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梗患者,需要服用一种名为‘法华林’的抗凝药物,但是到底要吃几片才能发挥最佳疗效?有人可能需要1片,有人需要2片,有人0.5片就可以。”在近日召开的“2015朝阳国际医学大会”上,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解释说,以往这些患者都要亲自“试药”,吃多了容易出血,吃少了不起作用,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一两个月的调整才能找到最佳剂量。 而现在,患者只需抽几毫升血,做个基因检测,24小时后就能知道自己的最佳服用剂量。“目前朝阳医院已经在心血管内科、消化科、血液科、胸外科、普外科、肿瘤科、器官移植、心理咨询科等多个科室启动了精准医疗,可以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特点调整医学治疗措施。”童朝晖表示。 医学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改变可以导至某种疾病的发生,如果人们改变此基因,就可以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或对其进行治疗。童朝晖说,医学家希望借助大样本人群的基因数据,利用生物医学分析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工具,找到导至疾病的基因,并通过基因技术加以干预,最终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个肺癌患者需要化疗,但各种各样的化疗药,到底哪个疗效最佳,可以做个基因检测,找到患者能够耐受毒副作用类型的化疗药;到消化科看胃溃疡的患者可能需要服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药物,但哪个更合适他,可以做个基因检测;血液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选择用药、抑郁症用药指导等都可以用上基因检测技术,实现精准医疗。”童朝晖举例说。 童朝晖介绍,基因检测根据位点不同,费用在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这些前期投入,不仅提高了疗效,还能减少副作用,给患者的治疗赢得时间。但是,童朝晖也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尚需时日。目前,精准医学还需要大规模的基因库、电子病历库的建立以及大数据分析手段,并将基础医学发现转变为临床治疗。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