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段时间的IVD职场并不乐观,裁员的裁员,降薪的降薪,IVD市场部都在缩减预算,企业冻结招聘,前两年,有分子诊断从业经验的从业者从以前的30-40万到现在无人问津。 不得不说,换工作还是要在行业最热火朝天的时候换,能谈个好价钱,等到整个行业下行的时候,不被裁员都是万福,但有句话说的好,有危险的地方,往往也蕴藏着机遇。 我就发现有些IVD从业者,他们在行业缩水的时候,不仅升职加薪毫无影响,并且有些人还得到了火箭提拔。离公司业务最近的地方,离客户最近的地方,离竞争最近的地方,离钱最近的地方。 说的再大白话一点,就是得去跑临床,去跑检验科,去参加学术会议,所以我们IVD行业的“一线”就是医院终端,可不是代理商哦,我个人一直认为不管是什么规模的IVD企业的销售,都应该去医院端的,不管是做代理制的还是直销型的,跑的频率可以不同,但是一定要去跑。 一线,是决定一家IVD公司生死存亡的最前沿地带,产品卖不好,商业模式撑不起来,最后都得裁员,产品要是能卖出去,全公司都围着你转,这就是现实。不想被时代抛弃,不想被企业裁员,那就别远离一线,无论是身处IVD企业里面的什么位置。因为一线才是你赖以生存的底线。 这里说的“一线”不是一直做个基层流水员工,而是作为管理层或者职能部门要深入一线了解一线,不能脱离业务本身,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一线”,财务团队的“一线”是销售、是市场,是采购,市场的“一线”是销售,是客户等等。
(1)远离一线,容易和市场脱节
现在IVD行业有一股歪风邪气,市场部的人员都要找什么硕士及以上的学历,估计是觉得说出去比较气派。我一直的看法是,市场部的产品经理和市场经理最好都是有销售经验的人,或者去销售团队轮过岗的人,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理解业务的形态。不然天天在办公室里面,做PPT,写报表能够了解市场?偶尔写几个问题,找个客户去问问,就叫跑客户了?这不行,都是假的。比如说,市场上突然冒出来一个新的产品,老板让做下分析,这时候,这是个什么产品?有什么意义?将会给检验科、临床带来什么变化?对公司的业务格局有哪些影响?竞争对手都在干嘛?...这些思考和信息,都需要一线的信息来作“养料”。 不然就只能靠查查百度,公众号,看看有没有别人写过类似的,抄一些交差,至于背后的逻辑自然是没有去思考的。 为什么我强调作为IVD市场人一定不能和市场脱节,就是这个原因,要去和客户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知行业变化。(2)远离一线,容易画地为牢
不管是什么人,在面对未知的时候,都是会有恐惧感的,所以他们都会尽可能的消除未知的事情,自然而言的忽略那些需要去研究和学习的东西。 另外还有一个理论是说,做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我们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影响,只会关注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拒绝那些和自己认知出现偏差或者矛盾的信息,这就更容易出现信息蔽塞。 就像我前段时间特别喜欢刷抖音里面的包鱼塘捞鱼的视频,后来我发现抖音全给我推送捞鱼、捞乌龟、捞泥鳅的视频,直到后来我发现好久没有研究军事武器,主动去搜了才能看到。如果远离一线太久,就会形成这种效应,你的下属,你的同事他们的行为和认知会逐渐趋同,没有新的信息来源,最后就会形成这样一个“信息茧房”,最后画地为牢,把自己的禁锢住了。被淘汰就是必然的事。如何避免这一点?要主动学会走出信息茧房,广开言路,学会思考,让大脑运转起来,保持独立思考很重要。
(3)远离一线,容易丧失手感 这个点是很多IVD从业者最后知后觉的,好不容易当上企业管理层了,终于可以不用自己跑客户,每天叫团队过来一起开会就好了,渐渐的心气起来了,自己当年怎么做一线的,全部忘记了。
外企一般裁员就先从中层管理下手,既不影响一线的业务增长,还能节省出来不少的工资,所以有时候升职也不一定是好事,要看是不是离业务核心更近还是更远。
简单点看,一般IVD企业里面有两种人是不容易被代替的,一个是做具体执行的,这是负责落地的人,只要不是能力不行或者业务线大调整,一般不会去动这些人,还有一种人是规划的,这是负责看发展,看方向的人,一般也不会动这些人,但是目前大多数IVD企业的第二个种人是很少的,或者是由老板或第一梯队管理层这些角色担任,比较稀少,跟公司的利益绑定比较深。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要体现自己的价值,手艺上活不能差,手感要有。而手感就得多打磨精进业务才有。
时刻居安思危,不要让自己生疏。
每个职位都有个自己的“一线”,贴近一线,可以找到手感,日渐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在裁员潮或者公司效益不好的时候,往往能够拥有更大的选择和被选择的权力。有人会说,公司裁的最多的就是一线,因为人多,所以裁起来方便,但是人再多,能力总要分个三六九等,贴近一线,就是做那个上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