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7月开始的医疗反腐风暴当中,肿瘤NGS行业,遭受到了重大的打击,这也让合规报证,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谁家产品上临床了,谁家产品递交注册材料,谁家产品又不予注册,这些话题,都时常挑动着大家敏感的神经。 为什么要注册? 我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有证产品才能合规,而合规了才能卖。” 但事情似乎并不是这样。 没有注册证,也卖的很好 在2023年,虽然肿瘤NGS企业,像燃石、泛生子等等,业绩确实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是金域和艾迪康这样的ICL企业可没有。 根据金域在今年四月份公布的年报,其感染tNGS检测增长398.97%;自身免疫性脑炎检测增长36.53%;单基因携带者筛查增长525.35%;阿尔茨海默病检测增长106.65%;肿瘤特色肿标检测增长92.71%;肿瘤多基因检测增长29.17%。 而在这些检测当中,大部分是没有注册证的,属于特检项目。 没有注册证,依旧卖的很好。 而且,同在ICL赛道上的艾迪康也是如此,它提供4000多种检验服务,其中就包括1700多种普检项目和2300多种特检项目。 而在2023年,艾迪康特检业务实现同比43%的突破性增长,特检全年收入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感染项目同比增长66%,肿瘤项目同比增长35%,妇幼项目同比增长32%,血液项目同比增长33%。 而有了注册证,产品就能大卖了嘛? 事情似乎也并不是这样,比如燃石在2018年的时候获得了“NGS第一证”,人类9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 但这个产品似乎对燃石的业绩没有任何帮助,在面对医疗反腐导至业绩大幅下滑的时候,也并没有帮助燃石,支撑住业绩。 有注册证,依旧卖的不好。 临床意义是问题关键 那么,为什么这次肿瘤基因检测受到这么大的打击呢?归根结底,还是临床意义不够,但却大规模推广。 对于IVD产品来说,它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呢?就是能够帮助医生作出治疗选择。 有的朋友就会说,哎呀,我只是做一个诊断产品,把标志物检出来就好了,至于怎么做治疗选择,那是医生的事情,和我没什么关系。 这句话是正确的,IVD产品一般都是辅助诊断,不能做为强制性要求让医生作出治疗选择。 但这句话也是不对的,因为如果产品结果的临床意义不明确,都需要医生来进行判断的话,那也就意味着,对医生的要求会更高,那么,懂得使用这些产品的医生数量会减少很多,那么,产品的市场规模也就会大大降低。 临床意义越明确,对医生的要求就越低——因为可以直接遵照固定路线执行——能够覆盖的患者就越广泛。 这也是特检/LDT和普检/IVD的区别。 比如同为基因检测序列的NIPT,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注册证,但后来完成了规范化和IVD化,究其原因,就是临床意义明确。 首先,对于NIPT判定为阴阳性的结果,有明确的后续诊疗步骤,这也就意味它能处于这个诊疗循环当中,而不是游离在外。 其次,NIPT本身在安全性上面高于羊水穿刺,降低了大规模筛查普及的成本。 这两点合在一起,才使得NIPT产品有规范化和大规模普及使用的价值。 而现在很多的肿瘤NGS检测项目,并不能很好的纳入到现有诊疗循环当中去,需要依靠医生的经验来去做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推广明显是不合适的,医疗反腐实际上只是加速了这个失败的过程,就算没有这次反腐,肿瘤NGS公司高昂的三项费用,也意味着这个玩法持续不下去。 毕竟,如果临床意义不是很明显,医生开了单子做这个检测之后,既不知道,也不需要看这个化验单来做出治疗选择的话,他这样做图什么呢? 大家都是聪明人。 什么情况下应该去注册 那么,什么样的产品才是需要去注册呢? 我觉得,至少要符合以下两种情况,临床意义明确以及有足够的检测量。 临床意义明确这个很好理解,我在前文已经解释过了,那么,有足够的检测量什么意思? 比如,有一个用于儿童的测试,叫做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缺陷测试,这个测试可能大家都没怎么听说过,它是一种线粒体疾病,在出生后很快就会出现,乳酸积累导至恶心、呕吐、严重的呼吸问题和心律不齐,通常与神经系统问题和发育迟缓有关。 这种测试一年也就能做个100来次,虽然它的临床意义非常明确,但预期用途的范围就只有那么大。 这种产品就不合适去做注册。 那有朋友肯定会想,能不能超范围使用呢?这样检测量不就上去了嘛? 我不太建议那么做,上一个闹出这么大动静的,是诺辉。 诺辉的宫卫清,从审批的适用人群范围来说,必须是高风险人群才能做的,但普通人群,明显没有能力判断自己是否属于高风险人群。 这一点却时常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之前我看到过一份研报,该研究机构认为,和需要医生开单的Cologuard相比,常卫清不需要医生开单,可以由患者自行选购是其一项巨大的优势,会帮助其快速上量。 当然,诺辉的财报也是非常漂亮,虽然质疑其数据造假的声音不断,但一直高歌猛进,直到今年陷入财报漩涡之中,从三月份停牌至今。 毕竟,超范围使用这种事,是在法规当中明令禁止的行为,而且有相应配套的罚则,愿意顶着这么大Debuff一起玩的人,会有,但不会多。 如果我们希望挖出一块大金子的话,最好不要这么做。 向NMPA提交注册申请,是一种合规路径,但合规并不是只有这样一条路径。 特别是对于创新产品来说,因为它们往往没有前例可以参考,都需要自己的摸索,那在这种情况下,认真的考虑合规成本,选择对自己最优的路径,是很必要的。 因为创新虽然很重要,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只要是创新产品,市场就会广泛接受。 死掉的创新产品和创新企业,很多。 更何况,医疗行业是个非常保守的行业,如果产品本身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很快就会被抛弃。 我们应该选择小步快跑这样的策略,一步一步去验证产品的价值,直到它站在最合适的位置上。 选择一个成本和收益的平衡点。 如果只是为了注册而去注册,就算能拿到证,收回成本的可能性,不高;而且还有很大的可能做到一半就走不下去了,因为会发现,注册临床的投入,远超预期。 这也许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故事,但我想,没有人会希望成为其中的主角。 关注我,降低产品上市认知门槛。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