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建设,1994年8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北京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的7平方公里被确定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亦庄科技园。2007年1月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大兴亦庄新城规划(2005-2020年)》,明确指出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功能区的大兴亦庄新城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和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 2018年12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排名第4。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无废城市”建设特例区。2019年11月20日,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复《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由经开区管委会统一规划和开发建设亦庄新城。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中国北京东南大兴亦庄地区,是北京市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优惠政策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4年8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北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的七平方公里被确定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亦庄科技园。 2005年1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出台,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向外扩展,规划为北京亦庄新城。 2007年1月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亦庄新城规划(2005-2020年)》,明确指出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功能区的亦庄新城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和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规划区范围为亦庄新城地区,总面积为508.5平方公里。并以新城作为研究的重点,面积约212.7平方公里。 2010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形成的新区,总面积达到1052平方公里。 2017年12月26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示范工作周期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 201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最新的《亦庄新城规划(2017-2035年)》,明确指出要努力承接首都功能,把亦庄新城建设成为没有大城市病的低密度绿色城区。人口规模则要在2035年控制在89.2万人左右。亦庄新城的规划区域包括亦庄核心区(核心区、河西区、路东区、路南区),大兴区部分(旧宫镇、瀛海地区、青云店及长子营北部),通州区部分(光机电、台湖、马驹桥镇、金桥),以及飞地(青云店及采育工业园)。 发展目标主力军。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确定了“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占据其中“一带一高”,是全市重点发展的南北两个产业带之一,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未来发展寄予厚望,要求开发区成为“北京创造”品牌的基于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开发区确定了“战略产业开发区、区域发展支点、创新驱动前沿、低碳绿色家园”的总体定位,提出“一体化、高端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一体化,就是要加大统筹发展力度,坚持一体化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现高端化,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北京创造”品牌,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实现产业集约、集聚、循环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高水平建设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 规划设想按照总体思路,开发区提出了“三城、三带、一轴、多点、网络化”的规划设想,构建“新城-新市镇-农村社区”的新型城市体 新航城。三座新城定位明确,亦庄新城是南部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主体平台、首都生产性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大兴新城是地区行政和文化中心、区域消费性服务业中心、南部开发区的部分重要产业集聚区;新航城定位于世界城市的门户枢纽,带动高端临空产业集聚,推动南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产业化国际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城乡一体、区域统筹发展步伐。 “三城”指亦庄新城、大兴新城和规划中的“一轴”指南中轴延长线,围绕“生态绿轴、文化中轴”的定位,对南中轴实施保护性开发,打造以生态涵养和历史文化为特色的功能轴线。规划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临空经济,建设首都中部生态涵养和文化创意发展区。 “多点”是指庞各庄镇、魏善庄镇、安定镇、采育镇四个重点镇。庞各庄镇重点发展旅游、会议、休闲及专项体育产业;魏善庄镇集中优势力量发展文化创意和军民结合产业;安定镇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和都市产业;采育镇主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通过基础设施、产业设施等合理布局,实现区域内的城、带、轴、点“网络化”有机衔接和紧密配合。 2015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81.4亿元,比上年增长8.4%。新区(包含开发区的大兴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1.6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大兴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10.2亿元,比上年增长7.4%。开发区生产总值占新区生产总值的68%。 2016年全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72.6亿元,增长8.1%;工业增加值完成718亿元,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792.5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00.9亿元,增长32.3%;税收收入完成443.5亿元,增长1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0亿元,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6.7亿元,其中产业投资完成231.2亿元;出口340亿元,与去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79.7亿元,增长7.1%。区域单位土地投资、产出强度等主要效益指标,稳居全国开发区前列,用全市1%的工业用水支撑了全市16%的工业总产值,人均劳产率38万元/人,是全市的2倍;万元GDP能耗0.15吨标煤,是全市的二分之一;万元GDP水耗4立方米,是全市的四分之一。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1365.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2.2%。工业增加值869.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税收收入535.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4.6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工业企业利润413.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6.4%。区域单位土地投资、产出强度和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开发区前列,用全市0.35%的土地、1.1%的工业用水支持了全市18.3%的工业总产值。万元GDP耗能为0.136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14%,是全市的4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万元GDP水耗4立方米,是全市的1/4。实现了在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的情况下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7年PM2.5累计平均浓度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 2018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各季度增速在10.6%-10.7%之间,排名各区之首。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9.5亿元,同比增长10.6%(不变价,下同),增速高于全市4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实现1000.1亿元,同比增长12.1%;第三产业实现509.3亿元,同比增长7.5%,第二、三产业同比增速分别比全市高7.9和0.2个百分点。在重点行业中,工业实现增加值960.3亿元,同比增长11.6%,高于全市7.1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1.5%,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2019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1932.8亿元,同比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183亿元,同比增长9%;建安投资完成126.6亿元,同比增长1.1%;税收收入完成604.6亿元(全年减税降费超过90亿元),同比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0亿元,同比增长5%;规上高新企业研发投入135亿元,同比增长8.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19.7亿元,同比增长4.8%;万元GDP能耗0.14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1%;万元GDP水耗4立方米,全市最低。 2020年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20亿元,同比增长4.5%;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330亿元,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0亿元,同比增长18%;全口径税收收入累计完成705.9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0.9亿元;研发投入255亿元,同比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6.2亿美元,同比增长11%;第三产业营业收入9950亿元,同比增长18%。 成绩简介截止2012年,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800多家企业在开发区投资发展,其中包括诺基亚、奔驰、拜耳、GE在内的77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108个项目; [14] 万元GDP能耗仅为0.16吨标煤,远低于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和北京市的平均水平;327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80%,远高于全国和北京市的平均水平;229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连续9年超过80%,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中名列第一; [18] 2012年上半年,区内累计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已达133家,同比增加16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和汽车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53亿元, [34] 开发区亩效益达1273万元。 [35] 产业集群截止2012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聚集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800多家企业,其中包括77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108个项目,以及一批优质内资项目。并基于这些重点项目,成功打造了若干产业集群:以诺基亚(注:诺基亚已经被微软收购)为龙头的移动通讯产业集群;以京东方为龙头的显示器产业集群;以中芯国际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以北京奔驰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以及以拜耳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以SMC、ABB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GE为龙头的医疗设备产业集群和以国富安为代表的信息安全产业集群。 [36] 以金风科技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生态工业2012年8月20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二十周年暨生态工业园建设发展论坛在亦庄举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伯旭在会上表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工业体系,正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持续改善的良性循环。以水资源综合利用为例,2011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元GDP水耗5.8吨,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0。2011年,北京开发区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仅为0.114吨标煤,比2007年下降了18.56%;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仅为2.46立方米,比2007年下降了31.62%。2007年—2011年,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COD、SO2、固废产生量等都呈下降趋势;北京开发区单位用地工业增加值均在20亿元以上,工业重复用水率、再生水使用率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逐年上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显著。 政策◆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形成了“八横八纵”路网结构,同海空港口、物流中心紧密相连; ◆基础设施完善,实现“十通一平”; ◆配套设施和服务机构完备,建有“一站式”服务大厅; ◆新入区企业可享受“一次性产业扶持资金”、“所得税返还”、“厂房租金减免”等产业扶持政策; ◆新区政府每年设立1亿元的海外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海外人才来开发区创业、工作和人才奖励; ◆新区政府每年设立1亿元资金鼓励企业进行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 ◆新区建有“B型库”,为企业提供“立等可取”、“当日办结”等海关服务; ◆生活设施便利,宜人宜居宜业。 市政北京开发区为入区企业提供了完备的“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和海关、商检、外汇管理、保税仓库、污水处理厂、商务中心、邮局、银行等系列配套功能,不断优化区域的工作、生活和人才环境,同时努力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九通”为通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来水、天然气、电力、电信、热力及有线电视管线;“一平”为土地地貌自然平整。 商业商业配套与餐饮购物方面,开发区具备比较完善的配套设施,百货公司、超市、专营店、快餐店、影院等都比较齐全。其中有15000平米大雄商业中心、6万平米上海沙龙新天地商业港、京客隆超市等能够充分保障居民的日常购物,有圣福华国际俱乐部、国际企业文化园、18洞鸿禧长新高尔夫球场、亦庄体育中心等满足优质生活体验。 教育开发区拥有优质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国际教育。保华国际教育园(包括耀中国际学校、耀华国际教育学校、礼堂和学而国际中心)、北京二中亦庄学校、北京小学大兴分校亦庄校区、北京八中亦庄分校、人大附中经开学校(东校区)、人大附中经开学校(西校区)、亦庄实验小学、亦庄实验中学、二十一世纪幼儿园、中国公安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多家名校坐落于此。开发区还建有职业技术教育基地、职业学校和技能培训中心。不断优化的教育环境,为区内企业培训和员工子女教育提供了良好条件。 医疗开发区打造包括国际医院、公立三甲医院、社区卫生站等在内的多级医疗服务体系,健全的卫生服务网络能够为企业员工和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区内建有北京同仁医院(南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南院区、大兴区中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亦庄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开发区还建立了全市区域性补充医疗保险,坚持倾斜高端人才,增加了健康保健的内容,提高了高层次人才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 疫情举措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东部发展带上,是京津塘产业带的起始地带,也是环渤海经济产业圈的核心发展地带。位于沿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城市五环路与六环路之间。京津塘高速公路、五环路、四环路、机场高速路等多条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城市主干道以及城市轻轨,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联结各重要经济区域和交通枢纽的畅通道路以及多种交通方式。开发区距离城市四环路3.5公里,距离城市三环路7公里,距市中心天安门广场16.5公里,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25公里,距铁路货运站7公里,距公路货运主枢纽5公里,距国际物流中心1公里,距天津新港140公里。 公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十分便利。可利用标准及高速公路达1.5万公里,有三条主干道通往中心市区,沿城市环路可便捷到达北京火车站、北京西客站、北京南站和北京北站。驱车140公里即达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天津新港。沿城市五环快速路进入机场高速路,25公里即可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地铁高铁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