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3171|回复: 0

[专家视角] 资本专家:厘清国产医械创新靶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6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嘉宾:
奥博医疗资本资深董事总经理 王国玮
通和资本管理合伙人 朱青生
香港花旗投资研究部中国医药行业研究主管 叶霖
中投证券资深医药行业分析师 王威

    无论对于哪个行业而言,创新都是前进的动力源泉,创新的内涵常谈常新。而在那些资深的投资人眼中,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包含哪些内容?又有哪些因素制约了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创新?具备何种特质的医疗器械企业最受投资者青睐?9月16日,在由苏州生物纳米园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上,多位资深医疗器械行业投资专家就上述问题坐而论道,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更好地发展建言献策。

    创新内容应更丰富
    医药经济报:您认为医疗器械企业的创新点在哪?目前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环境如何?哪些领域值得企业聚焦?
    朱青生:谈到创新,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但对于医疗器械企业而言,创新还可以有更丰富的内容,比如商业模式、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
    从全球市场的大环境来看,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无疑是一颗明亮的宝石。全球各大医疗器械巨头以及部分中小企业都来中国市场掘金。尤其是那些大型医疗器械公司,纷纷在中国建设研发中心,并借助兼并以占据更大的中国市场。在这样的压力下,本土医疗器械企业须补齐短板,提升产品质量,增强研发创新能力。政府也应该在这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王威:如果站在医疗器械企业和行业的角度来理解,创新应该是对资源整合的一种过程。当前,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仍然扮演追随者的角色,国内企业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也包括引进人才。而在引进人才方面,国内医疗器械企业首先要提供一个好平台,其次是建立彼此间的信任,第三需要好的激励机制。
    叶霖: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与药品生产企业差不多,原创性和创新工作做得比较差,基本上处于仿制阶段。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前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有一定关系。如果整体科技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科学家归来,相信这一问题将会改观。
    事实上,骨科、透析、心脏介入等领域的创新产品,其企业的价格话语权往往更大,这对本土医疗器械企业的创新是一大激励。而企业在商业模式、渠道方面的创新同样值得关注,近年来山东威高的快速发展,与其在渠道方面的不断创新不无关系。
    王国玮:创新不应该只把目光盯在大品种、大领域,一些小产品的利润比一些所谓的大产品高得多,例如一些成长性较高、竞争较小的影像产品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近年来国内外科手术量不断增长,但配套外科手术的一些常规医疗器械,比如伤口愈合方面的医疗器械产品相对落后,这些领域也值得企业发力。如果企业拥有比较好的技术,高端耗材也是一个值得进入的领域。

    为创新“体虚”号脉
    医药经济报:有人说是资金,有人说是人才,有人说是制度制约,您认为造成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创新乏力的因素有哪些?
    叶霖:我认为三者兼而有之。一方面是制度存在缺陷,企业在创新上的主动性也不够,这可能源于资金匮乏,人才短缺,但也有一些企业例外,例如威高,虽然在产品的研发创新上难以和外企匹敌,但通过占领渠道优势,并在费用上进一步使成本降低,这种创新也为企业带来了发展优势。
    王国玮:本土医疗器械企业的创新应该紧贴临床,根据临床需求来进行创新,才有可能成功。其次,需要建立良好的临床研究环境,让临床医生加入到临床所需的医疗器械的研发中来,因为他们最懂需求。
    朱青生: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国内非常缺乏医疗器械领域的CRO公司。我上周在美国考察了几家帮助医疗器械企业做CRO的公司,在美国这类公司很多,企业只要有钱,这些公司就能帮助企业研发出产品。
    王威:我上周去台湾地区,走访了几家医疗器械企业,看完的感觉是:大陆医疗器械企业很幸福。因为台湾的很多医疗器械企业,其实技术和产品都不错,但由于市场太小,所以大多以外向型出口为主,很大一部分利润被出口商拿走。如果把台湾企业原封不动地搬到大陆来,其市值至少翻五到六倍。
    国内医疗器械在创新方面普遍做得不好。就上市医疗器械企业而言,创新方面做得好的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创业团队具有海归背景,如乐普医疗和微创;另一类是已经完成原始积累,开始有意识进行创新的,如深圳迈瑞和山东威高。

    聚焦商业模式变化
    医药经济报:您认为,近年来本土医疗器械企业的商业模式有没有变化?
    叶霖: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其实也不多。在高端市场看不到太多商业模式创新,随着医改下沉,基层市场日益放大,县级市场和农村市场的商业模式出现变化的可能性更大。
    朱青生:商业模式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其变革实际上很难,因为牵扯到太多方面。虽然对于以技术为主的创业者来说,采取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一个头痛的问题,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创业者只有树立“通过服务来展示技术的优越性,进而转变为销售力”的观念,创新的优势才能够在市场上得到体现。
    王威:有些医疗器械企业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改变。从OTC市场来看,过去血糖仪是赚钱的,但从近2年开始,血糖仪不赚钱了,企业开始把血糖仪免费送出去,通过血糖仪来拉动试条销售。台湾一些血糖仪生产企业还开始与电信服务商展开合作,但目前还没有盈利。
    从医院市场的角度看,目前A股市场上有2家医疗器械企业表现很强势,一家是尚荣医疗,一家是和佳股份,他们表现强势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商业模式与之前不太一样,开始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打包服务,在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方面给予医院强大的支撑。

    不要怕被并购
    医药经济报:请您谈谈目前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并购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叶霖:过去几年我们所看到的趋势是:外企在中国的并购加快,他们期待通过并购进入中低端市场。与此同时,本土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也开始在国外进行并购,这些企业在国内中低端市场占据很大的优势,期待进入高端市场分羹。
    王国玮:并购是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途径之一,但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应该注意到一些结构性变化。5年前,投资一家医疗器械企业,往往会看重这家企业的领导人是搞研发出身还是搞销售出身,那时的投资者更青睐领军人是销售出身的企业。那时大家的产品差不多,谁擅长把产品市场做大就值得投资。但现在投资者更看重的是企业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关注核心技术能够在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的同时,降低成本。
    朱青生: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不要怕被并购。中国很多民营企业老板,普遍持有永远做老板的情结,舍不得把企业卖掉,实际上这对行业的发展而言是桎梏。在美国,很多创业者的目标很明确,在创业多少年之后就把公司卖掉,给自己一个回报,因而创业者和投资者很容易谈到一块。但中国在这方面的氛围很欠缺,如果能形成这样的氛围,将有益于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王威: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企业收购国外企业,其收购后的整合工作具有很大的难度。迈瑞之前开展的一桩对国外企业的并购,整合工作就做了很久,效果也没有完全达到预期。
    此外,对国外企业收购国内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应该区分对待,在不同子领域所带来的影响不一样。如果哪个子领域正处于萌芽阶段,就被外企“收割”,将不利于民族产业的发展。所以,国内的PE要更加积极地去支持这些处于萌芽状态的细分领域更快地成熟起来。

(摘自医药经济报)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