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和我讨论,现在高通量测序这么便宜。为啥还需要做捕获测序呢,如液相芯片测序,PCR扩增子测序。是的,目前单个样本测序是很便宜,如华大平台的1G测序成本10-15元;illumina的测序成本在25-30元左右。如果测一个水稻基因组(400M),按照10X覆盖来算,也就只需要测序4-5G,测序成本也就100多(这里只谈论测序成本,不讨论其他的)。但是,我们需要思考一些使用的具体情况。 对于低频或超低频的突变检测,我们需要的位点测序深度会更高。如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CAGC)建议血浆cfDNA标本的NGS有效测序深度应达到1000×以上,并应在80%以上的目标区域达到这个深度。如果采用全基因建库测序,让位点覆盖度达到1000X,那测序成本也会很高。如下图所示,按照需要达到的灵敏度,测序深度应该不能低于1500X。因此,对于高深度测序需求的,靶向测序才是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另外一方面,就是背景干扰严重的。如病原检测,大部分背景都是人源基因组,如果采用全基因组建库测序,大部分都是人的,而真的是我们需要的病原的数据,很少。而靶向富集病原,则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测序数据量,减少成本。
最重要的是,大规模群体筛查,1个样本全基因组测序花费100,如果是100个,1000个,甚至1万个呢。无疑靶向测序是减少成本的最佳方案。因此也就出现了MNP等方法。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生信分析时间和数据储存的费用。这些花费也是巨大的,因此,靶向测序的发展,在短期内还是十分重要的,是必须要发展的技术。无法通过压缩测序价格,来替代靶向测序。而现在,真的实际情况是,很多人就连靶向测序都嫌贵。测序方向的产品研发和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