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5日晚20:00,第十期CTC沙龙“擒贼先擒王”— CTC中的干细胞 于线上圆满举行。至此,CTC沙龙已经陪伴大家度过了十个难忘的探索科学的夜晚。 本期沙龙有幸邀请到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的洪鑫教授作主讲嘉宾,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胡志远教授作主持嘉宾,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的杜长征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神经外科学系的张波教授作讨论嘉宾,为我们揭秘“CTC中的干细胞”。 CTC作为一种新兴的诊断方法,提供了比影像学方法更早发现癌症转移的可能性,并结合其他肿瘤标志物辅助指导治疗、监测疗效、评估预后。CTC具有群体异质性,其异质性主要体现在细胞表面纷繁复杂的特征性标志物种类及数量的动态变化,而其中具有干细胞特征的CTC就表现出了很强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极易形成转移灶。因此,对 CTC中干细胞的深入认识是未来指导个体化、精准化医疗的关键环节。
洪鑫教授首先为我们分享了本期沙龙的主题“擒贼先擒王”:CTC中的干细胞:
中国作为一个癌症大国,部分癌种的临床治疗水平仍落后于西方国家,因此,研究CTC对我国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液体活检中,CTC和ctDNA经常用来做比较,不可否认ctDNA确实具有获取简单、测序规范的特点,但由于它来源于凋亡的肿瘤细胞,将无法用来判定关键的肿瘤生物学特性。而CTC携带了包括DNA、RNA、蛋白等“整套”的肿瘤生物学信息,是肿瘤发生复发、转移的重要种子细胞。通过对CTC的分析,可以最大限度的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肿瘤转移的原因、渠道、敏感药物甚至耐药的预测与指导。
肿瘤干细胞具有无限的自我更新与繁殖能力,其成瘤和转移能力强于其他肿瘤细胞。在现有的研究中可以推断,CTC中也具有这样的干细胞。在乳腺癌CTC的研究中发现,乳腺癌CTC细胞稀少,而CTC细胞簇能够表现干细胞特征,且侵袭和转移能力更强、预后更差。通过Na+/K+ATPase抑制剂能够使这些CTC簇分散,降低其转移能力;在胶质母细胞瘤的研究中发现,神经胶质母细胞瘤单个CTC也表现出了干细胞特征,且比原发瘤具有更强转移能力。 不同肿瘤的CTC干性特征具有高度异质性,靶向这些个CTC干性特征的药物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基于CTC干细胞的液体活检技术仍有待开发,而这些研究成果将对肿瘤药物治疗提供巨大的帮助。 结合洪鑫教授的分享,胡志远教授向杜长征教授、张波教授发起了讨论邀请:
杜长征教授作为消化道肿瘤临床及科研专家,认为今天的沙龙主题意义非凡,CTC中干细胞的研究可能会帮助临床肿瘤治疗取得新的突破,他想进一步了解对于血液中“凤毛麟角”的CTC干细胞,如何才能更加高效的获取它们,达到“擒王” 的目的? 胡志远教授从CTC检测技术的角度回答了杜教授的问题,TUMORFISHER®采用的是多肽纳米磁珠阳性富集技术,仅需抽取人体2ml的血液即可准确获取CTC及CTC细胞簇,虽然目前还没有达到精准获取CTC中干细胞的技术目标,但要想取得这一技术突破,需要积累丰富的动物模型试验数据,最后再在人体上验证结果,越少抽取患者的血液越能体现科研技术的爱伤观念。
张波教授作为神经外科临床及科研专家,针对洪教授提到的胶质母细胞瘤CTC的研究提出了临床诊疗中的疑惑:颅内胶母细胞瘤致死率极高,5年生存率极低,平均生存期不超过2年,极少数患者能够长期生存。在大多数患者短暂的生存期限内,鲜少发现远端转移病例。CTC检测是否能预测不同患者的生存期限或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肺癌、乳腺癌等极易发生脑转移的癌种,是否可以通过CTC检测提前预警其脑转移的几率? 洪鑫教授认为,目前可以从血液中获取胶质母细胞瘤CTC,通过对单细胞进行多组学分析,可以为临床提供很多的遗传学信息,应该会有助于其临床治疗的发展。另外,肺癌、乳腺的脑转移CTC特征也是近期的研究热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为临床提供相应的诊疗依据。 直播间内听众踊跃提问,洪鑫教授、胡志远教授、杜长征教授及张波教授纷纷为大家答疑解惑。整场直播活动都沉浸在“畅谈科学、享受科学”的浓厚学术氛围当中。 由于直播时长有限,还有很多听众的问题来不及解答,欢迎大家加入CTC沙龙听课群,与我们交流、探讨。 精彩的沙龙直播回放现已生成,错过直播的老师们,可以通过CTC沙龙公众号进入回放页面或加入CTC沙龙微信听课群,与我们共享这份科学思想的盛宴。 期待下一期CTC沙龙,咱们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