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位于市域地理几何中心,区内分布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临近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大青岛都市区的空间中枢和交通枢纽。 航空,青岛流亭机场距离青岛高新区约16公里,15分钟车程。青岛流亭机场是山东省规模最大、吞吐量最高的机场,已开通144条定期航线。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2019年竣工)距离青岛高新区约10公里。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预计2025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500万人次,成为国家化区域性枢纽机场。 海运,距离青岛港各港区约30分钟车程。青岛港是世界第七大港、我国第三大外贸口岸,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铁路,距离山东最大铁路枢纽仅15分钟车程。区内的济青高铁红岛枢纽站(2019年建成)启用后,红岛站1小时到达济南,三小时直通京沪,成为山东半岛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预计2030年红岛站年出行总量将达到2000万人次以上。 公路,区内及周边分布密集的高速公路5条,包括青银高速、胶州湾高速、济青高速、深海高速、青威高速。青岛跨海大桥,将高新区与青岛、黄岛的车程缩短至25分钟。 地铁,区内地铁8号线是连接青岛新机场、北岸城区和东岸城区的大站快速骨干线路,可与济青高铁、青连铁路以及地铁1、2、3、4、5、7、8、9、10、12、14号线以及8号线支线、青平快线实现换乘,1小时内可快速通达青岛全市域。 气候,园区属华北暖温带,沿海湿润季风区气候,受海洋调节的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 水文,规划区域内主要河流为大沽河、墨水河、白沙河;大沽河湿地保护区,构建以生态湿地、绿地、水系为主的生态系统;拥有重要的候鸟栖息地,在其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绿化保护,守住候鸟家园。 经济环境 青岛高新区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国务院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中国国务院 首批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中国国家科技部 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中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青岛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国家科技部 国家火炬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国家科技部 青岛国家海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国家科技部 国家火炬石墨烯及先进碳材料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国家科技部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中国国家住建部 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国国家环保部、科技部、商务部 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第九位——中国国家科技部 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经济园区——中国国家商务部、科技部和国际知名投资机构 2017年3月中共青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提出了深化“三带一轴、三湾三城、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目标,并赋予北岸城区“加快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建设品质活力城区”的历史使命。 作为青岛市新一轮城市规划的“主中心”,青岛高新区是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区,致力于打造撬动全市发展的创新支点和创业高地。 青岛 青岛地处太平洋西岸、山东半岛东南部、美丽的黄海之滨、胶州湾畔、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一座天然良港。 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闻名中外旅游胜地、世界帆船之都、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经济总量、城市综合实力居中国大陆城市前十强,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核心区域龙头城市。 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行政区划:青岛现辖七区三市 七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阳、即墨 四市:胶州、平度莱西 总面积11282平方公里 总人口909万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全年平均气温12.8℃ 中国十大最具发展前途的城市 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 中国最佳商务城市榜首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十大城市 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10011.29亿元(人民币) 基础设施 高新区设有公用事业中心,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九通一平”配套服务,包括给水、电力、雨水、污水、燃气、热力、通讯、有线电视、道路等管线接入,以及场地平整服务,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青岛高新区建有大中华区最完善的地下综合管廊系统。 •给水 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日 •雨水 雨水管道排放网络齐全,利用人工水网形成网状排水水系 •污水 目前污水处理能力4万立方米/日,新建高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处理能力9万立方米/日,二期处理能力达到18万立方米 •电力 电网网供能力约1380万千瓦。建有110KV变电站,可提供110KV、35KV和10KV电压等级,可保证双回路不间断安全供电 •燃气 管道天然气供应能力50万立方米/日 •热力 南片区蒸汽供应能力55吨/小时,北片区一期蒸汽供应能力30吨/小时 •通讯 有完善的移动通讯、数据传输、宽带网络等多种现代通讯网络 •有线电视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有效覆盖 •道路 十字主干道骨架和纵横交错的次干道构成立体交通网络 主干道宽50-100米,次干道宽20-40米,可满足企业快速进出的要求 与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及跨海大桥连接线紧密相连 产业政策 高新新技术企业认定——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市区分别给予10万、20万支持。(高新区) 工业转型升级引导基金——引导股权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向未上市企业投资。(青岛市) 上市补助——对在国内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发生的中介机构费用按照50%比例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青岛市、高新区) 重大项目产业化资金——设备投资额度的10%-50%给予资金支持,单个项目支持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高新区) 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可按照其基础设施建设费用10%-50%的比例给予资金支持,单个项目支持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高新区) 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资金——固定资产投资额5%-30%的比例给予资金支持,单个项目支持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高新区) 品牌与质量管理资金——国家、省市级著名(驰名)商标40万元、名牌产品(列入国家名牌培育计划)的企业10万元;新获得国家质量奖50万元、省市级10万元。(高新区) 产业规划 高新区北部园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做高做新北部城区”的发展要求,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以建设“蓝色高新区”为目标,大力实施“产城一体、创新驱动、人才先导、金融助推、全球链接”五项战略,突出海洋特色、突出产业聚焦发展、突出体制机制创新。 围绕“蓝色、高端、新兴”的产业定位,突出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快推动软件与信息技术、蓝色生物医药、海洋装备研发、高端装备智造、节能环保与新材料五项支柱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1+5”产业体系。 科技服务业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海工装备研发产业 高端智能制造产业 节能技术与新材料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