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中纪委官网发布文章《时代专论丨科学把握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和任务》,其中再次点名医药腐败。今年1月召开的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已明确指出,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会议提出,着重抓好金融、国企、能源、消防、烟草、医药、高校、体育、开发区、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等领域系统整治。中纪委最新文章指出,以医药领域为例,需要深化推动医药体制改革,重构整体医药管理体系,并且通过改革有效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从根源上消除医药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此外还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不断升级。金融、工程建设、干部人事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仍是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区。违规插手招投标、明招暗定、围标串标等顽疾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现象较为普遍。从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目标来看,仍然要以改革为抓手,建立健全各领域的制度体系,从而减少腐败机会、堵住制度漏洞,真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深化受贿行贿一起查 聚焦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
1月7日,央视总台播出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第三集《揭开腐败隐身衣》,曝光了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人民医院原院长王茂生收受2亿余元回扣的案例,也再度将医疗腐败拽进公众视野。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少超350名医药卫生系统干部被查,其中不乏院士、厅官、三甲医院书记院长、药企董事长。被查人员中,在地方医疗系统担任要职的官员占1/3以上,其中超30人为厅级干部,超180名医院书记、院长被查,有人卸任近10年仍被查。2025年,对于重点问题、重点对象的监管依然将保持高压力度。同时,医疗反腐在对行贿人层面的查处将进一步深入。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明确,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着重抓、着力查,深化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清除系统性腐败风险隐患。增强以案促改促治实效,推动完善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有效办法。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深化拓展金融、国企、能源、烟草、医药、体育、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反腐。着力破解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发现、取证、定性难题,严肃查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问题,坚决查处那些老是拉干部下水、危害一方的行贿人,加大跨境腐败治理力度。完善对重点行贿人联合惩戒机制。中纪委官网2月6日发布的《笔谈丨持续发力惩治“蝇贪蚁腐”》一文指出,紧盯乡村振兴、教育、医疗、住房、营商环境等方面突出问题精准出击,深入整治民生领域的“微腐败”。要发挥以案促改治本功效,加强典型个案深度剖析、多发类案专题分析,精准发现案件背后深层问题和风险隐患,推动案发单位精准发力、靶向施治。要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依托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智慧监督大数据平台,加强数据分析研判,汇聚财政、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数据资源,以信息化手段为监督赋能。此外,对于医药企业的商业贿赂风险,国家层面已发布文件进行引导。1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其中形成了覆盖医药购销领域全业务、全流程、全链路的九个场景商业贿赂风险点。针对每个具体场景,列出正面、负面两张参考“清单”。学术拜访交流、业务接待、咨询服务、外包服务、折扣、折让及佣金,捐赠、赞助、资助,医疗设备无偿投放、临床研究、零售终端销售等典型场景均在列。2025年,医疗反腐将继续深挖,高压之下,全行业也将进一步走向规范。 |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