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专栏文章 IVD工具人 查看内容

中小IVD出海,犹如玻璃瓶里的苍蝇

2025-3-7 11:33|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631| 评论: 0|来源: IVD工具人

摘要: 看得见光明,却找不到出口


看得见光明,却找不到出口
上周末,我和一定居欧洲的前同事通了近一小时的电话。话题从“如何把国内胶体金产品卖到欧洲”延展到“中国IVD企业出海的困局”,结论扎心:中小IVD出海,如玻璃瓶里的苍蝇,看得见光明,却找不到出口。

欧洲市场:红海里的“肉搏战”
当国内IVD企业在卷价格、卷集采时,欧洲市场也已经进化成另一片“红海”。
这里既有雅培、罗氏等国际巨头盘踞,也有在各国深耕多年的本土品牌,成熟度远超国内。
中国产品要突进欧洲市场,只剩一条路:抢别人的蛋糕。
但怎么抢?价格战吗?
拍脑子能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降价!这也是国内企业竞争的惯用伎俩,是最不费脑子的选择,但实际是却是一剂毒药。
新冠期间,国内厂商“自捅刀子”的教训历历在目——某胶体金企业以白菜价抢下欧洲订单,转眼被另一家更低报价截胡,最终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工厂却累死累活。
低价冲市场就像吸毒,”
越用越上瘾,最后谁都活不了。

出海的“两难困局”

想在欧洲站稳脚跟,绕不开两大难题:
① To B 本地化成本高昂
国内派团队?一个海外驻地人员年薪加差旅,动辄百万,还没算上文化隔阂带来的效率降低。找当地经销商?要么挖友商墙角,要么说服卖惯国际大牌的渠道商“倒戈”。但是还要搭建工程师团队,负责售后的工作。当装机量还没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是纯砸钱,小企业根本扛不起。
② To C 同样雷声大雨点小
零散的C端消费,开发每一个客户都需要投入,关键是C端用户不会形成规律性复购,不断地重新开发新客户,成本太高。
药店随机采购、用户零复购的特性,注定IVD出海必须是To B的硬仗。但医院和实验室的采购体系早已固化,想撕开缺口?难如登天。
聊到最后,我们觉得,对于中小IVD出海,有两种可能,但是每一条都很难。
① 创新的临床应用
找到新的临床靶标,开辟新的临床应用,可以指导临床得到更好的治疗方案。可实际上,国内的IVD一直处于跟随创新的阶段, 想着“me too”期望着“me better”,中小IVD做出完全创新的适合欧洲的临床应用,机会渺茫!
② 重构供应链
“有没有可能绕过传统经销商?”同事提到某企业尝试在波兰自建仓储+网商+本地服务团队,结果发现物流成本不降反升。想颠覆渠道?先问问欧盟的合规成本答不答应。

聊了半天,发现中国IVD企业出海的困境,像极了一直瓶里的苍蝇:看得见光明的未来,却不知道出口在哪儿。

或许真正的出路,不在欧洲,而应该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先去亚非拉,再去欧美。那么你又认为中国IVD企业出海的突破口在哪里?欢迎留言区探讨。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