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渐深,倦怠慵懒之意遂涨,深觉“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于是乎,工作兴致骤减,躺平之意愈浓。 然,滚滚热浪之下,能带来阵阵寒意的,除了空调的冷气之外,还有不绝于耳的裁员风闻。 IVD行业里近期传播最广的裁员消息,当属之前文章提及的某司,至少将大部分的试剂研发岗位裁撤,令人唏嘘。即便以笔者小小的业务之所及,与其中的多位试剂研发同仁亦有交集,相信以他们的风华正茂、年富力强,在全国IVD巨头都争相设立研发中心的深圳,另觅高就不是难事儿。倒是该司因粗暴解约而致的口碑塌陷,不得不让人思考其究竟是否算得上优质合作伙伴?毕竟谦逊恭敬的乙方,也有选择甲方、规避风险的权利。 相较之下,不得不说,外企的裁员赔偿,标准明确,规范而让人省心。前不久一位老友告知笔者,其供职的某知名外企,因裁撤国内业务而赋闲在家一月有余,所幸赔偿金到位而不失丰厚,倒也没有无措和惊慌,反而气定神闲地一边享受难得的慢节奏生活,一边更新简历找寻新的工作机会。 恰恰是从老友口中得知,在缩减人头的大背景下,不少IVD原料企业却给出招聘岗位,大有逆势上扬之势。其最近获得的面试机会,均是IVD原料知名外企。无独有偶,笔者认识的另一位试剂研发老兄,于近期入职一家本土原料企业。所以笔者再次强调,广大的试剂研发同仁的就业面相对较宽,在面对裁员时毋需惊慌,IVD的上下游都有施展才华之地。特别是原料企业,对于有充足试剂开发经验、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 当然,裁员的IVD原料企业必然也是少不了的。跟笔者多少沾点边的,比如,去年曾经电面的一家本土原料企业,之所以印象较深,一方面在于当时曾有猎头,以有人降薪加入为例,来标榜该企业之魅力如炬,似引人飞蛾扑火一般;另一方面其高层言之凿凿、铿锵自信,到头来心心念念的问题唯有一个: 最快多久替换掉竞品原料?须知,面试者也有选择老板的权利。如今,据传该企业的原料销售团队已悉数离职。 说到这儿,可以聊聊原料企业适宜的营销团队的人员规模。以笔者观之,年度营收在一亿元以上的IVD原料企业的国内营销团队(包括销售、商务、市场等),人数大多在10人以内。Roche、Meridian、Hytest、JSR、BBI以及排名靠前的本土企业,莫不如是。其对团队规模的有效控制,自然保障了团队的稳定。笔者认为,原料业务,时也,势也,抑或术也,而非人数多寡也。当营销团队人数过多,或者人均产出过低,团队的裁员风险就与日俱增了,老板们的压力都很大,确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职与求职的同仁诸君不可不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