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病理切片机
作者及其单位: 王伯沄,王文勇,闫庆国,黄高昇(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西安), 张远强(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西安) [摘要] 病理技术学实际上是将医学或生命科学领域的多学科技术融合发展后与传统病理技术相结合,或者将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病理学,从而产生了病理技术学,是一个集传统病理技术和现代病理技术大成的学科。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展,可以预见病理技术学也将有一个更快、更好的发展。 病理技术学在我国的发展已有百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病理技术的发展,我国已逐步形成了病理技术学专业,它是一个集传统病理技术和现代病理技术大成的学科。现将病理技术学定义、发展概况、特色、内容以及怎样学习介绍如下。 1、什么是病理技术学 病理技术学(pathotechnology)是一门伴随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演进与形态、代谢功能改变规律而诞生的方法学,其任务是研究如何创立和运用经典的及现代的生命科学技术和方法,探讨疾病的病因、机制与病理变化,为认识疾病的本质和疾病的病理诊断提供技术支撑,是对病理技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因此,可以说病理技术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学科。广东病理人家收集整理 病理技术学是病理学的方法学,是病理学的基础,所以德国病理学家Lennert说“技术是病理学之母”。病理工作的日常临床诊断、科学研究以及人才教育都离不开病理技术学。回顾病理学的重大发展,无一不是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的结果。经过百年的发展,病理技术学已成为一个专业学科,2002年我国正式将其列为国家卫生技术专业之一,属于国家二类三级学科,即病理技术学科。仔细考究,文献中曾有“patho-biotechnology”说法,主要用于疫苗领域研究,与我们提出的“pathotechnology”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至今在中外医学辞典及文献检索中尚无“病理技术学”这一概念,显然它是一个新名词。究其英文概念,极易理解其涵义,它由Patho和techn0109y两部分组成,而这两部分的固有涵义均很清晰:前者乃病理之意,后者之中的“tech-”来自希腊语,泛指“art,skill,crm”,而“-logy”则指研究之意,因此我们称之为“病理技术学”,与主要介绍具体方法的传统经典的“病理学技术”有很大不同。这种由两个众所熟知的词干组成的新词从而赋予新意的方法,在英语中不乏其例。国家人事部、卫生部的病理技术专业设置,为我们创造这一新词并依此明确其学科涵义奠定了基础。 2、病理技术学的发展概况 病理技术学和病理学可以说是同时产生、并肩发展的。病理学是在人类探索和认识自身疾病的过程中产生的科学。如果追溯到古希腊的Hippocrates,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18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兴起,意大利医学家Morgagni(1682-1771)创立了器官病理学,标志着病理形态学的开端;与此同时,病理技术中的尸体检查技术和器械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1821-1902)开创了应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和组织的技术,与之相伴的产生了细胞病理学。之后,随着组织固定、包埋、切片和染色技术的不断创新进步,细胞和组织病理学也随之不断发展。 在我国,病理技术学的发展大约有百年的历史,我国现代病理学的先驱们精心培育了我国老一辈病理技术专家,如马尚德、秦兆煌、刘介眉、单裕德、孟瑞朝、凌启波、刘文波、张宝均、蒋维中、吴敢、陈子馨、孙才华、周郁斌等。他们艰辛创业,对我国病理技术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病理技术和实验室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促进了我国病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他们培育了大量病理技术人才,编写了大量的病理技术专著,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病理技术蓬勃发展,成为具有常规病理、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病理学和超微病理学技术且设备精良的现代化病理技术学。免疫组织化学的建立和应用,促使病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分子病理技术的建立和应用,使分子病理的科研和诊断更进一步得到发展,尤其是靶向性分子诊断技术的建立和应用,适应个性化医学时代病理学的需要。目前,信息化病理技术学正在飞速发展。全国、全军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病理技术学组,病理技术学已成为大家共识的学科。2002年我国将病理学技术从病理学专业中分列出来,成立了病理技术专业,标志着病理技术学在国内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lO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培育出一批优秀的病理技术专家队伍,他们从事病理技术专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工作,为这个新的专业编写考试大纲、考试指南、命题和审题。全国应试的病理技术人员按照国家大纲规定的要求,学习病理技术学考试指导书中相关内容,即病理技术学的基础理论、相关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能力等,普遍提高了全国病理技术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理论和技术水平。经过千年孕育百年快速长成,终于诞生了病理技术学专业,一个集传统病理技术和现代病理技术的学科——病理技术学在中国创立了,同时创立了新的病理技术学理念和体系。广东病理人家收集整理 目前,全国病理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比10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人才相结合,组成了病理技术专业的初、中、高级职称队伍。而加强病理技术学学科建设是当前迫切的需要,其中教材建设是重点,所以编写一部病理技术学教材和工具书也是当前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的迫切需要。200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病理学技术》一书的出版,得到很高的评价,公认此书是一本全面、系统、传统的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权威专著,是当今国内外最好的病理技术教材和工具书之一,不仅适用于病理学科,也是生命科学重要的技术工具书和参考书,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前瞻性和启发性。理论和实验技术相结合,为病理技术学的编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病理技术学的特色 病理技术学实际上是把医学或生命科学领域多学科技术融合发展后与传统病理技术相结合,或者将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病理学,从而产生的学科。如免疫学中抗原抗体反应应用于传统病理技术,而产生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病理技术中的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显微切割、原位PCR技术。而这些新的病理技术的应用,诞生了免疫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因此每一项新的病理技术的创立,都会推动病理学的新发展,病理技术与病理学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石蜡、冷冻切片技术、HE染色、特殊染色技术、显微镜技术以及免疫病理与分子病理等的诞生和发展产生了病理学,同时病理学又发展和推动了病理技术。病理技术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在生命科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 4、病理技术学的内容 病理技术学在病理专业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体现学科交叉渗透和前沿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病理技术学的内容包括大体病理解剖和大体标本的固定制作技术,这是病理学的重要基础;细胞和组织标本制备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技术;电子显微镜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技术;免疫组织化学和核酸分子杂交等原位分子检测的理论和技术;分子生物学与病理学交叉应用的有关分子病理的理论和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细胞凋亡和细胞增生活性的理论和技术;器官移植的组织配型和染色体样本的制备理论和技术;细胞通讯与细胞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和技术;原子力显微镜理论和技术;应用动物实验、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技术和转基因及基因剔除技术;计算机图像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远程病理技术;显微切割技术;临床细胞学诊断技术及应用;信息病理学和数字切片技术;诊断机器人;关于病理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质量控制和实验室认证、管理等。上述许多技术已与国际水平接轨,并推动新技术、新仪器、新试剂不断更新发展。 5、怎样学习病理技术学 5.1 学校设病理技术学专业 正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热爱病理技术学的专业人员。第四军医大学和白求恩军医学院曾设立3年制病理技术专业,一些大学也设有实验技术专业,培训了一批人才。有的已具有高级职称,成为著名病理技术专家;还有学习其他医学、生物学的专业人员改学病理技术专业,从事病理技术学专业。 5.2继续教育 ①选择病理技术力量强、设备先进的三甲医院病理科或院校,进修、实习病理技术半年至1年;②短训班学习单项技术;③按照专业资格考试指导要求自学和进修;④积极参加有关学术活动,了解国内外的进展,学习先进技术。 5.3 老师指导 病理技术学是一门实验技术学科,理论学习和常规技术基本功训练必须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技术和技巧主要靠老师的亲自指教,传授经验和方法,师徒关系是学好技术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学员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实践操作技能,通过大量的工作实践,熟练掌握技术和解决实际难题的能力,必须经过老师的指点和自己勤学苦练,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病理技术学人才。广东病理人家收集整理 5.4参加病理技术学组组织的学术活动 学习交流新理论、新技术,展示新仪器设备和试剂,互相取长补短,广泛结识同行,增进友谊。 6、结束语 正如著名病理学家程天民院士在2000年出版的《病理学技术》序言中所述:“病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被视为一辆车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互为依存,互相促进,两者的结合决定着病理学的发展”。由于病理技术这个车轮小于病理学的大车轮,长期不协调,现在国家扶持病理技术专业,发展病理技术学,使这两个轮子能够同时协调转动。加强病理技术学科开创性建设,提高技术人员素质,培养更多技术专家,加速我国病理学的发展,是病理学专家和病理技术专家们的共同责任和愿望。尤其是迫切需要病理学家对病理技术学科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指导,应用更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建设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实验室,使科研和病理诊断密切合作,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是病理技术学进步的动力。凡是有突出成就的病理学家他们都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合作。可以预见我国病理学和病理技术学将有更快、更好的发展,勇于开创,争取更大突破,使我国的病理技术学水平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文转自《诊断病理学杂志》2013年1月第20卷第l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