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 稿:体外诊断学院 来 源:IVD销售实战课堂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数据显示,推算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3.3亿,占全国人口的23%,且发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同时,心血管病还是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因之首,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心血管病已成为中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危险因素到心血管病变,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再到心血管/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为了更好的推进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心脏标志物被陆续发现。例如:反应心血管系统炎症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等;与心肌损伤有关的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与心脏功能相关的B型利钠肽(BN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等;其他心血管标志物: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D-二聚体(D-Dimer)。 (心脏标志物) 随着研究者对心血管疾病进程的研究,研究者们陆续发现了一些对心血管疾病进展的发生和发展有特异性的心脏标识物。来了解一下心脏标志物的发现简史。 20世纪50年代,心血管标志物-谷草转氨酶(AST)第一次出现在WHO的心梗定义中。 20世纪60年代,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被发现在心肌梗死(AMI)患者中有特异性。 1979年,WHO将“心肌酶谱”作为AMI诊断标准中的关键指标之一。 1987年,心肌肌钙蛋白I(cTn I)首次被描述为AMI特异的心脏标志物。 1989年,心肌肌钙蛋白T(cTn T)被发现也可用于AMI的特异性诊断。 2007 年,AMI全球通用定义中将肌钙蛋白(cTn)作为诊断 AMI的首选心脏标志物。 2018年,第4版全球AMI通用定义指出高敏肌钙蛋白(hs-cTn)作为首选心肌损伤标志物。 1 常见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肌红蛋白、肌酸同工酶、肌钙蛋白 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细胞通透性改变,伴有结构蛋白和其他细胞内大分子释放入血液。蛋白质大小,细胞器中所处位置,决定了心肌标志物释放入血液循环的速度。 肌钙蛋白(cTn)是肌肉组织收缩的调节蛋白,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C(cTnC)三种亚单位组成的络合物,肌钙蛋白T(cTnT)和肌钙蛋白I(cTnI)是心肌细胞特有的抗原。当心肌细胞因任何机制受损时,肌钙蛋白就会释放到血液中,表现为肌钙蛋白(cTn)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