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准备资料的时候,查阅了IVD原料进口供应商的年报,比如知名的英国公司Bioventix,以羊单抗享誉业界,代表产品包括小分子单抗如维生素D以及心肌抗体等。如下图所示,其2022年度的营业收入为1172万英镑,利润为928万英镑,注意,其员工数量仅为16人。 从Bioventix的营收规模上看,我相信很多人是不以为然的,全球市场一年也就卖一亿多人民币;但从利润,特别是它的人均产出看,常态化市场条件下(新冠疫情这段儿咱们略过不表),国内原料企业罕有与其匹敌者。试想,若是某家国产IVD原料企业年度利润达到928万英镑也就是超8000万人民币,那大概率已经在IPO的“康庄大道”上狂飙突进了,研发、生产、市场、售前、售后、BD、战略各部门必须齐活儿和整活儿啊,员工人数怎么也得破百,最好上千。 我们可以看看国内IVD原料已上市企业目前的利润状况,近岸蛋白,远远不及Bioventix的水平,若是计算人均产出,我想更加扎心德勒;纳微科技的利润看上去高出不少,但其90%以上的营收来源于制药行业,而非IVD。当然,客观地讲,纳微的IVD业务进展已经令人钦佩了,按10%的比例计算,它的磁珠微球全年可以贡献至少600万利润,在这个细分赛道里相当不易。 事实上,除了屈指可数的头部企业之外,广大的数百家国产IVD原料公司,年度的营业收入尚不及8000万,更不要提利润了。这充分折射出本行业的特点:分散化、多元化、精干化。其实进口品牌也是这个特点,除了上文提到的Bioventix,体量更大的Hytest,Medix,NEB,BBI,Toyobo,JSR等,它们在中国市场一年的营收普遍在1~2亿元之间,还赶不上菲鹏,但却又让菲鹏以外的几乎所有本土原料公司难以超越。 上述进口品牌的营收虽然谈不上震撼人心,但其各自的品牌力却坚如磐石,根源在于它们在各自擅长的细分方向深耕细作、底蕴深厚。Hytest引迈瑞垂青,Medix稳步扩张,NEB产品引各分子酶厂商仿制,BBI主导全球葡萄糖氧化酶的供应,Toyobo生化酶业务依旧稳健,JSR微球让用户欲罢不能…… 这些公司与Bioventix一样,更加惹人羡慕的是利润、是人均产出!我们再以Meridian为例,Meridian在以TORCH为代表的天然抗原类原料市场占据主导份额,其2022年财报显示,Life Science业务(基本都是IVD原料)营收1.77亿美金;而其国内的营收我估计在1.5亿元左右,并且其利润率我相信是不会低于Bioventix的。那它在国内的员工有多少呢?答案是不超过10个。 写到这里就能看出国产IVD原料和进口品牌的最大差距不是公司规模,也非销售金额,而是持续稳定的高水平盈利能力。从上文的分析来看,这样的能力理应来自对主营业务方向的专注和精深,而众多的国产厂商对此却抱有不同的观点并付诸不一样的行动,首先,大家对于业绩往往有着不考虑收益、不顾一切的渴望,微利的业务甚至是亏钱业务,很多人挤破脑袋都要去做,极其不理性,导至市场上量价关系失效,这一点,在生化OEM试剂市场表现得尤为突出。 再者,就是大家好大求全,在明显缺乏技术积累和营销能力积累的领域和方向盲目拓展。比如,同样以近岸蛋白为例,我并不看好其在IVD原料行业的长期发展。它的基础业务是科研用重组蛋白,新冠后才开始大面积做IVD抗原抗体和分子酶,而且大部分都是常规品种,朋友们觉得,这么短的时间,真能指望它的产品性能碾压国内友商或者超越进口吗?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难道要靠新组建的IVD营销团队去市场上强推吗? 进口品牌在塑造行业声誉、维护员工福利方面确实是值得本土原料企业学习和追赶的,其实核心的一点,我认为就是不要瞎折腾,努力打造精品,而不是盲目跟风拓展,整一堆卖不出去的庸品。在不大的IVD原料赛道,为什么一定要想着做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