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抗原检测近来很热,泼泼凉水。 对于我们普通个体,先说结论:
有些事厂家不会主动提及,宣传中强化有利因素,弱化局限性,这是商业必然;所幸国家还是清醒的。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副主任李金明解释到: “我们国家已经批准的抗原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在75%-98%,特异性是95%-99%之间。因为我们疫情防控措施比较好,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人群的流行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如果拿敏感性在85%、特异性97%的试剂盒,到千万人口的城市做筛查的话,会得到30万个阳性,但这30万个阳性里只有9个是真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是假阳性,当然检测是阴性的结果是可靠的。如果在一个流行率达到5%的人群去使用85%敏感性、97%的特异性的试剂盒,做100个阳性中约60个是真的,同时漏检不超过1%。所以,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的人群检测,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 这些话李主任已经说得比较直白了,乍一看还是很震撼,这和我们脑中的预想怎么差异这么大?要搞清楚其中含义,还是首先要明白几个专业概念(文末附)和几个其中区别:
说点人话
附各种概念: 金标准:一个能得到的最接近真实情况的过程或材料。 敏感性(真阳性率)在患有明确临床疾病的患者中,诊断性试验检测为阳性的比例,反映试验正确判断是否罹患某种疾病的能力。 特异性(真阴性率)在没有特定临床疾病的患者中,诊断性试验检测为阴性的比例,反映试验正确排除某病的能力。 流行率:与特定的人群中总的成员数相比,患病或处于某种特定健康状态下的人数所占的比例。 筛查试验:通常用于检测整个人群中特定群体(患者、感染者)的存在情况,应具有高敏感性以确保真正罹患某种疾病的患者被检出,对特异性的要求则取决于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 诊断试验:用于怀疑某种特定疾病或是状况是否存在的诊断,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筛查试验与诊断试验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目标人群和预期用途不同。 其他重要概念还有: 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等,放几个图,感兴趣可以自行查阅,不再赘述。 筛查与诊断试验 各种指标计算 “平衡点”的选择及影响 疫情严重,不夸大宣传,实事求是,也是不给国家添乱吧! (文中内容基于笔者现有认知,不当之处,敬请指出,及时订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