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 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恶性肿瘤是一类肿瘤相关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既然肿瘤的发生与基因密切相关,那么肿瘤是否会像遗传性耳聋、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单基因遗传病一样,在家族中代代相传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导至肿瘤发生的致病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层面,那么获得该突变的后代则有可能发生肿瘤。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可以通过基因检测预知风险
“Knowledge is power”是安吉丽娜·朱莉在2015年切除卵巢后,写在卵巢手术日记的最后一句话。因为BRCA1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她患上乳腺癌的风险值高达87%,患上卵巢癌的风险也有50%。为了健康,安吉丽娜·朱莉在几年内陆续切除了乳腺和卵巢,大大降低患癌风险,这也是遗传性肿瘤第一次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事实上,因为癌症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都需要对它有所了解,有所防备。
朱莉的母亲、祖母和姑妈都是因为癌症而去世,有家族史的朱莉重视身体检查是正确的做法。现有研究表明,约5-10%的乳腺癌患者和约10-15%的卵巢癌患者属于遗传性或家族性患病,在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中,BRCA1/2基因致病突变的几率比较大,其中约有40%-50%的遗传性乳腺癌是由BRCA1/2基因突变引起的;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携带者一生患乳腺癌的几率分别为大于80%和45%,患卵巢癌的几率分别为54%和11%。而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除了与这两个基因突变相关之外,与其他基因的突变也有关联性,不可掉以轻心。
作为一名遗传分析师,我曾分析过一位患乳腺癌的杨女士,她的母亲同样患有乳腺癌。通过基因检测发现,杨女士及其母亲均检出PALB2基因c.3019delA(p.Met1007Cysfs*8)致病突变,而PALB2基因属于乳腺癌的致病基因。考虑到癌症的发病风险会随年龄增加而提高,现年44岁的杨女士,如果能早日进行基因检测,便能更早地知晓未来是否如其母亲一般患上乳腺癌,亦能做到更早地追踪,更早地预防及治疗。
十余种能够遗传的肿瘤均能通过基因检测提早发现
提到遗传性肿瘤,必须得用专业的语言保证正确与信息有效,如果需要咨询,欢迎关注遗传分析师公众号(微信号yichuanfenxishi)了解详情。
除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肿瘤也是能够遗传的。如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又称为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是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易感综合征。HNPCC主要是由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和PMS2)的生殖细胞突变导至。HNPCC家族中MLH1和MLH2基因突变占90%,MSH6基因突变占7%-10%,PMS2基因突变占不到5%,另外约有1%的HNPCC患者是由于EPCAM基因缺失使MSH2失活所致。本病基因突变携带者不仅可能罹患结直肠癌,其发生子宫、卵巢、胃部、小肠等肿瘤的风险也会增加——患HNPCC的个体会有52%-82%的结直肠癌患病风险(平均诊断年龄44-61岁),女性会有25%-60%的子宫内膜癌患病风险(平均诊断年龄48-62岁),6%-13%的卵巢癌患病风险(平均诊断年龄42.5岁,其中30%在40岁之前被诊断)。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患者后代会有50%的几率获得遗传,大部分的患者遗传自父母,其表现出不完全外显率,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案可以降低相关癌的发病风险。
遗传分析师每天都会接触到各色各类的肿瘤患者,有位受检者童阿姨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因为她是我儿时的一位朋友的母亲。童阿姨的爷爷因患肠癌去世,如今,她又被临床确诊为右半结肠癌。经抽血提取DNA建库,海量数据输出后,通过严格权威的遗传分析,结果显示童阿姨身上携带MSH2基因的框移致病突变c.2379_2380insAT(p.Pro795Tyrfs*18),而MSH2基因属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致病基因。由此,童阿姨的结直肠癌致病原因得以明确。同时,我的朋友也做了基因检测,让我欣慰的是,童阿姨身上的致病突变并未传递给其儿子,如此结果,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除了以上两类遗传性肿瘤以外,还有遗传性胃癌、遗传性肾癌、遗传性前列腺癌、多发性内分泌瘤、甲状腺癌、甲状旁腺癌、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嗜铬细胞瘤、家族性副神经节瘤、视网膜母细胞瘤、黑色素瘤、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等十余种可遗传的肿瘤。作为遗传分析师,在此特别提醒广大朋友,如果存在肿瘤家族史,切记一定要联系权威基因检测公司进行基因检测,早发现早干预,以防悲剧重演!
来源:华大基因 作者:韩鹏
楼主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