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滩老纪 我以前在研发的时候,做了很长时间免疫层析,一类既简单,又困难的体外诊断产品,有点像暴雪的游戏,容易上手,做精很难。没有10年的沉心打磨,都不敢说自己专业。 但是一个技术做久了,视野和思维都被局限了。不得不说,免疫层析是好东西,就是看起来廉价,没有科技感(不是说它挣不了钱,毕竟9安靠免疫层析买了200亿理财,实现了躺赢)。 它的性能几乎完全仰仗于生物原料。后天的调试,只能做锦上添花,不可能逆天改命。它需要的生产条件也很简单,是经销商转型IVD的最佳选择之一,投入少,见效快。 全国能做免疫层析的人很多,人才遍地,没有办法形成技术壁垒,行业头部已经形成了,也就没想过依靠免疫层析创业,从而生生错过抗原的行情,题外话,感慨下。 所以当我在梅里埃工作的时候,看到了Filmarry,第一次实实在在看见分子POCT产品的时候,惊为天人。 微流控,磁珠提取核酸,巢式PCR,二次扩增,三孔结果判读,一次测试给出20个以上的检测结果。感觉这才是科技,这才叫高端! 2018进博会GeneXpert的高通量和单人份概念机 Filmarry现在也跟上了,新出的Spot,也是小型堆叠,但是仍然保留多联检,最近的FDA批准证,是15分钟的15联,也是非常的牛逼! 这两个极好的样本,已经走在前面了。本着先学习,后创新的思路,跟赛沛技术接近的产品,国内也都出现了,比如鲲鹏基因,卡尤迪。能不能超越赛沛,我们拭目以待。跟Filmarry接近的产品,说实话,还没看到。国内也有瞄准多联检方向的,但是技术路线不同。 但是有一点一样,这些产品使用的都是变温PCR! 那么恒温扩增的分子POCT呢? 国内恒温一哥,非优思达莫属,不管是海外布局《分子POCT国内IVDR第一证,花落优思达!》,还是国内市场,呼吸道感染,生殖道感染,注册证都已经下来了。 在我看来,是恒温还是变温,不重要,只要是样品进,结果出,时间短,数据准,价格便宜,就是优秀的分子POCT。 所以优思达最大的特点不是等温,而是它的一体管设计,保留核酸磁珠提纯,样品进,结果出,跟赛沛一样一样的,但是设计更简洁,这也意味着单试剂成本可以更低。 而且,基于提纯扩增检测一体管设计,优思达又把它移植到了变温PCR上,大铁牛也是忍不住感叹《分子POCT,优思达,摸着石头过河了!》。 对于优思达这个操作,拓展了一体管的优势,可以兼顾了两个平台,但同时也让人产生一点联想,难道变温有恒温无法超越的优势? 对于海外分子POCT当下的局面,Cepheid和Filmarry都是变温,不过都是给专业实验室用的。以恒温扩增为根基的产品,更多是偏向非实验室应用场景。比如如雷贯耳的Cue Health,Lucira,Apptitude。 前些时间CMEF期间,老刘组了一个局,正好康华的秦章总也在,说到他们不选等温路线,不好做。另一位打包商巨头的老总提到卡尤迪和知微生物的变温PCR市场反馈都不错。 在国内看,用于专业检测的分子POCT,对于变温恒温,到底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但是每每谈及两者,做变温的专家们都是异口同声的说,不用比,变温才是金标准。恒温专家却说,都是老顽固,墨守成规。 拿着“恒温是否有机会超越变温”这个问题去群里讨论,得到的回答是:要看应用场景,离开场景谈技术没有意义。 诚然,我们要分一个清清楚楚,自然要细化到每一个场景去讨论。但是当下就全球市场销售而言,分子POCT,依旧还是变温的天下。 不要说恒温的适合居家自测,要知道,变温的PCR也已经在路上了,而毛细管PCR Visby用于呼吸道和生殖道的产品也已经上市了。 看谁是主角,就是看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如今已经Cepheid和Filmarry两只拦路虎在前,恒温分子产品有没有机会超越他们,成为市场的主角呢? 在未来,恒温到底有没有机会超越变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