和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外泌体被认为是有效的诊断工具,但它们也可以被分离出来并作为抗癌疫苗或纳米药物载体用于癌症治疗。
来源于不同癌细胞的外泌体已经被用作癌症疫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CD8+T细胞活化的II期临床试验中,实验者对具有改善免疫刺激功能的自体树突状细胞衍生的外泌体进行了测试,观察到其对疾病的稳定性和总体生存率的提高。另外,在一项I期临床试验中,科学家向结直肠癌患者补充了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腹水来源的外泌体,从而使得患者获得了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
人体每天都会受到紫外线、空气污染和烟草烟雾等多种外源性损伤,从而产生氧化剂和自由基,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的发生。最近,除了研究生理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的作用外,还研究了维生素、多酚和植物源性生物活性化合物等天然抗氧化剂,以将其作为预防剂和潜在的治疗药物. 这些分子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特性,在许多蔬菜和香料中都有发现。维生素、生物碱、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姜黄素、小檗碱、槲皮素和许多其他化合物已在体外筛选和体内试验,显示出明显的抗增殖和促凋亡特性,并已被介绍为癌症的补充疗法。
传统肿瘤治疗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化疗药物对癌细胞的特异性低。事实上,大多数抗癌药物同时作用于健康和病变组织,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纳米颗粒由于其良好的渗透性和保留效应(EPR)在肿瘤组织中特异性积聚的趋势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这一过程被称为被动靶向,其依赖于小尺寸的纳米颗粒和漏出的血管系统以及肿瘤组织受损的淋巴引流。然而,被动靶向很难控制,并且会诱导多药耐药(MDR)。另一方面,主动靶向通过靶向肿瘤细胞上过度表达的特定受体来增强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摄取。例如,纳米颗粒可以通过配体进行功能化,配体可以结合特定的细胞或亚细胞位点。
裸抗体或免疫结合物也可用于免疫治疗,这是一种旨在刺激或恢复患者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的癌症治疗方法。抗体可以作为癌细胞的标记物,使其更容易受到免疫系统反应(非特异性免疫刺激)的影响,或者作为癌细胞表面免疫检查点蛋白的抑制剂,可以调节T细胞的作用。一些抗体已经被FDA测试并接受用于免疫治疗,如利妥昔单抗(1997)、伊布妥昔单抗(2002)、曲妥珠单抗emtansine(2013)、nivolumab(2014)和pembrolizumab (2014)。
另一个有希望的抗癌疗法依赖于基因治疗和触发凋亡的基因和野生型肿瘤抑制物的表达,或者借助于siRNAs介导的靶向沉默,目前以上治疗策略正在全球许多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
- 肿瘤的热消融和磁热疗为精准医学开辟了新的机遇。这些方法有可能取代更具侵入性的做法,如外科手术等。此外,放射组学和病理组学等新领域正在推动创新方法的发展,以收集大量数据,制定新的治疗策略,并预测准确的反应、临床结果和癌症复发。
可见,肿瘤治疗领域正朝着更前沿更精准的方向发展,也许全人类离找到癌症”天敌“的那一天越来越近了。
参考文献:
- Innovative approaches for cancer treatment: current perspectives and new challenges.【J】Ecancermedicalscience. 2019; 13: 961.
- Ginn SL, Amaya AK, Alexander IE, et al. Gene therapy clinical trials worldwide to 2017: an update. J Gene Med. 2018;20(5):e3015. doi: 10.1002/jgm.3015.
撰文| Amb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