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901|回复: 0

[杂侃天下] bioMerieux, illumina, 理邦,万孚大佬聊中国IVD产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主持嘉宾:丁伟,生物梅里埃公司亚太区运营总裁
何小维,广州万孚生物董事兼投资副总
华   平,软银中国资本主管合伙人
林   朝,理邦精密仪器首席科学家
欧阳丹,美国威尔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赵瑞林,Illumina 中国区总经理

640.webp (7).jpg
第一个问题请华总和钱总谈谈,你们对于IVD怎么看,在IVD当中你们是不是也挑选过一些公司,做了什么投资?怎么布局?
华平:IVD是我们在医疗投资里面很重要的细分市场,我们从2005,2006年就投了一个科美,后来我们投了做服务的公司迪安,再后来投了5,6个公司,从很早的产品到服务到分子诊断,我们一直沿着IVD的发展在投,整个行业也是我们在投资里面看见的大趋势,这个市场成长很快,第二有很多创新,所谓创新特别是很多技术上的创新,大概10年前我们看IVD里面感觉搞一个化学包装已经好得不得了,现在很多创新的技术出来以后,给整个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做投资很简单,跟着变化投,哪些有创新我们往哪儿投,IVD一直是我们投资的重点,现在我们也在整个领域有很大的投入。
钱晶:为什么IVD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内容,第一也要站在大格局角度讲哪块有希望,第二块你是什么样的投资人适合做什么投资。如果你看大格局,现在药这块基本上热点都在创新药,传统比较成熟的药品,因为国家医保大环境下,控费的大环境下,在政策很多不明朗的情况下没有很多很好投资机会。医疗器械还是有一些小的有趣的细分领域值得大家关注。
医疗服务这块我个人观点,还是比较稳定,不太有大的惊喜点,我们会把更多的关注点投向自己有什么资源,做一些什么事情。IVD整个市场现在500亿人民币,每次看一个行业都会问这个市场三个问题,第一市场多大,是一个10亿,百亿还是千亿的市场,第二为什么增速,第三个问题就是市场的格局,市场有多少人在玩,而且每个人的体量大概多少?IVD市场的领域的特点非常明显,市场500亿不算大,同时将近1000家公司在里面,还有一个特点还是比较以技术为引领的。在这个格局下面我们所采取的作为一个相对投晚期的基金,跟华总不一样。华总找到市场热点,有技术热点的东西,但是我们更多在一个规模不太大,公司相对规模比较小的情况下,最好自己有一个比较大的平台,做往上加速的工作,增加一些新的东西,对我们来讲IVD绝对是一个核心要投资的领域。

刚才谈到国际化,国际大公司,中国本土公司的情况,请林总谈谈国内情况怎么看,赵总跟我谈谈国际市场怎么看?
林朝:国内国外技术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国内公司跟国外公司无论从仪器还是试剂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试剂可能快一点,仪器要积累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说很多国内做化学发光他们说机器要瑞士、德国人做的。中国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你去问一些试剂公司,他们也公开承认他们的试剂比国外差一点,但是便宜。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国机会不会很多,丁总说60%多是国外占据的,所以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做国产替代,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
赵瑞林:基因测序这快,设备这块国外公司主要两家公司,这方面国际化的技术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反过来国内华大也开始推出自己的小机器,从宏观角度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从我们公司一个美资公司的角度来讲,很大一部分我们的工作大家都知道我们有多少销售任务,但是很大一定程度上我们怎么帮助美资公司找一个在中国更接地气的方案和商业操作的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丁伟:我补充几句,我们可能在临床诊断方面做的IVD已经铺开了20多年了,整体感觉还是压力很大的,第一个我对团队提出要居安思危,有些方面是有优势的,国产的东西越做越好,对国际大公司在中国过去来说,我们一定要有居安思危,这种竞争也是良性的,大家要朝前提高。第二我提出有差异化,大公司研发方面比较多,我们尽量保证质量、服务、各方面的要求,我们在价格方面可能没有优势,差异化还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来说。第三点,现在所有国际大公司在做的都是本土化,要尽量做到跟大家共同努力,这些方面的东西会把整个IVD大饼越做越大,今后10年我们非常看好。

下面谈谈大家比较感兴趣的精准医疗,精准医疗当中“医疗”比较清楚,诊断方面怎么精准,正在摸索当中,第一个请赵总,讲讲Illumina的方法,特别是癌症方面,你们觉得将来是什么方向?
赵瑞林:其实现在全球来说,我们一直要去做市场分析,其实全球来说光癌症在基因测序方面的机会都有上百亿美金的机会,只有癌症这一块,像现在我们在中国做的无创产前检测(NIPT),产筛不能说饱和,这个市场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商业公司,像贝瑞和康,华大这样在市场上有很强的声音了。其实要看市场占有率,一年中国1600多万产妇,现在整个市场不到100万,不到5%,商业模式已经比较成熟了。癌症尤其从去年开始明显变成兵家必争之地,因为我们是一个平台公司,很多都是在我们的平台上开发试剂盒,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拿出二三十家都是做癌症的,这一块真正可以改变很多行医方式,怎么用药,怎么在治疗过程当中跟踪医疗的效果,这些方面都有很长足的进步。
我觉得中国第一点在这方面反而有很多优势,我一直觉得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多数据量大,就是为什么现在大的概念都融合在一起,以前我是学人工智能的,现在有这么大的数据就是用人工智能的办法识别什么样模式真正是癌症,其实癌症是一个非常复杂很多种的,乳腺癌和肺癌都完全不一样,有很多个位点也不是几个位点都说出来肯定是这样的癌症,所以复杂性比较大。也因为中国人口多数据量大,更容易推动真正在癌症上往前发展,中国还有很长足的好处,从公司发展我可以说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的基因测序市场,仅次于美国。我们怎么去工作,一直探索这一块,我们公司怎么和本土伙伴合作,我们也在往前推很多举措,这块在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门槛,我们怎么拿这些癌症的试剂盒报国药局的证书,中国没有像美国LDT没有拿到批准,中国每个都要报证,怎么去报?那么多位点都拿阴性、阳性分析是不现实的。在国内来说现在都是门槛儿,谁都没有拿到,谁都在探索,往前淌水,相对来说产筛NIPT,很多人拿到证就容易看得清楚怎么做,我就先说到这里。
何小维:精准医疗以后肯定是一个方向,但是国内真正做得好的现在还真没有,所以我觉得不只是没有,可能有这个厂,但是厂子都不大。精准医疗还没有过亿的企业,在这个行业里面现在我们知道美国准备480多个药,每个药搞医药伴随试剂盒。这个行业我觉得在国内特别是以后用药这方面的话,从投资做企业来说还是个金矿。
华平:精准医疗的重要性不需要多重复,总体来讲我们从公司角度来讲只有看一下产业发展的历程,在过去3年的时间段里面,投资的机会可能属于最大的细分市场,比如刚才讲的围绕癌症和其他的细分市场都有很多东西。现在精准医疗机会在哪里?其实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精准医疗的技术层面,产品,第二块是服务。从技术产品角度来讲,国内现在我们看到很多企业,真正的技术和国外可能有很大的距离,这方面我们从估值角度看真正找到特别好的技术东西,特别是平台性的硬件设备公司还有距离,我看到很大的机会在精准医疗的服务型上,这个可能是金矿所在。包括早期投的有关基因测序的公司像华大,我们最近投的另外一家有关癌症的筛选的公司包括安诺优达,都是围绕精准医疗的服务,这个可能是短期之内我们看到很多的投资机会,我们也在不断的看怎么来布局,怎么来围绕着政策,围绕着产业发展方向在投。精准医疗本身从产业链角度会从服务切入,随着国内技术的创新,逐渐改善国际水平,很多设备公司会起来,这个可能需要一个过程。
丁伟:您的意思是,设备方面国外公司的优势比较大,服务性行业机会还是很多的。服务型行业里面专利、保护、排他性就少了一点,您怎么看壁垒的?
华平:从这个角度来讲服务角度上投资跟技术不一样,我们要看技术、创新、看专利。从服务角度上看运营,我们怎么样找一个非常好的团队,把客户群拿来提供服务,到底是B端还是C端服务,围绕服务的特点做一个判断。

怎么看DTC (direct to consumer),这个有一定的争议,您怎么看现在测序越来越快,越来越便宜?几年前我还记得很贵,您怎么看DTC?
华平:DTC怎么到C端,我们现在看来将来3-5年,一个很大的热点围绕精准医疗,围绕市场,经历了风风雨雨,中国市场和美国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在哪里?首先第一美国对于法律上还有监管方面相对来讲还是很紧的有法律输送的话整个业务会很快起来,在中国相对来讲试错的宽容度会比较高,有一个产品和服务出来,如果对社会有利对患者有利,咱们监管不是不强,而是相对尝试容错,给大家机会犯错误,不要有太大的错误。第二个我们的癌症病人很不幸,我们最近投了一个公司,把所有的癌症患者放在一块形成一个社区,在中国癌症病人是非常痛苦的,痛苦是因为医疗技术中国的癌症方面的诊断和医疗技术比北美和欧洲还有很大距离,怎么从精准的诊断之后,市场的需求比美国市场更刚性更大。在这方面,精准医疗怎么帮助患者早早的做诊断,或者在诊断过程里面,怎么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最有效的服务,这是一个刚性需求,也是一个巨大的需求。直接到C的时间点是不是对,大方向我们给一个10年,20年肯定是这样,从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方式,到以患者为中心,现在我们在医院的中心到分诊将来一定是患者为中心。现在短期之内时间点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看不同的投资商对市场的判断和风险投资能力到底怎么样。这个时间点其实是很好的时间点。
丁伟:华总还是看好这一块的,有正方就有反方,有些国家走过一段曲折的路,钱总跟我有一点交流,也想听听反方面的意见。
钱晶:我稍微讲这个之前,也简单的谈谈我对精准医疗的想法,刚才华总提到产品和服务,服务我们看三块或者四块,三块里第一块指的是对健康人群的筛查早筛,这块市场是跟肿瘤相关还是其他疾病是跟精准医疗的第一块,第二块围绕肿瘤讲,对已知靶点,是在跟PCR其他的技术平台在竞争的这一块,第三块是我就看很多很多的位点,有很强大的团队在背后,做医学的注释最后提出一些更新更好的理念,如果看这三块我为什么说四块,最前面我们还是有早筛、肿瘤、医疗相关的概念,再往前走我就看看你的家庭族谱是怎么样的,可不可能胃肠道怎么样,也是一块。
如果我看这个市场,首先我们现在觉得第一块或者第二块或者第三块不那么有吸引力第四块我觉得商业模式没有完全走出来,模式上讲是有一定吸引力,技术门槛比较高,有可能做到之后,别人还不太容易跟你竞争,这还是待观察的领域,这块模式要做就是在未知位点里面做新的东西出来,技术壁垒肯定是高的,模式怎么走要去看。这块东西在中国受到的监管会更少,精准医疗你要怎么利用,监管比较模糊一点,能不能走出有一定技术壁垒的行业,我个人觉得可能第四块是我会觉得挺有意思的一块,我们一直觉得direct to consumer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第一是良莠不齐,很难判断你给我提供的东西到底用什么方式做出来,到底有没有用,我们玩一次, 但第二次就很难,没有一个持续性收入的来源,对一个公司来说,我帮你做完也许10年,20年再回来一次,没有一个大的持续性的现金回来。
这些数据本身究竟怎么利用,是用非常有趣的方式,跟谷歌合作,跟苹果合作,搞一个APP给你推送相关的信息,让你觉得很兴奋,很好玩,这一潮过去之后到底会怎么样?这个东西很新奇很好玩,但是背后是不是真正有一个驱动力,背后是不是真正有需求,能不能使得良币把劣币驱逐出去都没有答案。我个人对这块比较保留。
丁伟:赵总他们肯定希望做得越多越好,DTC都做起来,我个人觉得这方面做了几年,精准医疗肯定是方向,可能中国需要精准诊断,因为有时候诊断很多信息,但是药在中国没有批或者信息给了没用就不行。在国外有很强的概念,哪种诊断方式是最有效的,有些并不是最先进的技术最有效,有时候是扎实的技术,伴随诊断很多时候都是用比较老的种技术,还是要对症下药,精准诊断是诊断要用最好的技术最贴地气的技术来做,同时这些信息该做什么,比如说什么时候用药,信息都有的话,精准医疗就到了新的高度,这个长期的方向是不容置疑的,怎么走上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下一个问题就是POCT,我PPT里面没有讲到,其实增长是25-30%左右,是非常热门的事情。最近两三年,我想请林总从技术方面给我们交流一下
林朝:POCT是便捷、快速,为什么增长得比较快,POCT降低了采血的难度,采血的护士要有技能,POCT可以用指尖血,其他体液等做诊断,第二是检测的过程,对于操作者的要求,就降低了很多。最后结果出来了以后,因为POCT的仪器是分布在医院里面各个临床科室和小医院、小诊所。如何把数据管起来,大数据方面就有很多机会,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年POCT增长非常快20%多,30%。
现在碰到一个问题,现在是很简便的快速把结果做出来,最大的挑战就是检测结果要跟中心实验室和结果要求一致,对于临床医生不管是POCT还是中心实验室的机器,要根据结果做诊疗的决定,对于POCT仪器来说这是一个最大的挑战,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也看华尔街日报,前几天3月18号,PT、INR凝血检测不准,要指导用药造成很多人死亡,所以说不准的结果是很严重的,还有一个明星企业前几年吵得非常热一个硅谷的公司,估值甚至到90亿美元,我觉得他做的事情是很有意义的,到平行实验室要去抽很多血,他可以抽很少的血,可以跟中心实验室做一样的事情。
首先(好处是)采血的恐惧感没有了,采血师的技能不高,就可以把平行实验室做的很多事情,放到药店去做,就签了合同。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你测的东西不准,从华尔街日报连续攻击他不准,大部分的地方都没有批。我觉得核心还是要可以做准,能够做准的话这些事情还是可以做的,但是没有做准,就有一点难了。


来源:CHC医疗传媒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