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注册标准 查看内容

《脓毒症性凝血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概览与盛域医疗凝血解决方案

2024-12-2 14:49|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93| 评论: 0|来源: 盛域医疗

摘要: 旨在为中国临床医生提供关于脓毒症性凝血病(SIC)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脓毒症性凝血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由多位中国专家联合编写,旨在为中国临床医生提供关于脓毒症性凝血病(SIC)的诊断和治疗指导。该共识涵盖了SIC的定义、发病机制、分型、实验室评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共包含14条推荐意见。以下是简要内容:

定        义


    脓毒症性凝血病(Sepsis-Induced Coagulopathy, SIC):SIC是脓毒症导至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凝血紊乱,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SIC可以发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显著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发 病 机 制


    SIC是由脓毒症引起的内皮损伤和凝血紊乱,导至免疫血栓和血栓炎症的序贯过程,最终可能导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免疫血栓是感染早期在微血管内形成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血栓,由白细胞和血小板共同参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表面表达各种受体,如Toll样受体、Fcγ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黏附受体和细胞因子受体,以发现病原体的入侵。中性粒细胞死亡后释放出DNA和组蛋白组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NETs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共同组成免疫血栓,对病原体进行拦截、分隔、捕捉和灭杀。

    当系统性免疫反应持续进行时,广泛形成的免疫微血栓会导至血栓炎症失控,加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形成毛细血管渗漏和消耗性凝血病,乃至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分        型


  高凝血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水平升高,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 TAT)水平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正常或轻度缩短,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水平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或轻度减少,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


低凝血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凝血酶过度活化,血小板计数减少,PT和AP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水平升高,但PAI-1升高的幅度更大,血浆t-PA/PAI-1比值降低,D-二聚体和FDP水平明显升高,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Antiplasmin Complex, PIC)水平升高不明显。


实验室评估


常规凝血项目:血小板计数、PT、APTT、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FDP、血栓调节蛋白、t-PAIC、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等。

血栓弹力图(TEG):R时间、K时间、α角、血块最大振幅(Maximum Amplitude, MA)、凝血指数(Coagulation Index, CI)。

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 ACT)、凝血速率(Clotting Rate, CR)、血小板功能(Platelet Function, PF)。


诊        断


推荐意见 4:推荐使用中国SIC评分系统诊断SIC,使用ISTH-DIC评分诊断脓毒症性DIC(推荐强度Ⅱ,证据等级B)


SIC评分系统:纳入了PT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等指标。

DIC诊断:强调在DIC代偿期需每日评估DIC是否进展到失代偿期,并推荐采用DIC诊断积分系统诊断显性DIC。



血栓弹力图相关内容


推荐意见 8:SIC患者抗凝药物宜首选肝素类药物(推荐强度Ⅱ,证据等级C)

监测方法:APTT是最常用于监测普通肝素抗凝效果的指标,通常以APTT延长至基线值的1.5倍为宜。但由于SIC患者本身可能存在APTT延长,再用APTT指导普通肝素抗凝会增加出血风险,故可使用血栓弹力图肝素酶对比试验来指导普通肝素抗凝。

TEG肝素酶对比试验:需同时进行TEG普通试验及肝素酶试验。普通试验反映患者疾病和肝素共同作用的凝血障碍;肝素酶试验破坏了血液中的肝素,仅体现患者疾病相关的凝血障碍。通过两个试验R时间的对比可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并指导肝素剂量的调整,以R普通检测(RCK)/R肝素酶检测(RCKH)的比值在1.5~2.0为宜。

低分子肝素:半衰期长、不易监测,建议在轻中度凝血功能障碍时使用。起始剂量50 U/kg,每12小时一次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应用抗Xa活性监测剂量,控制目标范围为0.3~0.5 U/mL。肾功能不全者尤其应注意监测。


推荐意见 9:高出血风险SIC患者需抗凝时可选择甲磺酸萘莫司他(推荐强度Ⅱ,证据等级C)

甲磺酸萘莫司他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活化的凝血因子Ⅱa、Ⅹa、Ⅺa和组织因子TF-Ⅶ复合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纤溶酶、抗炎和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通常通过检测APTT或TEG-R时间调整甲磺酸奈莫司他的抗凝剂量。


推荐意见 10:对合并高心血管血栓风险的SIC患者,可根据血小板计数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措施(推荐强度Ⅰ,证据等级A)

血小板计数≤20×10^9/L时,需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或仅维持一个抗血小板药物;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可考虑使用单一或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推荐意见 12:高出血风险或已经发生出血的SIC患者应进行目标导向的替代治疗(推荐强度Ⅱ,证据等级C)

补充凝血因子:PT或APTT延长>1.5倍;或TEG-R>15分钟;或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ACT>240秒。

替代措施:新鲜冰冻血浆(10~15 mL/kg)或4种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10~15 U/kg)。


补充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1.0 g/L;或TEG功能纤维蛋白原检测指标FFMA<10 mm;或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CR<10。

替代措施:冷沉淀(10 mL/kg)或人纤维蛋白原(30~50 mg/kg)


补充血小板:

非出血的SIC患者血小板计数<20×10^9/L;

发生活动性出血且血小板计数<50×10^9/L;

正在进行ECMO治疗且血小板计数<80×10^9/L;TEG-MA<43 mm且纤维蛋白原>1 g/L;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PF<1。

替代措施:机采血小板 1~2 个治疗量


盛域医疗凝血解决方案

    在脓毒症性凝血病(SIC)的诊疗过程中,精准的凝血功能评估和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浙江盛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血栓弹力图(TCA系列)和PCM-6000全自动微流控凝血(血小板聚集)分析仪,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助力SIC的诊断和治疗。


血栓弹力图(TCA系列)

自动化与高通量:TCA7000系列血栓弹力图仪具备自动化上下杯和全自动检测功能,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检测效率。

多型号与全项目:提供多种型号(TCA6000、TCA6500、TCA7000),满足不同科室和应用场景的需求。检测项目全面,涵盖凝血全貌评估、成分输血指导、纤溶亢进区分、药物疗效评估等。

智能与轻便:TCA6500体积小巧,适合床旁检测或二级以下医院使用。TCA7000和TCA6000则具备更高的检测通量,适合大型医院和实验室。

经典方法学:采用经典的悬垂丝检测方法,溯源进口同类产品,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自动混匀:血样带有自动混匀功能,避免待机样本沉降,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急诊通道:可设置急诊位,满足急诊需求。


PCM-6000全自动微流控凝血(血小板聚集)分析仪

小巧轻盈:体积仅0.11立方米,不占空间,灵活放置。

全血上机:只需加入全血样本,无需预处理,离心标准化,结果更精准。

多种检测项目:具备18项凝血相关检测项目,未来还将增加更多项目。

自主研发:采用自主研发的微流控技术,检测更快速、更准确。

多种方法学:兼具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光比浊法和免疫比浊法四种“金标准”方法学,全面覆盖凝血功能评估。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