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读了两篇文章,还历历在目: 一篇说的是陕西骨科经销商转战IVD代理,道出了世态炎凉!,产品没选好,亏大了。 另一篇是轻信厂家!IVD经销商1200万打水漂,同样对产品的痛点和潜在的风险预估不足,结果“越做越气愤...” 过去的医疗市场太过野蛮生长,赚钱太容易了。 未来的节奏,可能完全跟过去不太一样。 需要更慢的思考和决策,更加聚焦和收缩能量。 同时储备粮食,准备过冬。 尤其是,选品阶段,门道不少,更理智的决策,不是那么简单。 一、产品选择,不要急:“慢而稳者活得最长”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就拿前两天看到的一条招标信息: 采购人是: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2022年复旦医院排行榜综合医院东北第九名,基本是当地准第一梯队的医院。 平时我偶尔也会看同行的一些招标分享,有深入分析和洞察的,也有吃瓜的,但是总体感觉,关注“检验诊断”的多,关注“检查诊断”(包括但不限于检验、器械等)的少。 以无创肝纤维化为例,一旦涉及无创肝纤维化检测的到竞品分析,恐怕一个主要对手就是肝脏剪切波量化超声诊断仪。 某家厂商的宣传台词:
这个定价,超声的高利润,配置一个月薪不算高的超声人员,你说院长在考虑引进无创肝纤维检测时,是考虑引进你的检测指标,还是超声? 这是个开放问题,不同的区域,不同医院定位,各种可能性都有,各方各显神通。 只要有好的,足够有价值的检测解决方案,以中国如此大和复杂的市场环境,无论是检测还是超声检查,都可能各自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甚至,很多医院可能会同时引进,互相印证,找准各自优劣势,功能做好互补。 因为,超声看肝纤维化并不是没有缺点的。 例如,肝纤维化类型就十来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病程分期,尤其是早期,超声都能看得好? 这还要考虑到超声人员的技术经验都足够吗,看常见类型没问题,少见的或者更早期的呢? 另一方面,对检测赛道来说,有机会也不意味着就能兑现为业务量。 在技术路径实现、成本控制、定价和竞争策略上或许都需要经得起考验,最终还要面对医疗政策环境的变数,和执行落地的各地影响。 所以慢慢来,不要太感性决策,从这个例子或许可见一斑。 有意思的是,在很多生物学研究上,慢而稳的分子节律往往也预示着“活得更长”。 二、未来,可能都要反着来 如何“反着来”?分享几个思路给大家: 例如,一直困扰的要不要做大,怎么做大,什么时候才能做大的问题,接下来,或许要调整的策略可能反而是往小了做,怎么更加谨慎的调研和决策再做。 原来是大而全的火力全开,往后则是小而精的策略,更加聚焦特定细分市场或地区,在原有的客户群里再细分、深耕,同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原来是拍脑袋引进项目,往后则是加强市场调研(定性、定量引入更多人、更多元视角),深入了解(甚至更加批判性评估)产品和客户需求。 现有的医保控费导向,相比过往注重深耕住院部,未来是否在门诊有更多机会? 慢决策,快执行。 再总结一下,现在的个体普遍活得很疲惫,很没有安全感。 这一波更新迭代下,未来医检行业的成功个体,应是更加通透了,精心选择或打磨产品与服务,深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然后延伸自己,保留自己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