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DRG这么好的政策,上利国家和百姓,下利医务工作者,这么好的政策,一定会推行下去。
同时,DRG以后这么久,我发现我们整体医务人员素质是好的,
但是,也有部分老同志的思想观念与DRG的新形势还有一定的差距,
对这样好的医疗改革方针政策不理解,对一些新的支付方式看不惯;
只能说是这些极个别同志的政治责任感淡薄了,目光只限于治疗好疾病这么一个小圈子,长期不进行思想学习。
甚至还有些身居关键岗位的些老同志,以大前浪自居,思想上的优越感与现实中的失落感形成明显反差,心里不平衡,发牢骚,说怪话,对现在政策以及年轻人看不惯。
这些人,我都推荐去看一下 @陈仙男大天才 的一篇文章:
国家医保局「医保部门从未出台『单次住院不超过 15 天』等规定」,如何看待此事?哪些信息值得关注?这里我主要复述其中一句话:
在一个多数人不需要,也支付不起高端医疗的社会,不谈恋爱、不玩、不旅行,用人生精华时间去学习高端医疗技能、拿高端医学学位,期待着自己奔四奔五,肥头大耳,还秃头的时候“逆袭”,就是人生职业规划的失败。 这篇文章挺值得读的,里面最深刻的一点,就是点明了医保和医院的关系。你在医院上班,给人看病,是有两个甲方的,小的甲方是患者,大的甲方则是医保。
正因为他是甲方,所以他有条件有资格去限制你的花费,同时他也可以对小甲方说各种场面话,
从来没有说住院不能超过15天、既要看好疾病也要有一个总的花费上限,这些话就是这样,这是他的行事逻辑,不需要你来点破、
所以你努力读书,在公立医院使出吃奶的劲上班,妄图通过这条途径实现名利双收,是不可能的,名可以给你,利就算了。
那么问题来了,真被陈子杨说对了吗?躺学真的是学医唯的出路吗?
不全是。
不全是,因为我大小算是一个V,所以能够参加到很多商业合作,在今年的合作中,我嗅探到了未来一个可能的形式,会改变我们未来医疗的格局。
从去年开始,医疗保险类的合作开始增多,作为一个股神,我给我们全家人都上的有医疗险,就是为了万一有什么意外,我不需要卖股票,病该看看。
这个经历让我合作了很多甲方,发现很多医疗保险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上了高端医疗险,这里面既包含特需门诊的,国际部的,也包括高端私立的。
当然,这篇不是保险广告,不过这里还是推一个之前的广告你们感受一下:
医院的特需部、国际部、VIP 部住院跟普通部有什么不同?这些特殊部和中国港澳台、国外医院又有什么区别?也是去年,国家2023医改重点任务里,也有一条:完善多层次保险制度,发展商业补充险。
大家知道,负责医改的人,都是能接触到第一信息的人,而商业保险里的人一样也是最有市场敏锐度的人,他们的趋势就是未来的趋势,。再结合现在医保增量匮乏、开支增多,未来,会不会继续对公立医院进行“基础医疗”的定位,反而对高端私立医疗进行扶持,使就医市场实现按需就医?
这是一种极大的可能,毕竟很多发达国家就是这么干的,“全民高端医疗”在任何国家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最终的结局就是按需,也可以说按支付能力来进行医疗分级。
发展商业保险,然后公立医院兜底,将高端医疗放开市场化,大概率就是未来的方向!也是最好的医改办法!
这就是我结合近半年来发生的事,对于未来的一个预测,在这样一个医疗环境下,作为医生,就会享有更充足的职业选择自由,你既可以在公立医院上体制班,也能在私立医疗自我实现,越老越吃香。
如果这一天到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就是,继续搞躺学。
躺学的精髓是什么,是既不让自己活得太累,又保留一个上升通道。我一直给大家强调的是,我们搞躺学,低配就是二本非+川北结合规培,顶配就是985本硕8年连读。
少了规培,你就不能晋升主治,后续一切职称都与你无关,所以规培一定要去。
读博、或者考研二战三站,行是行,但你过早的耗尽了自己的精力,在最好的年华没有享受人生,感受人生,即使未来吃香了,年少时欠下的,老了吃西地那非也补不回来。
最主要的是,我们也不知道好时候什么时候会来,1年2年,五年十年?或者等你退休了才来怎么办?
所以,这里面核心是不让自己活得太累,这样机会来了我们才有充足的精力去干,机会不来这波不亏。
第二,要提升硬实力
我们在公立医院上班,想要往上走,首先需要的是背景,是一个能扶着你向上走的高人,其次是软实力,就是待人接物,人情世故之类的,再者才是看病能力。公立医院也类似于国企,并不强调高效,所以硬实力有用,作用不大。
但如果是资本化社会化办医,在强调背景软实力的同时,也需要硬实力。因为社会化办医需要效率,需要有创造力的人来帮助医院创造增量。
你有创造增量的能力,就有议价权,比如你擅长收集收据做分析,不仅分析对于疾病的转归,还有本地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就医意愿、依从性等,就可以拿数据做敲门砖。
或者你擅长视频制作、传播运营,只要具备这方面能力,就会有舞台。当然看病能力也是,还有沟通能力、演讲能力等等,都会有机会发挥。
第三要扩大自己的专业范围,技能和人脉同样重要。
私立医院起步阶段,一定是要泛外科泛内科人才的。所以广度也需要一点。
就我现在在我们分院干的是综合外科嘛,也算是开荒,我们这除了神外骨科,其他业务都压在我们头上,虽然不多,但是范围足够广,
这时候我还是挺感谢规培的,虽然那会并不是全身心投入,但很多东西耳濡目染,自然也就会了,最主要的,是结识了很多科室的人,当你遇到一些你不懂得问题的时候,还是能及时得到一些有意义的指导方案的。
总体来说就是这样,还是那句话,吃香这事,也许明年来,也许后年来,也许十年后来,也许永远都不会来,但总的来说,先过好现在,也要培养自己的硬实力,机会不来这辈子不亏,来了,也要抓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