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检测有倒爷吗?前几天各种群接龙都提示着我们他们的存在,而他们又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入场,有些怎样的特征,今天就来看一看: 首先,抗原检测货物的相当部分,特别是初期基本还是来自于IVD行业的一些代理公司,包括身边也有这样的案例,普遍是在彻底放开之前就用一个并不小的代价和生产企业签订了省级或者地区的代理。 客观来讲,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还是有一些冒险的,因为彼时遍地都是便民核酸检测点,四处又在频繁地进行全民核酸检测,抗原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全发挥不出来,而一些可能事先知道部分消息或者动向的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也提前做好了一些货物和市场的准备。 而从另一个角度回过头来看,放开或者恢复正常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或者结果,而在其中也必然会存在从核酸到其他方法学检测手段的变化,所以货物需求的逻辑应该是存在并且扎实的。 当时的货物价格毫无疑问要比现在低不少,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企业普遍是在放开之后,出于对于后期市场的不确定性,很快就把厂家发给自己的货物转手卖掉或者卖给了自己的客户,所以这一部分,并不太算得上是倒爷,他们所做的工作也是产品的一个正常批发和代理渠道工作,并没有太多的异常。 而不同厂家和代理商的风格也凸显其中,特别是在货物更加紧俏的后期,两者画风差别极大。 一些对渠道和货物管控良好的厂家可以极其强势地规定代理商拿到货物的分配,维持市场和亟需客户货物需求的秩序,要求代理商必须按照其分配执行,否则直接取消其代理资格,甚至后续的发货权益,而一些管控相对没那么严格的厂家则在后期,出现市场价格和货物的混乱。 总的来说这一部分交易呈现的特点是:交易金额数量较大,毕竟这也算是不大不小的货物批发生意,但绝大多数利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因为大部分的货物是在前期抗原货物紧缺性并没有爆发的时候就出掉了。 回到那个时候,市场对抗原检测的认可度和必要性并没有那么高,手上持有大量货物的品牌代理商也不敢要价太高,生怕货物砸到了自己手里,特别年底又是现金流吃紧的时期,所以,初期给到外部市场的价格也普遍就是在厂家代理价基础上加一点直接卖走。 但随着后面政策的持续利好,现货紧缺之后也使得价格持续走高,也出现了不少爽约和飞单的情况,把承诺的货物发给后面出价更高的人也不少见,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面,这些代理和批发商还是收益不少,虽不及倒爷赚钱那么盆满钵满,但由于发货量不小,收益还是有的。 从上周开始,各个厂家就陆陆续续传出消息,订单需要不确定日期的等待和排货,具体的拿货日期无法确定,自己的产能被极大程度接管,导至其生产出来的货物几乎被百分之百作为战略物资来进行储备或者征用,这也使得在一个并不短的时间里面,几乎市场上所有的人都拿不到新的货物,抗原的短缺就在这段时间被无限的加剧。 一些行业外的倒爷也出现在了视野,各种小区、物业、买菜群里也纷纷出现抗原货物的接龙,但是这里面的接龙普遍所谈的货物依然还是期货,而非现货,而对于有现货的人来说,想要在这一波赚钱的话,无论是多少价格买进的货物基本上在加一两块钱卖出去,还是轻轻松松,只要加上现货二字都始终有人接盘,但和最早期获得产品代理的那部分规模性企业相比,这部分交易有几个特征: 第一,手上的货物数量普遍较少,毕竟没有那么稳定和固定的货物渠道; 第二,购入的成本也并不算低,毕竟入场的时间已经决定了拿货成本; 第三,卖出的现货价格到后期令人咋舌。 客观来讲,这样的行为风险也不算小。这两天一些普法节目也纷纷告诉大家朋友圈或者小区群里面私人买卖抗原的行为是一个违法行为。 但从执行层面,充其量算是无资质经营相关产品,由市场监督局来进行管理,而市场监督局对于这样的行为更多还是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角度来进行管理,只要买卖双方的产品是质量过硬,正牌而非假货,而双方又自愿进行交易的话,普遍还是会睁一眼闭一眼放过。 毕竟,这样的交易又不是刀架到购买方脖子上进行的。所以这一部分交易的特征会呈现金额较小,差额数值较高,数量较低的特征。 同时随着这段时间市场上货物的进一步销售和清零,现在感觉这样的接龙和倒爷也越来越少。 国家对于抗原货物紧缺的处理动作还是比较快,这段时间密集批复的注册证以及频频约谈相关厂家要求进一步规范价格和市场行动就是如此,这也给相关的IVD生产企业不小的压力,从大家密集发布的公告的文字中也可以看得出企业的如履薄冰。 昨天正好去一家医院附近办事,正好看到有送货的,抱着好几件抗原试剂和感冒药货物进入药房,连忙过去问能不能买一点,但被告知现在还不能马上卖,可以明天来看看,晚上又看到新闻,现在有为数不少的检测试剂和药物被直接发到了各个药房,应该情况很快就会有变化了。 同时下午,抗原生产企业这边也陆续传来消息,能够分一部分的订单给到医疗机构,看来产能方面的提升也在逐步实现。 这样一个周期性产品的热销和短暂的供需不平衡,依然无比刺激着行业内外人员多巴胺的分泌,激增的需求量也使得倒货成为一时潮流,只是在现在国内比较强大的工业生产现状来看,这样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一定是短暂的,众多企业开足马力,全国每天的产能达到几个亿也不算难事。 听说还有一些厂家在努力拿证,并且准备把外销的产能分一部分或者转到国内注册产品的生产上来,所以看来,接下来抗原检测产品应该不太可能有倒爷生存的土壤了。 谨以此文,纪念一下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