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4051|回复: 1

[新标志物] 中国学者筛选出血吸虫病敏感诊断分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6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近日,第二军医大学热卫系教授潘卫庆团队在血吸虫病诊治技术研究方面获重大突破,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柳叶刀-传染病》(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上。

血吸虫病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热带传染病,但目前一些疫区仍呈现出血吸虫病疫情扩散蔓延或卷土重来趋势,血吸虫病再次成为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潘卫庆团队从全基因组水平筛选出血吸虫病诊断的标识分子,并建立融合分泌蛋白高通量筛选的技术平台,再从基因组范围大规模筛查具有诊断价值的标识分子,从200多个血吸虫分泌蛋白中鉴定出一个具有诊断价值的标识分子(即 SjSP-13),研究显示该诊断分子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团队对 SjSP-13 诊断分子进行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现场验证,表明其诊断敏感性比传统方法提高了6倍。

潘卫庆表示,由于目前血吸虫病流行特点是以低度感染为主,诊断低度感染者需要高敏感度的技术,因此 SjSP-13 诊断分子的发现解决了现有诊断技术敏感性不足这一根本问题。该分子的应用,必将为血吸虫病总体防控策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对我国血吸虫病防控乃至消除将产生积极影响。

《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专门为该成果配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克莱夫·席夫的评论:该研究团队从全基因组范围筛选出敏感的诊断分子,将极大改进血吸虫检测技术,从而为全球血吸虫病流行程度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估。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认为:“这项研究围绕我国当前血吸虫病从控制走向消除这一需求,对血吸虫病筛查正确率和监测敏感性的提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是依靠科学研究解决防治中关键技术问题的一个典范。”

原文检索:

Xindong Xu, Yuanbin Zhang, Dandan Lin, Jinjin Zhang, Jin Xu, Yue-min Liu, Fei Hu, Xiaoxing Qing, Chaoming Xia, Weiqing Pan. Serodiagnosis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infection: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of a protein marker, and assessment of its diagnostic validity in a field study in China.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19 March 2014; doi:10.1016/S1473-3099(14)70067-2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6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科学家经过6年攻关,从血吸虫分泌蛋白中鉴定出一个具有诊断价值的标识分子,并对其进行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现场验证,表明其诊断敏感性比传统方法提高了6倍,解决了现有诊断技术敏感性不足这一根本问题。最新一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柳叶刀·传染病》以论著形式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973”首席科学家、第二军医大学热卫系热带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潘卫庆介绍说,当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控总体策略是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控制传染源重要途径是要能及时准确发现感染者,并对所有感染者加以有效治疗。由于目前血吸虫病流行特点是以低度感染为主,诊断低度感染者需要高敏感度的技术。
       潘卫庆率领团队,建立融合分泌蛋白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从基因组范围大规模筛查具有诊断价值的标识分子,从200多个血吸虫分泌蛋白中鉴定出一个具有诊断价值的标识分子(即SJSP-13),结果显示这个诊断分子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此基础上,团队对SJSP-13诊断分子进行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现场验证,表明其诊断敏感性比传统方法提高了6倍。潘卫庆说,这个分子的应用必将为血吸虫病总体防控策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为我国血吸虫病防控乃至消除将产生积极影响。
       《柳叶刀·传染病》同期专门配发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克莱夫·席夫教授的评论文章说:“这个研究团队从全基因组范围筛选出敏感的诊断分子,将极大改进血吸虫检测技术,从而为全球血吸虫病流行程度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估。”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认为:“这项研究围绕我国当前血吸虫病从控制走向消除这一需求,对血吸虫病筛查正确率和监测敏感性的提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是依靠科学研究解决防治中关键技术问题的一个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