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乐普医疗成为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国内医疗器械公司,令潜伏多时的第二股东中船投资的投资回报率高达151倍。同时,乐普医疗背后的风险投资——华平投资的名号则显得更为引人注目。2004年,在乐普取得注册证不久之后,华平即以10倍的PE入股,当时的乐普市值估价为10亿元,而如今乐普医疗的市值早已超过180亿人民币。乐普医疗的这个案例已成为医疗器械投资的经典案例。如今的医疗器械行业早已成为风险投资的宠儿,但医疗器械行业细分领域众多,如何选择真正有潜力的投资标的,是投资成功的关键所在。在选择标的时,进口替代及海外市场是考察企业能否高增长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 进口替代 2014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京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会议。会议提出要大力倡导卫生计生机构使用国产医疗设备,重点推动三级甲等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事实上,今年以来已陆续有政策出台扶持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5月,卫计委启动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工作,第一批优秀国产设备名单酝酿出炉。今年6月,卫计委发文指出,“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随着国家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毫无疑问将极大地加快国产医疗器械进口替代的步伐。 长期以来,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被外资企业所垄断,通用电气、飞利浦和西门子三家公司占据中国超过70%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巨大的进口替代潜力,给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成长的充足空间。迈瑞医疗、乐普医疗等都在与国际巨头的较量中迅速成长起来。目前,在监护仪、超声等方面国内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初级规模,中低端市场国内企业已占优势。另外心脏血管支架(国产占70%份额)和创伤类骨科(国产约占57%)等领域国内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以支架为例,2006 年以前国内所使用的支架几乎都来自于强生、雅培的进口产品。随着乐普、微创等国内研发型企业的崛起,仅用了5 年左右的时间,到2012 年,乐普、微创、吉威三家支架生产企业的市占率达到70%,目前进口产品的市场份额仅为25%。另外,在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电生理等领域,国内企业也已取得初步的突破。 中高端市场国产化进程逐步深入、缩小与进口产品差距,通过高性价比和优质服务实现进口替代。当前,中高端设备、高值耗材、诊断试剂都正在重复或者即将重复支架的路径,而且随着国内企业研发实力的增强,与国际研发的距离越来越近,进口替代的时间会大大缩短。 海外市场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稳步成长。2013年,我国医疗器械类出口额193.35亿美元,增幅9.92%。出口医疗器械金额过亿美元的主要产品有医用导管、药棉、纱布、绷带、化纤制一次性或医用无纺织物服装、X光检查造影剂、助听器、彩超、注射器、体重计、监护仪和CT。尽管我国出口的医疗器械仍以中低端为主,但随着民族企业的崛起,我国正不断在CT、核磁、彩超等方面取得突破。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作为医疗器械类产品的主力出口产品,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如彩色超声波诊断仪2013年出口额4.77亿美元,同比增长11.39%。 从医疗器械行业巨头的销售收入地理分布来看,具有主要集中于北美市场的特点。而前20 位的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在北美市场的收入占比与全球排名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医疗器械行业中,要想真正发展成为巨头,抢夺海外市场特别是北美市场,是一条必由之路。这一点,从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迈瑞医疗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迈瑞医疗能在过去取得高速增长,得益于其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迈瑞在海外市场的进军始于2000年,海外销售额曾连续6 年以每年约100%的速度快速增长。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市场的规模和自身竞争优势,迈瑞首先选择通过欧洲的体系认证,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利用当地代理商快速打开局面。此后迈瑞的一系列战略动作都与开拓海外市场相关。例如2006年在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纽交所上市直接提升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品牌认知度。而2008年收购Datascope的监护仪业务部门后,公司利用Datascope的销售渠道进一步巩固了在发达国家市场的发展。2013年6月,迈瑞医疗以1.05亿美元全资收购美国ZONARE医疗系统集团公司。此次收购,将加强公司在高端超声方面的研发能力,进一步拓展美国市场,并向全球高品质影像产品领导者的目标迈进。当前,迈瑞医疗的产品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且出口占一半以上。多年来公司在海外20多个重点国家均建立了分公司或者办事处,海外员工占总体员工比也超过10%。 当前在以监护仪、超声为代表的大中型设备领域,国内企业的出口已经取得了较大突破,除迈瑞医疗外,理邦、宝莱特和九安的海外市场收入占比都已经超过了50%。可以预见,随着国内企业在研发水平上的进一步提升,加上我国工程师红利的进一步体现,会有越来越多民族医疗器械企业走出国门。毫无疑问,这其中也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