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628|回复: 0

[政府监管] 基层药监解体势在必行 影响会如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7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对大部分省份而言,市县两级药监机构尤其是县级药监部门的解体恐难避免,在不少地区已成现实。几个月前,曾经在内部会议上传达的高层领导对药监机构改革的批示,未能影响相关部门的决策。已经合并的继续扩大成果,不少没有实施合并的地区,正在实施合并。所谓合并,就是将药监、工商、质监融为一体,成立所谓的质量与市场监管局。尽管是3部门的整建制归并,但就药监而言,实际上就意味着机构的溃散与解体。从2001年开始组建、艰难走过十三年的基层药监机构,将消失在所谓的大市场监管体系里。

基层药监解体到底会给社会、给百姓的生活、给食品药品监管带来何种影响?这也许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笔者不揣简陋,试作分析如下:

一、“全科医生治百病”主导市场监管

用一个未必确切的比喻,药监部门对食品药品的专业监管,相当于专科医生对专科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由于术有专攻,一些疑难杂症只能由专科医生予以解决。大市场监管模式,相当于“全科医师”,什么病都治,但解决的只能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限于专业及条件,一些疑难危重疾病,就不能依靠全科医师来解决了。

大市场监管诞生以后,药监这个“专科”取消了,“专科医生”也会被安排从事全科服务,服务水准就很难保证了。这就如同让神经外科医生,去门诊看感冒、咳嗽,不但荒废了专业,其对一般疾病的诊疗水平也未必比全科医师高。而让“全科医师”去解决专科问题,也是“药难对症”。

药店柜台里一盒普通的药品,药监的“专科医生”可以从标签上的几个不规范的术语乃至标点符号,发现其中隐藏的猫腻,从中揪出通过伪装的假药,而要“全科医师”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勉为其难了。因此,基层药监解体后,市场各类假冒伪劣食品、药品以及保化产品(尤其是药品)只怕要大行其道了。

二、食品药品监管被弱化

尽管从理论上讲,实施大市场监管以后,会继续强化对食品药品的依法监管,但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食品药品监管被弱化将成为必然。其中因素除了“专科医生”队伍被分拆外,还包括机构监管范围被无限放大。

“三合一”体制之下,市场流通的所有商品都归于一个部门实施管理,显然这种管理不可能做到“精细”。在许多的时候,必然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加之基层政府的一些“应急事务”,大市场监管部门将会成为诸多工作的“突击队”、“救火队(消防队)”、“敢死队”等等。在所谓的各类“重大任务”面前,所有的监管工作都可以“暂缓”,当然包括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目前的市场监管模式,尽管也存在弊端,但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专业分工及生产、流通监管之间的制约。未来的大市场,分工没有了,制约也没有了,加之地方保护的抬头,除了食品药品监管被弱化外,其它产品质量监管能不能得到加强,也是值得思考与观察的。

三、对产业发展的负面效应

食品药品以及保化产品、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管,说到底,都是专业性很强的监管,是行政监管与技术监督的密切组合。尤其是药品、医疗器械等的监管,在没有专业背景的情况下,监管工作很难有效展开。产业发展与监管部门的有效工作密不可分,这些工作既包括对企业违法行为依法实施处罚,同时也包括通过实施相关法律规范,推进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

食品药品各类专业法律规范的实施过程,是需要专业素养予以支撑的,这就不难解释,前些年,不少地区的药监部门甚至招聘了相关专业的博士进入公务员队伍,参加监管工作。在“大呼隆”的体制之下,食品药品企业与监管机构之间,涉及专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是不可能畅通的。如果企业与监管部门无法实现“对话”,不但无法取得预期的监管效果,同时也会使企业怀疑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一个能力被质疑的部门,是不可能得到信任的。在信任危机面前,产业发展自然会受到制衡!

  • 来源:蒲公英论坛 作者杏林中人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