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突破性血液检测,助力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未来!

2025-8-4 09:22|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509| 评论: 0|来源: 小桔灯网 | 作者:净姐

摘要: 可能会彻底改变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治疗方式。

阿尔茨海默病(AD)

长期以来依赖昂贵且侵入性的诊断方法,如脑部成像和脑脊液分析。然而,近期通过血液标志物的突破性进展,尤其是使用NULISA™技术的应用,正为早期诊断提供一个更便捷、经济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彻底改变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治疗方式。

公司网址:www.lewinbio.com

血液标志物,尤其是磷酸化tau(p-tau)变体,已经成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检测的关键。这些标志物如p-tau181、p-tau217和p-tau231,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大脑中阿尔茨海默病的两个病理标志:淀粉样β(amyloid-β)和tau蛋白。虽然Simoa等免疫检测平台在过去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NULISA™这一最新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却以其更高的灵敏度和综合性分析能力脱颖而出。


NULISA™的优势


NULISA™通过采用独特的双重捕捉和释放机制,显著提高了传统近端连接检测的灵敏度,可以同时检测120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这种平台不仅能够提供更全面的生物标志物数据,还具有全自动化和多重检测的特点,是大规模临床应用的理想选择[1]


头对头实验验证


在一项涉及397名参与者的研究中,使用了NULISA™和Simoa免疫检测平台来量化血浆中的p-tau标志物,同时结合了脑部成像技术(如淀粉样PET和tau-PET)作为参考标准。结果表明,NULISA™测量的p-tau217在检测异常的淀粉样β和tau病理方面具有卓越的准确性。与Simoa检测平台相比,NULISA™不仅提供了高度一致的结果,还能有效区分不同阶段的tau病理[2]


  关键发现:

1.高诊断准确性: NULISA™测得的p-tau217在淀粉样PET和tau-PET的检测中分别具有0.918和0.939的曲线下面积(AUC),显示出其与脑部成像数据的强相关性。

 

2.性别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研究还探讨了遗传因素(如APOEϵ4基因)和性别对血浆p-tau标志物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p-tau217与淀粉样PET的关联在女性中较强,而在男性和女性中,p-tau217与tau-PET的关系表现一致。

 

3.未来展望: 通过血液检测识别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物,将显著加速诊断过程,使疾病的监测与治疗更具时效性。而NULISA™技术一次性检测多个生物标志物的优势,将进一步推动临床试验的进展,特别是在参与者筛选的效率上。

探秘微观,引领生命科技前沿!精准偶联,开启分子操作新时代;超敏检测,赋能临床检验新应用!杭州乐为生医科技有限公司,精心打造多款科研利器:

• 寡核苷酸偶联试剂盒,实现蛋白分子超灵敏检测;也可用于蛋白蛋白偶联

• 抗体定点修饰叠氮基团试剂盒,实现抗体修饰的精确把控;

• 氨基修饰微球抗体偶联试剂盒,实现自主、简便DIY微球修饰抗体/蛋白;

• 寡核苷酸纯化试剂盒,助力高纯度、高回收率短片段寡核苷酸纯化。

选择乐为生医产品,解锁科研新可能。

技术支持:18611591243

商务合作:15888863672

公司网址:www.lewinbio.com

欢迎扫描二维码或电话咨询。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 Feng W, Beer J, Hao Q, Ariyapala IS, Sahajan A, Komarov A, Cha K, Moua M, Qiu X, Xu X, Iyengar S, Yoshimura T, Nagaraj R, Wang L, Yu M, Engel K, Zhen L, Xue W, Lee CJ, Park CH, Peng C, Zhang K, Grzybowski A, Hahm J, Schmidt SV, Odainic A, Spitzer J; Bonn Consortium COVIMMUNE; Buddika K, Kuo D, Fang L, Zhang B, Chen S, Latz E, Yin Y, Luo Y, Ma XJ. NULISA: a novel proteomic liquid biopsy platform with attomolar sensitivity and high multiplexing. bioRxiv [Preprint]. 2023 Jun 2:2023.04.09.536130. doi: 10.1101/2023.04.09.536130. Update in: Nat Commun. 2023 Nov 9;14(1):7238. doi: 10.1038/s41467-023-42834-x. PMID: 37090549; PMCID: PMC10120728.


[2] Wang YT, Ashton NJ, Therriault J, Benedet AL, Macedo AC, Pola I, Aumont E, Di Molfetta G, Fernandez-Arias J, Tan K, Rahmouni N, Servaes SJG, Isaacson R, Chan T, Hosseini SA, Tissot C, Mathotaarachchi S, Stevenson J, Lussier FZ, Pascoal TA, Gauthier S, Blennow K, Zetterberg H, Rosa-Neto P. Identify biological Alzheimer's disease using a novel nucleic acid-linked protein immunoassay. Brain Commun. 2025 Jan 7;7(1):fcaf004. doi: 10.1093/braincomms/fcaf004. PMID: 39845736; PMCID: PMC1175338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