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杂侃天下 查看内容

MRD的路在哪?审评机构的“小作文”来了

2024-12-5 15:19|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529| 评论: 0|来源: 有趣的胖子万里挑一

摘要: 它只管提要求,办法还得自己想......





它只管提要求,办法还得自己想......‍‍‍‍‍‍‍‍‍‍‍‍‍‍‍‍‍‍‍‍‍‍‍‍‍‍‍‍

——前言







在分析Natera Q3财报的时候,我们提了一句话

一个不能干预治疗选择的MRD,天花板是不高的

有趣的胖子本尊,公众号:有趣的胖子万里挑一当肿瘤NGS公司不差钱,他们会做什么?

那么,当前在监管机构的认知里认可哪些干预的场景?

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恰逢年末,它来了,带着自己的“小作文”向我们走来了。

FDA的这个“指引”比较系统的阐述了监管机构当前对于MRD和治疗决策之间的认知、理解、思考。

阅读前提示:

  • 这并不是“MRD拿证指南”,有点类似于CMDE的小作文——“必要不充分条件”,这些当然要做,但拿证可能需要做的更多。

  • FDA的出发点是“为行业画饼”——MRD的希望是大大的,但至于“你”有没有希望,不是FDA考虑的事情。

  • 这篇的出发点是“药物开发”,因此可以视作FDA是以“伴随诊断”的标准在看待MRD——这从某种程度上是好事,当然不好的一面就是其标准会被拔高。

带着这样的认知,再来看这篇指引,就会清晰很多:

  • FDA建议如何应用MRD?

  • FDA如何看待不同的MRD路线?

  • FDA希望如何做分析性能验证?

PS:这篇所有引用材料均来自公开信息,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果我俩理解不一样,那么你是对的。“指引”全文扫描二维码自行下载

01‍‍

“治疗升降级”

在FDA看来,MRD可作为药物临床试验入组时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富集/识别“早期治疗(包括手术、放疗、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等)后的高风险患者”。

而富集的目的是进行治疗干预,FDA支持的探索是:

  • MRD阳性患者的治疗升级

意思是再SOC的基础上增加某种疗法。

比如像CALGB/SWOG 80702那样增加Celecoxib

  • MRD阴性患者的治疗降级

治疗降级可以是一个毒性更小的新方案,也可以是对现有SOC的“疗程/剂量”进行缩减(包括取消治疗)。

比如像下图中的VEGA就是一个典型的降级研究

场景的饼画完了,下面是要求:

治疗升级而言,FDA认为高特异性和PPV是关键性能。

治疗降级而言,FDA认为高敏感性和NPV是关键性能。

——都是宁漏勿错,突出一个底线思维:不要带来额外伤害。

而不管是升级还是降级,临床试验的门槛都不低。

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应该是DFS(辅助治疗)、EFS(新辅助治疗)或者OS。

注意上面的“或者”,就算不把OS列为主要终点,也需要证明OS没有受到负面影响。

想要在临床试验早期就出个中期分析提振下士气?

FDA表示“哒咩”:

不建议进行早期的中期分析,中期分析需要在大多数患者已经完成治疗后再进行。

这两重要求下,带来的就是临床试验的时间会被拉长。

大队列+3-5年的长时间研究,怕是省不了了。

燃烧的,都是经费。

02

“临床试验的终点”

比较基础的操作是用于“药物抗肿瘤活性”的评估,包括确定最佳剂量等。

更大的潜在价值在于作为临床试验的早期终点。

在FDA看来,MRD的潜力在于:

对于(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ctDNA变化或者清零(MRD阳转阴)可能优于传统的基于影像学的评估策略(比如ORR)。

但要求依然是不低的:

  • 要能证明ctDNA可以预测长期获益(DFS/EFS/OS)

  • 临床试验要开的“精细”——不同肿瘤类型、疾病分期、治疗策略(化疗/免疫/靶向)都要分别验证。

  • 临床试验的人数要足够多、随访的时间要足够长

对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说,难度不小。

当然,有些问题证明第一次很难,往后则容易不少。

谁先吃个螃蟹?

03

“路线选择”

Tumor-inform一定好于Tumor-agnostic吗?

至少在FDA看来,未必。

在FDA的认知里,Tumor-inform和Tumor-agnostic各有各的好

  • Tumor-inform:

优点:因为是基于肿瘤组织测序来构建的MRD panel,所以相对来说特异性可能会更高(结合前面的场景,这也就意味可能更贴合FDA对于“治疗升级”的性能要求)。

局限性:TAT时间会长,无法检测到“新发突变”,能通过组织测序筛选出的靶点数也影响了其后续性能。

基于这个局限性,FDA认为:

Tumor-inform路线的MRD在不同特征的肿瘤中会有显著的性能差异,比如在高TMB(肿瘤突变负荷)且突变特征明确的肿瘤中会更可靠。

  • Tumor-agnostic:

优点:TAT时间短。

局限性:“漏检”的风险比tumor-inform要大,毕竟肿瘤突变有着非常明显的长尾效应,具体到个体上的差异更显著。

不过对于这个局限性,FDA也给出了“一个思路”

——上WGS,突出一个“应有尽有”,还有多组学的加持。

当然这就显得labcorp有点像个憨批……

独树一帜的tumor-inform WGS MRD路线,在FDA的视角下多少有点脱了裤子放屁?

04

“分析性能验证”

tumor-inform+定制化panel该如何做分析性能验证?

FDA这一次给出了相对容易的解法。

“取合集来验证即可”

——虽然怎么证明“这是一个能代表人群特征的合集”依然是个难题,但总比之前不知道怎么验证要好。

FDA同时提到了参考品的事情

——如何有一套参考品可以横向比较不同策略的MRD产品?

05

“出发吧,勇士”

对于在肿瘤NGS里艰难前行的各位,MRD绝对是一片沙漠绿洲。

尤其是Natera把检测量带到每个月10万+以后

虽然这个指引不能作为“指南”,但基本代表了当前监管机构对于MRD的“接纳边界”。

饼,是画的很大的。

不管是“临床试验终点”对于药企合作业务的促进,还是“治疗升降级决策”对于临床应用的刺激,单拎出来任何一个都是能让行业再创辉煌的存在。

挑战也是存在的。

如何去证明上面的“机会”不是一个伪命题?

FDA给出了指引算是为大家标出了绿洲的坐标。

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

谁,能成为头号玩家?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