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在国内还为新冠病毒死缠烂打而苦恼不堪之时,海外突然传来不明来源的猴痘在多个国家爆发的消息!世界卫生组织对此发出了警告。霎时间有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风雨欲来之感!英国《自然》杂志和BBC最近分别对引发关注的猴痘发表了短文,小编对其内容进行汇编整理。 猴痘病毒不是新玩意! 实际上,研究人员早于1958 年就在实验室猴子身上发现了其存在。通常人们认为这种病毒的天然宿主并不是猴子,而是啮齿动物。猴痘病毒通过啮齿动物等野生动物或其它被感染者而在人群中传播 。猴痘患者会在皮肤长出皮疹,起水泡,然后结痂。猴痘病毒感染通常发生在非洲大陆的西部和中部,平均每年有几千例病例。例如,刚果民主共和国几十年来一直在努力应对这种病毒,而尼日利亚自2017年报告首例病例以来,一直在经历大规模疫情,有500多例疑似病例和200多例确诊病例。非洲以外的病例此前仅限于少数与前往非洲旅行或进口受感染动物有关的病例。然而过去一周,至少有11个非非洲国家报告了120多例确诊或疑似猴痘病例。这是自 1970 年发现该病毒导至人类疾病以来,首次在非洲以外发生一周内新发病例数量(几乎肯定会增加)超过之前病例总数的情况。这种快速传播使科学家们高度警惕。 由于猴痘在感染人时通常会引起皮肤损伤,因而不容易被人们忽视。然而,这次的问题是在彼此没有明显联系的人身上检测到猴痘。亚特兰大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痘病毒小组负责人 Andrea McCollum 对此“深感担忧”,他认为,如果猴痘可以无症状传播,那将尤其令人不安,因为这会使病毒更难追踪。 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病例群都包括20-50岁的男性,其中许多是男男性行为者 (MSM)?难道是病毒改变其行为了?如果是这样,这将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流行病学家 Anne Rimoin认为,虽然不知道猴痘会通过性传播,但性活动肯定构成密切接触。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传染病流行病学家Raina MacIntyre 也认为,这种意想不到的传播模式最有可能的解释是,该病毒是偶然被引入MSM社区,并在那里继续传播的。在得出结论之前,需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这可能需要数周时间并涉及严格的接触者追踪。一旦完成,科学家们将更好地了解疫情的起源和感染的风险因素。 现在令人关注的是,病例的突然上升是否源于病毒株发生了遗传上的突变,而这种突变使猴痘比过去更容易传播了呢? 5月19日,葡萄牙的研究人员上传了在那里检测到的猴痘病毒基因组的第一份草稿。从初步遗传数据中可以看出,在葡萄牙发现的猴痘病毒株与主要在西非发现的病毒株有关。但纽约市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病毒学家 Gustavo Palacios 强调,这仍然是一个非常早期的草稿,在得出任何明确的结论之前,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猴痘毒株引起的疾病较轻,死亡率较低,贫困农村人口约为 1%。但是,导至当前疫情爆发的毒株与西非的毒株究竟有多大不同,以及在不同国家出现的病例是否相互关联,仍然未知。相信对猴痘病毒基因组的分析不久可能会帮助揭开谜底。 供图:钢铁大侠 问 过去近三年新冠病毒已经让人类苦不堪言。那么,猴痘会不会成为新冠2号让我们再次陷入无尽的深渊呢? 答 文章都认为,猴痘不太可能成为新冠2号。 SARS-CoV-2是一种快速进化的RNA病毒,其突变体经常逃避疫苗和先前感染产生的免疫。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传染病流行病学家Raina MacIntyre 认为,与 SARS-CoV-2不同,猴痘是由相对较大的DNA病毒引起的。DNA病毒比RNA病毒更擅长检测和修复突变,这意味着猴痘病毒不太可能突然突变为擅长人际传播的病毒。对于这么多没有相互联系的人被感染的一种解释是大量的人聚集在同一地点(例如节日)感染猴痘,然后将其带回不同的国家。另一种解释是病毒在不知不觉中扩散了很长一段时间,涉及到很多人。 猴痘被认为是通过与体液(例如咳嗽产生的唾液)的密切接触而传播的。虽然SARS-CoV-2和猴痘病毒都能产生感冒类似症状,但猴痘病毒感染会引发淋巴结肿大,并最终在面部、手和脚上引发独特的充满液体的病变。一方面,它的传播速度比 SARS-CoV-2慢,另一方面,它独特而痛苦的皮疹比咳嗽更难被忽略。这使得寻找可能已被感染的人并为有感染风险的人接种疫苗的工作变得更加容易。 另外,猴痘是一种已知病毒,而不是一种新病毒,我们已经有了疫苗和治疗方法。尽管猴痘对幼儿、孕妇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可能更危险, 但它大多情况下是温和的。而且,过去的大规模天花疫苗接种可以为老一代人提供一些保护,使其免受与猴痘病毒密切相关的病毒的侵害。 因此,牛津大学流行病科学研究所所长Sir Peter Horby教授和马里兰州德特里克堡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病毒学家Jay Hooper 都认为, 猴痘不是新冠2号。 两篇文章都认为,面对猴痘, 我们无需恐慌,但应该给予重视! 曾治疗过猴痘患者的Hugh Adler 医生认为“它可能比天花时代更有效地传播,但我们没有看到任何迹象表明它可能会猖獗,”他预计这次疫情会自行消失。Peter Horby教授虽然认为猴痘病毒“不是新冠2号”,但是,“我们处于一个新的形势,这让人吃惊和担忧。”。他说,“我们需要采取行动”以防止病毒站稳脚跟,因为这是“我们真正想要避免的事情”。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的Adam Kucharski教授提到“我们一直认为埃博拉病毒很容易控制,但事实并非如此”。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主任 Hans Kluge警告,“随着我们进入夏季......随着群众集会、节日和派对,我担心传播可能会加速”。因此, 我们应该对猴痘进行重视,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James Gallagher. Monkeypox: Time to worry or one to ignore? https://www.bbc.com/news/health-61524508 2、Max Kozlov. Monkeypox goes global: why scientists are on alert.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1421-8 关于颐坤生物 颐坤生物成立于2019年6月,是一家致力于全球化平台型创新的体外诊断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了产业化基地,在新加坡设立了研发中心,通过合作研发、投资并购等多种商业手段,布局全球市场。颐坤围绕肿瘤、妇幼健康和慢性疾病领域利用临床质谱、全景病理、分子诊断等创新技术平台拓展国内市场,并通过积极布局化学发光、即时检测等平台拓展海外新兴市场。公司聚集了一批在体外诊断行业有多年丰富经验,且具备全球化视野的管理人才,具备强大的研发、运营和商业化落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