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一轮疫情在多省市爆发,并且在各地区快速发展。近日,吉林省本土新增多例确诊病例,多地医疗系统告急,各级医疗机构负担的核酸检测压力持续增大,吉林省紧急采购了1200万人份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
疫情来势汹汹,大家对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的采购需求主要围绕国家审批、供货能力及价格这三个维度考虑。抗原检测试剂在短期内拼的就是“刺刀战”,谁家量大又便宜,谁就占优势。但是我们认为,长期来看,整个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市场会日趋理性,势必会增加数据可靠性、使用场景、数据链条等多个方面作为采购标准。其中数据链条又是重中之重,对于数据链条的闭环掌握可以从操作层面提升疫情防控的灵活性。鉴于此,笔者写下这篇文章,以此与各位看官分析、讨论新冠抗原检测的专业特点和应用场景。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国家密集推出的对于新冠抗原检测的各项政策: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 (试行) 的通知》,决定在核酸检测的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并明确适用场景为:1.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呼吸道患者;2.隔离观察人员;3.抗原自我检测的社区居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表示: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的人群检测。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一再强调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特别是不得以有没有核酸检测的结果作为推诿拒绝、延误治疗的理由。国家卫健委在发布的《关于印发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的通知》中指出,各地可结合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有关要求,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增加抗原检测作为区域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从上述政策中我们不难看出,“抗原筛查+核酸确诊”是基本原则,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的人群检测,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数据可靠是所有检测最基本的要求,越能接近事实才越能帮助决策。对于国家卫健委反复强调的上述特定适用人群,我们的抗原检测是“筛查”,目的是早发现、早干预。而此时的数据可靠性,尤其是检测灵敏度,也就是说能“筛得出来”尤为重要。
目前市场上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胶体金法,一种是荧光免疫层析法。华科泰生物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采用的就是荧光免疫层析法,其中最核心的技术就是荧光微球标记技术及信号采集处理技术,所用微球的粒径比胶体金颗粒大(荧光微球粒径在300nm左右,胶体金粒径在20-40nm),荧光微球单颗粒的信号更强,从而大大提高灵敏度,可达到胶体金法的至少5倍左右。
数据链条可管理,可极大增加政府防疫工作的灵活性,降低人力成本。最近听到有诸多朋友在说,他们进行抗原自测后要求拍照并上传,但是具体上传到哪里不知道,怎么上传也不知道。还有朋友疑惑:测是测了,怎么证明自己的检测流程是规范的?检测结果是有效的?这或许是很多人仍在观望新冠抗原检测而迟迟不敢尝试的重要原因。其实,国务院在新冠抗原检测的应用方案中早已明确提出了对于数据管理的要求。
华科泰生物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产品包含配套仪器,数据管理问题将迎刃而解,旨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大型企业、机关单位的自主疫情防控能力,做到早发现,自动上报,有效减缓疫情蔓延。
- 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急诊及其他有需求的门诊等场景。
这些诊室的就诊病人做抗原检测,15分钟左右即可出具结果。医生可根据结果初步判断下一步的诊疗措施,比如分区治疗还是普通流程。而如果此时还是要等核酸检测结果,那么至少需要几个小时,对于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孕妇等,这种长时间的等待容易贻误患者病情。因此,抗原检测在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帮助医疗机构恢复基本的诊疗秩序。
- 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医院、校医院、厂矿卫生室等场景。
这些基层医疗单位大多不具备PCR实验室及持PCR上岗证的医务人员。而可随时开展的抗原检测却极为便利,一般要求护士采样规范、检测环境相对独立、数据可管理可追溯即可。既避免了集中排长队做核酸检测的风险,也减轻了核酸检测工作人员长期的劳动压力。
使用新冠抗原检测,可以设想如下场景:在交通枢纽设立的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点同时开展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只需十五分钟即可获得抗原检测结果,数据实时上传相关部门,如发现异常,按照相关程序立即向疾控部门报告,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进行转运处理和下一步核酸检测。由此可见,开展快速且有效的抗原检疫可以提升交通检疫部门的工作效率,实现四"早"四"应"的要求。
以涉疫区域或风险区域及隔离点等内部自测场景为例,该检测系统的使用无需高专业要求,无需大量人力,即可完成高效率抗原检测并与政府同步数据。在疫情常态化的未来,我们相信新冠抗原检测的市场会慢慢回归理性。灵敏度更高且数据链条可控的新冠抗原试剂盒势必会更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