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经开区)成立于1993年4月,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设有合肥经开综保区、合肥新桥科创示范区等重要平台,是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核心区。 现辖区面积268.97平方公里(南区建成区83.12平方公里,北区新桥科创示范区185.85平方公里),全区设六个社区(高刘、芙蓉、莲花、海恒、锦绣、临湖),与肥西县合作共建新港工业园。 “大学城”聚集本专科院校19所。 相继荣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家电)”、“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国家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园区”、 “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消费类电子产品)”、“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荣誉。综合发展水平跃升至全国218家国家级开发区中第11位。 已发展成为国内家电产品种类和品牌集中度最高的园区,是全国最大的冰箱、叉车、挖掘机、轮胎、液压机床制造基地,以及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也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日资企业集聚地、台资企业首选地。 2020年,经开区取得防疫和稳增长“双胜利”、全面创新转型升级和全面建设新桥科创示范区“双进展”。全年GDP增长6.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4%,进出口总额增长8%,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6.5%。 创新驱动取得重大进展。建设两湖科创圈,建成14个科技园区,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巨灾科学中心成为首批综合性科学中心入库项目。拥有国家级高企415家,上市企业9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个、国家级孵化器2个。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3件,同比增长48.18%。 产业转型取得重大成效。已有规上工业企业288家,“千亿联宝”成为合肥首个千亿产业地标。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0.7%,占比64%,高新技术增加值增长14.1%,占比扩大至74.7%。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跃升至全球前沿,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21.8%,实现产值169.4亿,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大众安徽揭牌。集成电路产业增长68.5%,实现产值36.9亿,首款“中国芯”8GbDDR4内存产品正式销售。 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招商引资总量增长12%,新签约项目132个,总投资额649.4亿元,引进蔚来中国、沛顿、华侨城3个百亿元大项目。 开放经济取得重大成果。进出口额138亿美元,占安徽省、合肥市的18%、36%。实际利用外资20亿美元。拥有联合利华等39家世界500强投资76家企业。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经开区块明确“一园四区”(明珠广场科创服务生态区、南艳湖“科技+产业”研创区、南部战新产业集聚区、合肥经开区综合保税区、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功能定位。经开综保区获批,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排名第13位。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口岸开检运行,肉类口岸获批设立。新桥国际机场跻身长三角机场群重要区域枢纽。跨境电商首破200万单,商品销往38个国家,“秒级通关”提速通关时效25%。 城市能级取得重大提升。大建设开工(含续建)项目171个,完成实物投资78.8亿,全年竣工项目50多个。全市首个全民健身中心——南艳湖体育公园建成运营。建成智能科技园二、三期等科创平台。 新桥科创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大建设总投资69.66亿元,完成实物投资26.6亿,竣工项目16个,建设投入和速度创历年新高。重大城市功能配套加快布局,国际小镇一期5个地块全面开建;空港医院开工,填补大型综合医院空白;人才公寓建成。 民生福祉取得重大改善。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4.5万元、增长6.5%。引进了清华附中、合肥168中学等合作办学,合作优质校已达13所,占中小学总数的60%。幼儿园公办率达50.6%,普惠率达82.6%。建成9家城市阅读空间,6家街道级综合文化服务站,58家村居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形成“15分钟阅读圈”。竣工和分配史上最大的棚改安置房三千多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