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自媒体大佬总结了近两年来上市IVD企业的数量,毫无疑问,这个趋势是往下走的。细分到IVD原料领域来讲,形势也如出一辙。单从融资的案例数量,也能看出来端倪,我记得的2023年IVD原料企业的融资仅如下几起: 资本的嗅觉是最灵敏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查前两年的数据,融资数量和金额可谓是断崖式下降。这说明资本对IVD原料赛道的预期已经极大回落,反映到现实的市场,国产IVD原料的发展及业绩增长面临巨大的挑战,或者说瓶颈,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未来还有机会IPO上市的IVD原料企业,我认为数量将非常稀少。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当前已经上市的IVD原料企业的情况。义翘神州、百普赛斯、近岸蛋白,我认为它们只能称作“新冠疫情期间的IVD原料企业”。新冠之前和新冠之后,大家可以去查一下年报,看看它们的IVD原料业务到底占比多少?类似的还有景杰生物,其主营业务至今仍为蛋白质组学技术服务。纳微科技其2022年依然有90%以上的营收来源于制药领域的填料销售,而当其上市时,IVD营收更是可以忽略不计,那时那刻,把它称为IVD原料企业合适吗?诺唯赞,往往被人贴上市值最高的原料企业标签,那它十几亿的试纸条业务被置于何地呢? 上述公司的IVD原料业务肯定在不断增长,毕竟上市之后有钱有人,但在它们上市的时间点上,在我看来,IVD原料就是一个概念,一个噱头。拿IVD原料当噱头的不只它们,还有很多试剂企业,大家也都明白,无非就是通过号称掌握核心原料,提升公司估值嘛。而传统的或者说专注的IVD原料企业,如今还在等待敲钟。 这些鲜活的例子已经足够反映出一个客观现实: 纯粹的IVD原料企业极难发展壮大到IPO的标准!会有第二家吗?我实在是想不出。IVD原料市场体量太有限了,不足以支撑大批企业达成上市的目标。这是一个再清晰不过的事实,就如我多次提到的,大家去看看一线进口原料供应商在国内的营收就知道了,普遍1~2个亿之间。国产供应商即便把人家的份额100%抢过来,难道价格还能不腰斩? 可是很多人对此视而不见,如今,依然能看到不少文章或者所谓的市场报告在吹嘘IVD原料市场潜力如何巨大、前景如何美妙,对此,我就四个字——“胡说八道”。大部分的企业是不做市场调研的,顶多就是看看这些夸大其辞的所谓行研报告。比如,我现在依然不时会接到为两类原料企业招聘的猎头电话,分子酶类和蛋白类,都是没听过名字的国内企业想开发IVD市场。不客气的讲,我认为这些公司都是没有做过市场调研的,都是看到友商似乎还不错而拍着脑门儿进来的。强烈建议他们在抉择之前仔细研究一下分子酶和重组蛋白在IVD的市场体量以及存量玩家数量。 未来,纯粹的IVD原料企业,无论进口还是国产,发展天花板都不会增高,只会降低。因为,下游试剂企业在大面积地涉足上游,进行原料自产。这一点我认为对原料供应商的打击是釜底抽薪的。前不久,亚辉龙喊出“未来5年原料自产率提升至80%以上”,这意味着其现有原料供应商在亚辉龙的销售额将逐步减少乃至趋零,而若干年后其仅有不足20%的原料从外部采购,相信我,这剩余的20%一定是吃力不讨好、连他们自己都不愿意做的边角料品种。 可叹的是,亚辉龙还算是自产原料相对滞后的试剂大厂,新产业、安图、基蛋、万孚……太多的试剂企业早已在原料自产的道路上狂飙突进多年,再加上收购海肽的迈瑞。也就是说,化学发光和POCT的国内巨头们都在自产原料,目前的差别只是比例高低而已,所以我敢断言,未来单纯的免疫类IVD原料企业,特别是抗原抗体类,不可能再出现上市公司!其中的规模稍大者,能够维持在上述大厂的业绩不下滑已经是谢天谢地;而其中的中小规模者,甚至连上述大厂的门都摸不着,做不进大厂的供应链,营收规模就很难做大。以迈瑞为例,它用一个供应商体系要求,就轻而易举地将80%以上的国产原料企业挡在门外了,美其名曰“供应链安全”,职业经理人的商学院不是白上的。 用“山高路远坑深”来形容国产IVD原料发展前景,个人觉得很是贴切,尤其是“坑深”二字。有太多的拦路虎在阻碍原料企业的发展壮大。当然,原料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是一大堆,很多问题都是共性的,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之后,玩家异常增多,僧多粥少的局面进一步恶化。业绩或者说生存压力之下,国内企业往往祭出唯一擅长的“价格战”,产品品质良莠不齐,价格先统一血拼到“白菜价”。所以现在很多原料业务出现量价关系失效的情况,就是无序内卷导至的恶果。由于价格是会传导的,上游原料的轻易白菜价也会让下游不懂珍惜,轻易压低试剂的市场价格。往小了说,受伤的是某个产品某个项目,往大了说,受伤的是整个行业。 总而言之,未来的国产IVD原料企业将继续以中小规模为主,维持数量多而不强的格局。如果实在想脱颖而出,必定需要跨界发展,这也是很多分子酶企业去开拓mRNA市场、磁珠微球企业去开拓制药市场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