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5151|回复: 0

[企业杂谈] 成立8年如何催生并影响无创产前检测产业?贝瑞和康创始回忆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8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鲁迅曾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在无创产前检测领域,这个“人”无疑就是贝瑞和康。

1501637556890561.jpg


回顾NIPT领域过去发展的10年,从技术的诞生,到迈出商业化的第一步,再到全球形成一个上百亿的市场,当中每一步都有贝瑞和康的身影。这家企业,是如何革新一个产业的呢?

1501122614192834.png

贝瑞和康发展历程


一次产检点燃的创业火苗


2007年,贝瑞和康CEO周代星博士在Illumina担任亚太区高通量测序部门负责人,他的工作其实跟产前检测并没有多大关系。但是由于周太太是高龄产妇,周代星对传统唐筛技术的痛点有着切身的体会。

当时的技术只能依靠超声看胎儿后颈透明带厚度来判定胎儿患唐氏综合症的可能性。这种技术的检出率只有60%-80%,关联度也不好。唯一能够百分之百确定的,就只能进行羊水穿刺,但这种检测可能导至的流产风险达到0.5%-1%。

唐氏综合症的根本原因在21号染色体上,患儿的这对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此时,周代星开始思索能不能通过基因测序的手段寻找一种无创、且准确率更高的检查方法。

1501637589320902.jpg

贝瑞和康创始人兼CEO 周代星


可惜当时的大公司平台并不太支持这个想法,Illumina正在挑战3000美元的人类基因组项目;Life Technology在花重金进行市场调研之后更看好肿瘤市场;华大基因则把精力投到了科研领域。

屡屡碰壁反而让周代星更坚定的认为,这项技术前无古人。于是,他决定创业,亲自研发直接检测染色体拷贝数的技术。


革命前夜:无创产前检测技术诞生

早在1997年,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教授发表了关于母体血浆中存在胚胎DNA的论文,但一直没有在临床转化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周代星觉得这可能是一条路径,他决定直接去香港找这个人聊聊。

2007年5月,在从旧金山飞往中国的飞机上,周代星提出了最早的NIPT数学模型。也许当时他也没有想到,当时写下的粗糙模型,会在几年后掀起一场产前检测的革命。

同年9月,周代星与卢煜明第一次见面。当时卢煜明的实验室并没有二代测序设备,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应用研究。周代星告诉卢煜明,二代测序的CV值(相对偏差值)仅为0.05%。

这个数据让卢煜明意识到,二代测序是可行的。

随后,基于此前写下的数字模型,周代星、卢煜明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长期合作,对无创产前检测技术进行了早期的实验室验证,并将结果发表在2008年10月的《PNAS》上。


1501637626882456.jpg

“NIPT之父“卢煜明教授


至此,无创产前检测技术诞生,卢煜明被业内人士赞誉为“NIPT之父”,周代星则是把这项技术引入国内的第一人。

基于这项技术,2010518日,周代星、侯颖、高扬成立了一家生物公司,就是大家熟知的贝瑞和康。


开疆扩土,从零开始的开拓者

既然是做产前检测,最适合的场景便是在医院。如何进入临床呢?贝瑞和康一开始采取的是广撒网策略,希望能尽快、尽可能多地进入到临床。

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毕竟当时国内从没有听过这样的技术,甚至一些医院怀疑这是骗人的。

如何打开医院的大门,这是当时贝瑞和康必须解决的问题。最后,周代星提出先与国内最权威、最前沿的医院进行合作,由此自上而下地打通医院渠道。

2010年6月,贝瑞和康与湘雅医院展开了这方面的临床前瞻性试验。这是国际上最早最全面的临床试验。随后,与协和医院的二期临床试验也在2011年进行。2013年,这两次试验成果发表在了《Prenatal Diagnosis》杂志上,其灵敏度和准确度都接近100%。

这些数据立马打消了其他顶尖医院和医生的顾虑。


筛查还是诊断?无创DNA检测定位之争

无创产检技术的发展和推动,还得感谢两个著名团队——边旭明教授、刘俊涛教授带领的北京协和医院团队,以及夏家辉院士、邬玲仟教授所带领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团队。这两个团队是产前诊断与遗传病诊断的代表。

湘雅医院认为,既然这项技术的准确率已经达到了99.9%,那这几乎就是一个诊断级别的产品了。

但在协和医院看来,胎儿的游离DNA来自母亲的外周血,这其中还混杂着母亲的DNA。因此,即使孕妇的检测结果呈阳性,仍然需要通过羊水穿刺来做最后的确诊。更重要的是,协和医院认为产品在注重准确度的同时也应该控制检测的成本,让更多的人受益。

2011年,在周代星的邀请下,这两个团队一起参加了北京的研讨会。此前,早期的产前检测项目强调的是诊断,即NIPD。这场会议上,刘俊涛教授提出了NIPT(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临床诊断辅助的检测手段。

从此以后,无创DNA产前检测产品在中国有了准确的定位。贝瑞和康也在这一年开始了无创产前检测市场化的征程。

颠覆传统,在蓝海市场中迅速崛起

2011年3月,湖南省卫生厅率先批准了湖南家辉遗传专科医院NIPT临床试点的准入证;9月,第一个NIPT检测产品“贝比安”上市,贝瑞和康成为世界首个提供NIPT检测服务的供应商;12月,公司顺利与周代星的老东家Illumina达成长期合作。

同年,贝瑞和康拿到君联资本的A轮融资。

这一轮融资金额高达6000万,据君联资本合伙人蔡大庆透露:“这应该是全世界NIPT企业拿到的第一笔投资。”在医疗领域,先发优势是企业非常有效的护城河。


高扬认为,这是他们扩展市场的好时机。拿到这笔投资款后,高扬迅速找了近200名销售,到2012年底,公司团队规模达到400人。

1501637706534845.jpg

贝瑞和康创始人兼董事长高扬


湖南的试点成为公司市场拓展的起点,华大基因也在2011年底启动NIPT项目。

竞争出现了,一场产业化革命正在酝酿中。

沿着既定的策略,贝瑞和康用了两年时间与全国30多个省份和150家医院达成合作,2012年完成超过50,000例样本,与华大基因成为了当时这个领域最大的两家企业。

2012年,贝瑞和康顺利完成了2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政策寒冬突袭,无创产前检测产业初步形成

2014年,在贝瑞和康和华大基因还在市场各自耕耘的时候,CFDA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突然联合发文,叫停了市面上所有的依托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医学检验项目,首当其冲的就是NIPT

和所有人一样,团队内部收到消息的时候也是一脸懵。按照原计划,大家原本打算在这一年大干一场,让市场份额翻一倍。结果刚过完年,就迎来当头一棒。

兵来将挡,稍微平静之后,团队决定好好研究下这个政策。

根据当时的公告所提,有试点资质的机构是可以开展无创产前检测项目的。这是一条很重要的信息,说明这个行业要在政府的指导和监管下发展,同时探索高通量测序这一新技术如何在临床环境中落地。果然,紧接着国家卫生计生委很快又发布了试点申请规则。

2014年,NGS行业已经在国内快速生长了7年。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进入管理阶段,这样其实并不是坏事,表明国家开始认真关注这个行业了。

暂时的叫停,也总会有开闸的时候。许多人嗅到了机会,大批新玩家开始入场。随后,这一领域的格局变得微妙起来:原本无创产前检测只是液体活检的一个分支领域,而如今却成为NGS行业的一个主要战场。

这一年,随着国家监管正式开始、创业潮爆发,NIPT产业初步形成。


新形势下的模式转变

在政府出台的监管公告下,不仅规定了从事无创产前检测项目的机构必须要具有试点资质,同时还规定检测所用到的相关产品必须先进行审批注册,批准后才可使用。

对医院来说,自行申请试点资质尚可,但让他们完成产品申报,这是不可能的。此时也让贝瑞和康意识到,产品模式或许能带来新的变革。

以前,贝瑞和康所施行的是服务模式,主要是通过医生推荐到有合作的检测机构做检测,或者孕妇在医院完成采样之后再把样本送到检测机构。医院在这个过程中承担承接患者的职能,贝瑞和康则是提供检测的服务方,将检测的技术报告交给医院,由医院向孕妇提供最后一环医疗服务。

这种LDT服务模式运作起来逻辑简明,贝瑞和康完成样本的集中管理和检测,医院负责用户端。

但随着无创产前检测行业整体竞争格局的改变,更多的玩家入场。如果继续采用这种模式,贝瑞和康跟市场上所有玩家可能只会存在一种关系——竞争。

但如果换一种思路,不再靠服务为主,而是转而向市场上的医疗机构提供获批的测序仪器及试剂耗材,情况似乎就不一样了。

前文有提到,CFDA规定应用于NIPT检测的产品,包括试剂和仪器需申报批准后才能使用,医院则会向已经拿到产品批文的企业购买设备,并且会不断采购试剂用于检测。

同时,这些仪器和试剂耗材还可以卖给别的企业,几乎所有的竞争者都成了贝瑞和康潜在的合作伙伴。

这样的模式能够让行业快速规模化,这是整个团队一直以来的期望;而且,在这个行业的玩家越多,贝瑞和康的市场就越大。

这种IVD模式让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改变。


寒冬过去,新模式下迎来春天

2014年5月,贝瑞和康与Illumina建立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依靠多年的技术积累,团队只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搭建出了产品模式。

2015年3月,随着NextSeq CN500测序仪,以及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13/T18/T21)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获得CFDA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批准,贝瑞和康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NIPT产品的企业。

这一年,贝瑞和康首次入选国际著名财经媒体《福布斯》杂志中国非上市潜力企业100

在贝瑞和康拿到CFDA批文之前,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博奥生物的NIPT产品已经相继获得了CFDA批准。虽然获批的时间稍显落后,但因为在商业模式上的快速转变,以及前期构建完好的渠道优势,他们很快和竞争者显示出差异优势。

自贝瑞和康IVD产品模式应用于商业检测并取得成功后,多家国际机构计划将其推广至全球。

2016年1月,周代星刚刚参加完J.P摩根大会,贝瑞和康就收到来自多个国家的邀请:


1月底,新加坡政府通过J.P摩根大会组织者向贝瑞和康索要材料,研究IVD产品模式在新加坡实施的可能性;


2月,美国同行前来考察;


3月,俄罗斯同行到贝瑞和康学习IVD的NIPT;


4月,世界银行组织了多国医学检测同道听取贝瑞和康的详细讲解。

2016年,贝瑞和康在NIPT IVD产品模式中的市场占有率高达70%,位居中国第一。


2017年,贝瑞和康登陆资本市场,标志高通量测序在医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进入新世纪


进击,逐鹿肿瘤市场

2015年7月,以cSMART为核心技术的昂科益(Onconi)肿瘤分子诊断产品上市,这是贝瑞和康第一次面向无创肿瘤DNA检测领域推出产品。

早在2012年,贝瑞和康就产生了进军肿瘤领域的想法。贝瑞和康技术团队是做无创染色体疾病检测起家的,自然而然也会往单基因疾病的无创产前检测扩展。公司成立不久,团队就开始研究无创产前单基因疾病的技术,即后来的cSMART技术。

在cSMART技术的验证过程中团队意识到:既然这项技术可以从母亲血浆中检测含量极低的胎儿DNA的基因突变情况,那么,同理也可用于肿瘤DNA的无创检测。毕竟肿瘤患者的外周血里也存在游离的肿瘤DNA,含量也很低,肿瘤DNA突变类型多为点突变和融合突变。所以,研发人员认为将cSMART应用到肿瘤的无创检测,具有相当可行性。

随后,贝瑞和康开始与国际知名药厂、肿瘤医院进行小规模临床研究,结果十分理想,这才有了后来昂科益品牌。

1501637925122892.png


昂科益的首个检测应用是非小细胞肺癌靶向用药检测,因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基因研究的十分清楚,临床上对于特定基因突变和用药关系十分熟悉。

2014年,贝瑞和康正式成立肿瘤事业部,并陆续推出妇科肿瘤、结直肠癌等检测产品。

在过去公司成立7,贝瑞和康几乎把所有的资源都倾注NIPT这件事情上。而现在,无论是政策的规范程度还是人们对基因检测的接受程度都得到大幅度提高。技术与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会,贝瑞和康已渐渐把精力放到了下一个基因检测的大细分领域——肿瘤检测和治疗,这或许是一个比NIPT大10倍的市场。


发力大数据,建立面向全球的数据中心

除了肿瘤检测领域之外,从2015年开始,贝瑞和康在大数据领域的布局也加大了力度。

大数据对行业从业者乃至公众都不再陌生,在基因领域,已成为精准化解读的基础。2015年4月美国贝勒医学院于福利教授加入贝瑞和康出任CIO之后,承担起建立基因大数据中心的重任。

通过多年的积累,贝瑞和康将第一期收集到的40万份中国女性基因组的数据用于大数据的开发和建立。简单的说,就是把这些数据用遗传学的方法分析出来,上传到云端,建立一个中国人的云端大数据库。

这便是与阿里云合作的神州基因大数据云项目。


1501638034552056.jpeg

另外,2017年7月贝瑞和康在福建成立了子公司,目的就是建设一个以中国人群致病基因信息库的大数据为核心之一的医疗协作加智能数据的产业园。

通过云计算,基因测序、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搭建覆盖产、学、研、资四大版块的生态系统,贝瑞和康希望能建立中国第一个完整的生命科学产业集群。

当然,这些都还是较为基础的数据库。贝瑞和康的最终理想是在这些数据基础上叠加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形成一个能够面向全球的数据中心,任何地方都可以快速便捷的使用。

未来,人类可以进入期盼已久的“人人基因组时代”。如今看来,成本已经不是问题。届时测序的价值不再是测序完成的当下能给你提供哪些数据和信息,而是基于对人与数据深刻的认知,提供哪些有意义的指导。

上市后的贝瑞和康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资本市场也会迎来更多机遇。这样一家为一个产业带来革新的公司,在未来医疗中又将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毅新博创 作者:周梦亚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