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25年7月16日发布的草案中宣布,计划取消对全血及血液成分捐赠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强制检测要求。 这一决定并非草率之举,而是基于长达十余年的科学研究和大规模临床数据验证。 FDA明确表示,当献血者同时接受核酸检测(NAT)和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检测时,HBsAg检测并不能显著提高乙肝病毒(HBV)的检出率,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负担。 这一政策转向不仅反映了血液筛查技术的进步,也揭示了监管机构在保障血液安全与降低运营成本之间的精细权衡。 政策转向背后的科学证据 FDA此次政策调整的核心依据,来源于美国红十字会、德国和荷兰三国长达十余年的大规模血液筛查数据。 这些研究共同揭示了一个关键结论:在已经采用NAT和anti-HBc联合检测的情况下,HBsAg检测的额外价值极为有限。 美国红十字会在2009至2015年间对超过3510万份献血样本进行了跟踪研究。 结果显示,在约1280万份样本中,仅有2例样本被HBsAg单独检出(即NAT和anti-HBc均为阴性),但后续的个体化核酸检测(ID-NAT)证实这两例均为假阳性。 在后续的2240万份样本中,6例样本被HBsAg检出但NAT和anti-HBc阴性,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些样本中的HBV DNA水平极低,甚至可能处于检测极限附近。 综合来看,在超过3510万份样本中,HBsAg检测仅贡献了8例可疑阳性结果,相当于每440万份献血中仅有1例可能漏检。 德国的研究数据同样支持这一结论。 在2008至2015年间,德国对约4500万份献血样本进行筛查,仅发现1例HBsAg阳性但NAT(包括混合样本检测和个体化检测)和anti-HBc均为阴性的案例,其病毒载量极低。 相比之下,NAT单独检测到的HBV感染病例高达29例,远高于HBsAg的贡献。 荷兰的研究则更为彻底,在2011至2018年间对560万份样本的筛查中,未发现任何仅HBsAg阳性而NAT和anti-HBc阴性的案例,而NAT单独检测到的感染病例为5例。 这些数据共同表明,NAT和anti-HBc的联合检测已经能够覆盖绝大多数HBV感染病例,包括急性感染(NAT敏感)和慢性/隐匿性感染(anti-HBc敏感)。 HBsAg检测的加入虽然理论上可以提供三重保险,但实际效果却微乎其微,甚至可能因假阳性结果增加不必要的血液废弃和检测成本。 成本节约与安全争议 美国血液中心(America's Blood Centers)作为行业代表,对FDA的提案表示强烈支持。 其CEO凯特·弗莱在声明中指出,取消HBsAg检测将显著减轻血站的监管负担,同时每年为行业节省1500万至2250万美元的检测成本。 这一数字并非凭空估算,而是基于全美血站每年处理超过1亿份献血样本的规模计算得出——每份样本节省约0.15至0.22美元的检测费用,累积效应十分可观。 然而,行业内部的乐观情绪并非没有阴影。 部分专家和血站管理者私下表达了对极低病毒载量感染漏检的担忧。 尽管FDA引用的研究显示此类案例临床意义不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任何潜在的漏检风险都可能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例如,美国红十字会发现的那6例可疑阳性样本,虽然最终被判定为病毒载量极低,但如果其中存在一例真正的感染病例,其后果可能引发公众对血液安全的质疑。 FDA显然意识到了这一争议,并在草案中明确表示,最终指南的落地将取决于行业反馈和进一步的数据验证。 血站若选择取消HBsAg检测,需修订其《血液信息通报》并向FDA报告变更,但无需经过繁琐的审批流程,仅需在年度报告中注明实施日期即可。 这种灵活实施的策略既体现了监管的开放性,也为可能的调整预留了空间。 源血浆为何成为例外? 在FDA的提案中,源血浆捐赠被明确排除在HBsAg检测取消的范围之外。 这一决定看似矛盾,实则基于两方面的重要考量。 首先,源血浆的用途决定了其更高的安全要求。 与全血和血液成分不同,源血浆主要用于生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衍生产品,这些产品在临床上的应用场景(如免疫缺陷患者的治疗)对病毒安全性极为敏感。 尽管制造过程包含多重病毒灭活步骤,但监管机构仍坚持原料安全优先的原则,要求在源头进行更严格的筛查。 其次,anti-HBc在源血浆检测中的豁免政策是关键因素。 美国FDA允许使用anti-HBc阳性血浆生产衍生产品,因为这类血浆中的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可以中和病毒活性。 然而,这一豁免也导至无法依赖anti-HBc检测慢性HBV感染——如果献血者处于慢性感染但抗体尚未产生的窗口期,anti-HBc检测可能漏检。 因此,HBsAg检测成为源血浆筛查中不可或缺的补充手段。 德国和荷兰的研究数据也间接支持了这一例外。 尽管两国在常规血液筛查中已验证NAT和anti-HBc的联合有效性,但源血浆的监管标准通常更为严格。 FDA在草案中明确表示,未来可能会根据源血浆制造工艺的改进(如更高效的病毒灭活技术)重新评估这一政策,但目前仍需维持现状。 政策落地与全球启示 FDA的提案目前仍处于评议阶段,血站、行业协会和公众可在规定期限内提交反馈意见。 最终指南的落地可能还需数月时间,但行业已开始为可能的变革做准备。 对于已采用NAT和anti-HBc联合检测的血站而言,取消HBsAg检测的技术门槛较低,主要挑战在于修订内部流程和文件(如《血液信息通报》)。 而对于仍依赖传统三重检测的血站,可能需要评估设备升级或检测项目调整的成本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FDA特别强调,即使取消HBsAg检测,血站仍需严格遵守其他监管要求,包括阳性样本的处理、献血者延期和再评估等,以确保血液安全链条的完整性。 从全球视角看,FDA的这一政策转向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效应。 欧洲和亚洲部分国家已在探索类似路径,例如减少对低风险献血者的检测频次或优化筛查算法。 然而,各国需根据自身流行病学数据(如HBV感染率)和检测技术水平制定差异化策略。 例如,在HBV高流行地区(如东南亚部分国家),维持三重检测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 最后的话 FDA此次提案标志着血液筛查领域的一次重要转折。 它既体现了科学数据对监管决策的主导作用,也反映了行业与监管机构在成本与安全之间的动态平衡。 未来,随着更多国家跟进类似政策,全球血液供应的安全性和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前提是监管机构始终保持对新兴风险的警惕,并在必要时及时调整策略。 关注我,降低产品注册认知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