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位于苏州市城东;于1994年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 截至2020年11月,苏州工业园区人口数为1133927人,占苏州市全市人口比重为8.89% 。截至2020年6月,苏州工业园区下辖四个街道、四个社区工作委员会 。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7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7亿元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了借鉴新加坡经验的重要讲话;9月,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率团访问中国,积极呼应邓小平同志讲话,表达了中新合作共同建立工业园区、并以该园区为载体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意向。此后,中新双方围绕合作开发事宜进行了多次协商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选址苏州。 1994年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4〕9号),同意江苏省苏州市同新加坡有关方面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2月26日,中新双方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书》、《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经济和公共管理经验的协议书》和《关于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总协议书》三个重要文件;4月2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娄葑乡和跨塘镇、斜塘镇、唯亭镇、胜浦镇一乡四镇成建制划归苏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由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筹)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苏州工业园区行政区域基本形成;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正式启动。 1997年底,首期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1999年6月28日,中新双方签署《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有关事宜的谅解备忘录》,确定从2001年1月1日起,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实施股比调整。 2001年3月23日,苏州工业园区加快开发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苏州工业园区二、三期开发正式启动。 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中新合作区规划面积扩大10平方公里 。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 201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苏州片区(面积60.15平方公里)全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 截至2020年6月,苏州工业园区下辖四个街道和四个社区工作委员会,分别为:娄葑街道(政府驻地:通园路28号)、斜塘街道(政府驻地:普惠路456号)、唯亭街道(政府驻地:展业路18号)、胜浦街道(政府驻地:中胜路8号),湖西社区工作委员会(政府驻地:现代大道158号)、湖东社区工作委员会(政府驻地:星湖街178号)、月亮湾社区工作委员会(政府驻地:启月街288号)、东沙湖社区工作委员会(政府驻地:东长街88号)。 2021年2月22日,《娄葑、斜塘、唯亭、胜浦街道行政区划变更方案(草案)》公示,拟变更娄葑、斜塘、唯亭、胜浦4个街道区域范围,并划出娄葑、斜塘、唯亭3个街道部分区域,增设金鸡湖街道(拟),拟将斜塘街道更名为独墅湖街道、胜浦街道更名为东沙湖街道。 地形地貌苏州工业园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之东,属太湖低洼平原,地势平缓,由西北向东南略微倾斜,南部群力村一带地势较低,高程仅2.5米。苏州工业园区属冲积湖平原地质区及基岩山丘工程地质区,除表层土层经人类活动而堆积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沉积层,坡度平缓,一般呈水平成层、交互层或夹层,较有规律。地质特点表现为:地势平整,地质较硬,地耐力较强。区内土地承载力为每平方米20吨以上,土质以粘土为主。 气候苏州工业园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多雨,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境内太阳辐射年总量为4651.1焦耳每平方米,常年日照时数为1965.0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5.7℃,年平均降水量为1063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平均气压:1016百帕,年平均风速:2.5米每秒,风向:常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夏季);其次为西北风(冬季) 。 自然资源截至2018年底,根据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苏州工业园区共记录到鸟类130余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5种,包括鸳鸯、黄嘴白鹭、雀鹰、日本松雀鹰和红隼。有570种栽培植物、199种野生植物散落各处;328种水生生物畅游湖底。园区辖区内共有河道238条,总长约430公里,河流水域面积约16平方公里,其中省级骨干河道有娄江、吴淞江、斜港、界浦河4条;共有5个湖泊列入《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分别为金鸡湖、沙湖、阳澄湖、独墅湖和镬底潭,湖泊水域面积约55平方公里。 综述性别构成情况根据苏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苏州工业园区男性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1.82%、女性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8.18%,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57 。 年龄构成情况根据苏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苏州工业园区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6.15%、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1.38%、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2.4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8.49%)。 受教育基本情况根据苏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苏州工业园区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7722人/10万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7271人/10万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557人/10万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5489人/10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 综述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7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7亿元;进出口总额94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7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8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7万元 [13] 。 工业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311.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106.2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695.5亿元、新兴产业产值3242.2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2.4%和63.5%。 服务业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499.5亿元,占GDP比重51.6%。经认定的各类总部已达99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功能性机构(省级总部)50家,占江苏省的17%,位列全省第一;苏州市级总部49家,占苏州时的26%,位列全市第一。 科技2020年,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022亿元、1010亿元、462亿元。截至2020年底,累计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837家,累计培育独角兽及独角兽(培育)企业86家、科技创新型企业8000多家、累计评审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项目1954个、累计建成各类科技载体超80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近40个,引进以中科院为代表的“国家队”科研院所15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74.4件,累计集聚众创空间达107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23家,孵化创新创业项目2926个。在美国、新加坡等地设立一批海外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世界首个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标准建设的纳米领域大科学装置——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Nano-X)一期已建成使用。 旅游业2019年,苏州工业园区全年旅游景区、度假区接待游客2340.08万人次;入境游客60.92万人次,约占全市的 34.94%,位居全市第一;旅游总收入233.51亿元;旅游饭店营收总额22.85亿元,客房出租67.35%,总平均房价614.26元,获评首批“江苏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 交通运输苏州工业园区有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水路等交通网络。其中苏州园区站20分钟到达上海、60分钟到达南京,与沪、宁、杭融入同城高铁网。区域内有若航通用直升机场,距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60千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20千米,距离苏南硕放国际机场40千米 。 截至2021年6月,苏州工业园区境内拥有沪宁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公路、312国道等国家骨干路网及1000余千米的城市道路,开通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有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和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在建的有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和苏州轨道交通S1线。 教育事业截至2021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现有幼儿园81所、小学15所、初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8所、普通高中3所、完全中学1所、十五年一贯制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2所,另有开放大学(老年大学)1所、青少年活动中心1所、市属驻区中学1所,全区基础教育段现有在职教师1万余名,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7万人。 体育事业截至2019年底,园区公共体育设施总面积约150.62万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84平方米;依托苏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苏州中心等大型载体,持续升级打造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赛、金鸡湖端午龙舟赛、金鸡湖帆船赛等国际赛事。2019年,苏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承接市级及以上赛事10场次,吸引观众8万余人次。2019-2021年,中国足协超级杯赛连续三年落地苏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