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吉林长春,是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区累计投资96.2亿元用于基础、公用设施建设,区内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具有完善的供水、排水、电力、热力、燃气等配套系统,区内写字楼、海关、学校、医院、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体育场及花园式居民小区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完全能够满足了现代化工业、居住和公共服务的需求。长春经开区营造了以“首问负责制、首办责任制和服务承诺制”为代表的投资软环境,2002年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面推行开发区领导联系企业制度,主动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开展电子政务,实行网上项目审批,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二次创业中,建立起反映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资源消耗少,环保符合规范,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指标考核体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新型工业化与特色城市化双轮驱动之路,实现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区、充满活力的投资热点区、外向型的现代服务区、有特色的宜居新城区,充分发挥经开区在区域经济中的带动、辐射作用。 长春市地处于环日本海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距蒙、俄、朝等国家都比较近,是开发图们江金三角珲春至长春间经济走廊的内端,是周边地区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实行科学配置的最佳区域。在东北平原中部已形成了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城市带,其中明显形成了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中心的四周城市集团,共聚集了百余个城镇。长春市位于沈阳、哈尔滨的中间,在东北地区处于中心位置,成为南北物流、人流的集散地,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和核心优势。长春市经济实力雄厚,在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50强中上游。 这里曾是一片旷野,今天却奇迹般地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区。经过长时间的开发建设,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筹措资金83.4亿元人民币用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30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了“九通一平”。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优美的园林绿化景观,完善的供水、排水、电力、热力、燃气系统支撑着现代化工业区庞大的体系。区内写字楼、海关、学校、医院、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体育场、网球馆及花园式居民小区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完全可以满足中外客商的投资需求,为实施二次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2年开发区顺利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华夏认证中心颁发的EMS证书和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国际UKAS证书,这标志着开发区的环境管理已经与国际接轨,营造了符合国际运行规则的投资环境。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综合产业区和现代化新城区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截至2016年,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致力于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累计投入近2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配套,建成区面积已达60平方公里。修建了水、电、气、热、通讯等源头设施。精心修建了国际会展中心、写字楼、学校、医院、体育场、网球馆以及花园式居住小区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完全可以满足中外客商的投资需求,通过了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双认证,成为国际认可的绿色、规范化投资区。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比同类沿海开发区晚起步八、九年的情况下,奋起直追,后来居上,建成区已达26平方公里,昔日财政收入只有21万元、社会总产值只有2个亿的旷野乡村已被一个现代化的工业新区所取代。截止2005年底,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6亿元,财政收入12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75亿元。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开发区投资兴业,累计审批企业4036户,其中外资企业495户,内资企业3541户,成为拉动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截止2016年底,累计批准设立企业7000多户,其中外资企业700多户。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84家跨国公司来区投资兴业,世界500强投资兴办的企业46户,占长春市的一半以上。在商务部最新公布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排名第11位,在中部国家级经开区中继续保持第1位。 开发区在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发展经济的同时,非常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不断提高区内百姓的生活质量。截至2005年底共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14834人,农转非15780人,区内第二产业安置就业人数1328人,第三产业安置就业人数7430人,区内农民人均收入由1994年的1782元提高到2005年的4244元。建区以来教育投入3亿元,其中1.5亿元用于校舍建设,新建和改建7所中小学校,开发区还建造了1.57万平方米教师住宅。区属17所学校有11所被评为长春市花园式学校,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外,近20所大中专院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落户该区,使区内教育结构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的文化、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也迅猛发展。徜徉于区内的大街小巷,一座繁荣的现代化新城映入人们的眼帘。 2016年,开发区心系群众、扎实苦干,社会事业取得重要进展。一是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全年投入7亿元用于民生领域,完成了就业创业、社会救助等42件民生实事。二是社区用房建设稳步推进。通过多种途径,全区千米社区用房已达67%,建设了58个服务群众三级监控平台,38个百姓说事点和社区警务室,有效提升了社区管理服务功能。三是社会管理创新取得积极成效。针对经开区街道和社区管理区域过大、人口过多的现状,在深入调研论证基础上,谋划调整现有两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新增两个街道办事处和部分社区,近期即将获得省里批准,为打造精细化的社会管理和服务新格局奠定了基础。教育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47名高学历、高素质优秀教师;着眼于解决教育布局不合理问题,增加教育用地14.4万平方米,正积极谋划筹建5所学校,为全面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下了基础。四是信访维稳形势进一步好转。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思想,强化事要解决原则,班子成员和各部门不推不等不靠,积极而为,亲自接访,用智慧破解信访难题,全区39件重点信访案件已经办结29件,办结率达74%,强化了制度层面建设应对信访难题,强化领导包保制度、部门负责制度等,使信访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特别是出台了《加强农民工实名制管理意见》,设立了“建筑施工领域黑名单”,强化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实行一票否。五是安全生产态势平稳。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紧抓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改,全区抓安全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经开区区社会事业全面提质提效、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关键之年。经开区管委会制定了未来三年幸福经开计划,计划投入资金28.9亿元,完成9大类182项民生实事;2017年将投入18.8亿元,实施9大类67项民生实事。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动社会事业各项工作取得新实效。我们将按照未来三年幸福经开计划, 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补足民生欠账,切实增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拿出开发区人创业的精神和干劲,全力推动社会事业各项工作取得新实效。 二是以创新的思路破解工作难题,以创先的勇气争创一流成绩。开发区将以街道和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配套,加快2个街道办事处用房(其中各含一个社区、一个卫生服务中心)和2个独立社区办公楼以及社会事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办公用房建设,合理布局公共卫生服务网点,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切实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创新社会事务管理,以品牌塑造提升形象,全力打造社区特色亮点,挖掘、树立社区及社区工作者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标准化社区和特色社区建设;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是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力办好改善民生的实事好事。开发区将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不断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同时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措施,统筹协调好各项惠民实事的落实,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造福于民,真正让广大群众共享经开区改革发展的成果。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75亿元,30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了“九通一平”,区内写字楼,海关、学校、医院、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体育场及花园式居民小区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完全可以满足中外客商的投资需求。同时,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创造了一流的投资软环境,为进区企业开”绿色信道“,设立了”软环境建设投诉中心“。2002年开发区顺利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变得了华夏认证中心颁发的EMS证书和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国际UKAS证书,这标志着开发区的环境管理已经与国际接轨,营造了符合国际运行规则的投资环境。 供暖区内有长春市热电二厂(5壹35吨蒸汽锅炉)和开发区供热一厂(4壹40吨高温锅炉)及开发区供热二厂(5壹40吨高温锅炉),现有采暖供热能力900万平方米。 道路排污国内道路全部配有污、雨水干管、总长187公里,管道分流暗排至北郊污水处理厂。 蒸汽开发区现有锅炉3座,换然站27座,热力及蒸汽管纲长度近15万米,供蒸热能力182吨/小时。此外二热电厂也可以为区内企业供热。蒸汽温度为160摄氏度,压力不低于0.4-0.6Mpa. 通信煤气燃气东郊煤气厂坐落在开发区边缘,日供气能力为44万平方米;长春市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已有四条23公里的管线在我区经过,日供气能力50万立方米。另外俄罗斯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入境管线建成后也将过关开发区,形成变气源。 供水开发区东接净月潭水库,南磷新立城水库。长春市自来水公司第一水厂和第四水厂在开发区内。区内供水主管径1400MM,干线管径400MM,给水管线80公里,排水管线18公里,每个水厂日供水能力25万吨,形成双水源环状供水系统。 供电开发区现有一个一次变电所,容量为2×120兆伏安;3个二次变电所,容量为2×31.5兆伏安;关闭所28座,箱变95台,供电能力189兆伏安。近期将投资28.6意员改造区内的二热电厂,再增加3意20万千瓦的机组,2005年建成投入使用。吉林省正在规划在我区新建一座2×180兆伏安的一次变电所,我区可根据具体的项目建设新的二次变电所,以满足企业的需要。 依托母城长春市得天独厚的产业与资源优势,长春经开区形成了以富奥集团、圣戈班、海拉车灯、福耀玻璃等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以大成玉米、香港华润、泰国正大等为代表的粮食深加工产业,以中科集团、联信光电、吉林华软等为代表的光电信息产业,以吴太制药、西点制药、精优药业等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其中:高新技术项目和高附加值项目占80%以上,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目前,长春经开区正进行二次创业,在生产力空间布局上,实施“南提、北扩、东进”的“一区三园”战略;在产业布局上,实施“三二一”工程,重点发展玉米化工、汽车及零部件和现代服务业三个支柱产业,壮大食品、光电信息两个优势产业,培育扶持医药一个重点产业。可以说,开发区传统产业生机勃勃,新兴朝阳产业商机无限。 根据国家、省、市和开发区管委会的有关规定,凡在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内投资兴办外商投资企业,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一、开发区内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所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凡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经企业申请,税务机关批准,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二、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采购国产设备,如该类设备属免税目录范围,可全额退还国产设备增值税,其购买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购置设备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 三、外商投资兴办的产品出口企业,在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可减按1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举办的先进技术企业,按规定减免税期满后,可延长三年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四、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它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五年的,经投资者申请,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其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的40%税款。其中,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在开发区直接再投资兴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先进技术企业,可以全部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五、开发区内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10%或高于10%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允许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六、开发区内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中心)进口自用设备及其配套的技术、配件、备件,可按有关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七、企业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对实际增值税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企业销售其自产的集成电路产品,对实际增值税税负超过6%的部分即征即退。 八、开发区内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中心)取得的技术转让收入,免征营业税。 九、在开发区内以土地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外商投资企业,不再缴纳场地使用费。 十、国内其他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到开发区再投资项目,凡外资比例达到25%以上,均可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 十一、鼓励外商在开发区内投资公共设施建设,放宽外商投资燃气、热力和供排水管网建设、经营项目的股比限制,经批准,允许外方控股。 十二、对外资银行在开发区设立机构和开办业务设立合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和外资保险公司经营机构给予优先许可。 十三、开发区内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可在现行规定折旧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开发区内工业企业受让或投资的无形资产,可在现行规定摊销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摊销年限。但协议或合同约定有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应按协议或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进行摊销。 十四、开发区内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额度大、技术含量高、回报率高等特殊项目确实需要免、减、缓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的,可采取一事一议、一厂一策的方式使其享受优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