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关于投资价值 对于投资来说,简单和不简单的事或许相似: 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在不断的市场诘问和自我拷问中不随波逐流,最需要的是深植行业、企业及市场的卓越研究能力和强大自我约束的投资初心。 “找到最好的公司,做时间的朋友”,这是对价值投资最好的诠释之一。 投资回报的本质是作为企业拥有者,获得管理团队为企业创新成长带来的价值积累。 人们往往感慨,投资最贵的不是钱,而是时间。 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去持有,去陪伴企业的成长,即“花足够多的时间,做最好公司的朋友”。 这种长期坚持和信赖,来源于充分的理性判断和风险认知,以及发自内心的勇气和诚实。 投资人无法亲历企业成长的方方面面,更无法判断市场的不可知因素,个体认知的局限和市场变化的混沌天然构成了矛盾。 正是这样,在漫漫修远的求知路上,怀谦卑之心,长期关注“可预期、可展望、可想象”的有限关键变量,进而回归研究本质——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找到企业创新发展的“护城河”,从而做出最佳决策。 随着城镇化减速、人口结构变化、产业集中度提高、科技进步发展到新阶段,投资人无法再像过去那样随意采撷一二便可获得超额收益,但我们仍对大国发展抱有十足信心。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正拥有越来越多值得敬佩的创业者、发明家、科学家、企业家,他们在科学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上不断追求卓越。 正是这些,构成了坚持价值投资的原因所在。 对于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来说,价值投资已然不是新鲜名词。 越来越多的笃信者和实践者在用自己的思考方式,不断探索新的未知世界。 价值投资为投资者和企业家之间创造了相互信赖和尊重的情感纽带,正是这条纽带,让企业家敢于尝试伟大创想,目光聚焦在未来10年、20年,以超长期的视角审视未来生产生活的变化。 这种源于价值投资理念的超长期投资,为企业注入了最坚实的动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为卓越企业家分担创新风险,构成了价值投资超额收益的本质起源。 我们强调价值投资。 不管是在哪一个阶段,一定要创造价值。 背后更深的哲学,实际上来自中国,甚至其实从先秦诸子里面就讲,老子的守正用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首先如果你要不正,你的思想是歪的(就无法成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能有个地方赚钱你就跑过去了; 奇,就是你跟别人不一样,你不能说大家都从众,大家都追风口你也追风口。君子和而不同。 还有我们所说的弱水三千但取一瓢,要有定性。 有很多人投资是天女散花型,投一大堆赚很多很多。 假设你投了200家公司,一家公司开四次董事会,那就是八百次董事会,你开得了吗?可能时间都不够用。 你就是有十个人、二十个人,一年要开几十个董事会,造成董事会流于形式。 我们希望我们真正能投得少一些,花的精力多一点,多给企业一些帮助,都能一起往前成长。 最后我们中国人和西方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就是说,你不要在乎短期内你创造多少社会名誉,或者多少价值,多少人知道你。关键是你创造了多少价值。 桃树李树都长出果子了,大家会有人找到他的。 至于怎么赚钱,钱是怎么赚出来的,利润怎么来的,你的市场价值怎么被体现的,我觉得不用太担心。最后他自己会出来的。 大多数人往往重视回报,少数人管理风险,却极少有人关注成本,极少有人真正理解时间的价值。 简单来说,回报会随着时间日益增多,成本会随着时间变本加厉,而风险会随着时间相对缓和。 人们能够理解复利的力量,但成本会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和交易频次的增多而愈加显著,成为高回报的阻碍因素。 因此,一家低成本的投资基金就等于给予持有人更高的回报。 同时,风险的短期波动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被市场理解和消化,因此,长期持有会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 02 关于时间 我要做企业的超长期合伙人,这是我的信念和信仰。 而高瓴基金的模式在亚洲也是独有的,我们是一家长青基金。 我们认为投公司就是投人,真正的好公司是有限的,真正有格局观、有胸怀又有执行力的创业者也是有限的。 不如找最好的公司长期持有,帮助企业家把最好的能力发挥出来。 所以我们希望所投公司从早期、中期、晚期、上市乃至上市后一直持有。 而非投一个IPO,上市卖掉,再不停地找。 长青基金的特点是投PE项目不用担心退出压力,公司上市后,只要业务发展前景可期,基金会继续持有。 超长期投资对出资人(LP)的要求很高,需要对投资人(GP)非常信任。 我们选择的LP都是超长线资本,像大学捐赠基金、家族基金、养老金、主权基金,这些钱都是要传子传孙的。 而只有你的资本是长期的,你才有条件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什么才是具有长期前景的生意模式,什么样的企业值得持有30年以上。 这种超长期投资人,总结来讲,第一点是把基金做成超长期结构的基金,第二点是所投公司和投资基金的理念要完全一致。 我的投资理念的最核心之处就是,我要找的是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坚定实践者。 特别少的人,特别少的公司能够有这个格局、执行力、能够把公司愿景推到那么高的高度,我们就要寻找这样的人。 这个人怎么找到呢?有两种模式。 一种模式是人海模式,到处参加各种会议,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跑。 我们采用的是研究型模式,就是通过研究发现哪个是最好的商业模式,然后我们再寻找跟最好商业模式契合的最好创业者,我们再一起发展。 这种研究模式让我们对事物有了深刻理解。 如果理解的结果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实现,我们就买入股票长期持有; 如果没有这样的公司,我们就寻找私人市场; 如果没有私人市场,我们就自己孵化。 这个是长期做投资的人才有的能力。 在关键的时点投资关键的变化,如何定义、判断这两个“关键”? 要研究,只有研究才能让你对变化有理解。 研究是基于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研究,方法见仁见智。 有的人看一两个季度,有的人看一两年,有的人看盈利,我看东西是看看五年、十年、二十年的东西。 我看的不是形式,我看的是一个人本质上给社会有没有创造价值,只要你给社会创造很大的价值,早晚你会给所创的公司创造价值。 我把投资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零和游戏,一种是蛋糕做大游戏。 很多人的投资是前者,比如pre-IPO这种,我个人是不相信零和游戏的。 我喜欢把蛋糕做大的游戏,就是我的思想、资本不能创造价值,我是不会投资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更需要对关键时点和关键机会的把握。 什么是关键时点?就是大家都看不懂的时候。 关键变化是什么呢?如果是一成不变的事情,实际上很容易被看见。 这个世界永恒的只有变化,只有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去跟别人有不同的观点,而且是产生非常长期的不同观点。 我关注的是创造多大价值的机会,这就是我说的深入基本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多年来一直坚持持续深入的跨时间、跨地区、跨行业、跨类别、跨线上/线下的行业研究。 所以高瓴能够深刻理解这些行业的长期内在发展规律和业务逻辑,从而准确把握行业与市场的变革要素和时点。 把最好的生意模式带给最好的企业家。 各种生意模式都有非常不同的变化。比如说简单的是卖产品的,但是如果提升附加值就可能变成卖一种服务,如果再抓住关键机会可能变成一个平台,使卖产品和卖服务的人都可以用这个平台。 生意模式博大精深,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企业家能看清楚生意的本质是什么,他的理念和格局观就是不一样的。 虽然我并没有过创业经历和管理企业的经验,但我怎么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呢?我有两点优势。 首先,我们有幸天天跟最好的企业家打交道,而且是与他们发生剧烈变化的那段打交道。 经常参与到伟大企业的创造过程中去,这个过程中你是有很大优势的,因为自己只做一家企业的话,你有可能被局限于自己的行业和自己的事业。 当你天天跟各种各样的企业打交道,从消费、互联网到先进机械制造,甚至水泥,你就能够找到伟大企业的共同点。 第二,我做高瓴本身也是个创业,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也是个创业者。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了很多,了解了文化、理念、人生的各种取舍。 我也能够把自己的经验、情感与优秀企业家们分享、沟通。 能否有通感,能否做到换位思考,是很重要的。 我自己创业的过程,帮我更好地理解创业。 03 关于风控 我们最重要的关注点是选到最合适的企业家。 这个人能不能既有格局观,又有执行力,还有很深的对变化的敏感,以及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我觉得这种人很难找,大部分人都是在某一时期对某一方面会很好,但是有的人能够通过和外面的交流把自己提升。 我的风控理念比较关注企业家的为人。 目光长远、想做大事且有大局观的企业家跟我们本身就很容易契合,而着重小利、玩零和游戏的人跟我们不太适合,也走不到一起,对我们来讲反而省了很多功夫。 当然,有的企业家可能在某个领域内受不同的人影响,突然到了某个时间点不会把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为目标。 有的人想去赚快钱了,有的人选择了更安逸的生活,我觉得这都可以理解。 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大家互相很坦诚,你要有这种变化,就很坦诚地告诉我。好在到现在我还没有遇到这种事情。 投资了最好的企业家,又如何与他们形成良性、长期的伙伴关系? 我觉得这个时候就要摆正投资者的位置。 我们这些年做得最好的就是永远摆正自己是投资人的位置,跟公司的创始人保持非常灵活的合作。 这也令我们相对比较超脱,避免在公司运营上介入太深,同时我们通过深入研究形成的战略格局观点还可以帮助企业。 04 关于“护城河” 优秀的商业模式需要有“真正的护城河”,如何发现或者区分? 这可能永远没有正确答案。 我觉得“真正的护城河”是长期创造最大价值的,而且用最高效的方式和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价值。 怎么创造这种价值,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时代是不一样的。 在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品牌是最大化、最快创造价值的“护城河”。 而随着互联网对品牌的冲击,品牌价值的“护城河”又不见得是最高效的方式,有人说在网上通过意见领袖创造价值效率更高。 这个世界永恒的只有变化,“护城河”也不可能不变。 优秀的公司是当互联网大潮袭来时,能够深挖自己的“护城河”,主动拥抱互联网带来的变化。 如果一家企业亘古不变,这种企业永远不值得投资。 我最看重的“护城河”是有伟大格局观的坚定实践者去挖造的“护城河”,这些人能不断地根据变化作出反应。 那些赚快钱的人逐渐会发现他的路越走越窄,坚持做长期事的人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很多人对“护城河”这个概念的认识很僵硬,就是一定要做成垄断。 实际上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思维模式。 我经常开玩笑说,做就要做成一个大的,做大了就要做成一个永恒的,永恒不就垄断了嘛? 但是我又加了一句:“早死早超生”。 什么叫早死早超生?自己要颠覆自己。 换句话说,我对“护城河”的理解,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变化中的“护城河”。 这个“护城河”的核心就是一句话,能不能不断地、疯狂地,创造长期价值。 如果你不能够创造长期价值,这个“护城河”就是纸老虎。 05 关于人 我最佩服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巴菲特,一个是大卫·斯文森。 这两个人我都有机会比较近距离的接触。 我最佩服巴菲特的首先是他的投资能力。 另外我也十分佩服他是一个具有强烈同理心的人,英文就是empathy。 我很喜欢这种有同理心的人;同理心能使他更好地去了解年轻人,了解和他不一样的人,了解管理层。 所以今天我经常和我的管理人员说需要有同理心,这点我从他身上学到的。 他总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打个比方,假设从严格的角度来讲,有个管理层不是做到最优秀的; 但他总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假设自己处在那个环境下,分析这个情况是由于这些或者那些原因造成的。 他不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只站在投资者的角度。 我觉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想很不容易,因为每个人都习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我觉得这个同理心对于投资,人生,甚至家庭、人际关系,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品质。 我也经常和小孩子交流,让他们想想,如果你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是什么样的? 同理心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更好地与人产生共鸣。 说到大卫·斯文森,我最佩服他的一点就是,他有非常强烈的道德感、责任感。 可以这么说,他是我见过的把fiduciary duty(受托人职责)和intellectual honesty(理性诚实)结合得最好的一个人。 这两个人永远都是是我的楷模,是我最佩服的人。 有人问我,成功的投资人需要有哪些特质? 我在2005年创建公司的时候,我对我想招的员工的特质说了三个词,就是好奇、独立与诚实。 在热点纷呈的中国一二级资本市场,如果没有定力,不能保持智力上的独立与诚实,很难不随波逐流。 同时,如果不始终保持和发掘好奇心,很难在这么高强度的工作中保持青春与活力。 对想干大事的,想有更高成就的人,除了这三点以外还要有一个很宽容,很能够欣赏别人,还要有很强的想象力。 你能释放自己的想象力,第三个是很好的身体。 投资到最后,反映的是你个人的真实性情和价值观。健康的环境和心情是长期修行的结果。 成功诚然需要运气和际遇的配合,但能否幸福地去做投资则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作为投资人,我自己的感触是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做选择,时间自然会成为你的朋友。 有句话叫“风物长宜放眼量”,就是让我们从远处、大处着眼,要看未来,看全局。 我常常给创业者建议,要学朱元璋“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这个战略在创业中有效,也同样适用于你我的生活。 做时间的朋友,需要极强的自我约束力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 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instant gratification) 的世界里,懂得“滞后满足”( delayed gratification)道理的人,早已先胜一筹。 我把这称为选择延期享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