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病理杂谈 查看内容

细菌的毒力因子

2020-8-31 00:00|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18317| 评论: 0|来源: 达瑞病原微生物

摘要: 细菌,一种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设定,在不知不觉的剧情发展里,影响着我们的一生。有的故事是这样的……共生菌作为“男女主”,它们勤劳耕作,与上皮细胞、免疫系统斗智斗勇,又互帮互助,共同维护着世界的平衡。“ ...



细菌,一种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设定,在不知不觉的剧情发展里,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有的故事是这样的……

共生菌作为“男女主”,它们勤劳耕作,与上皮细胞、免疫系统斗智斗勇,又互帮互助,共同维护着世界的平衡。“男二女二”则是条件致病菌,它们在“男女主”占有的世界伪装求存,在世界不平衡的时候,就会进行反扑,报复世界的不公。“大反派”致病菌则是时时作妖,常常失败,偶尔小成,在世界失衡时获得大成。这,并不是一个“正义”永远胜利的世界。






今天,我们聊一聊:


“大反派”致病菌的技能与武器——*毒力因子*


PS:病原菌之所有能感染宿主并且在宿主环境中繁殖,通常就是依靠一系列的毒力因子之间相互协调作用起作用。所以研究病原菌的毒力因子,对于了解病原菌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毒力因子(virulent factor):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包括侵袭力和毒素。





致病菌的技能:侵袭力

侵袭力(invasiveness):指病原菌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进行内化,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第一步:定殖
定殖 (colonization):细菌感染的第一步就是在体内定殖,实现定殖的前提是细菌要黏附在宿主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尿道及眼结膜等处,以免被肠蠕动、黏液分泌、呼吸道纤毛运动等作用所清除。

黏附素(adhesin):凡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成分,通常是细菌表面的一些大分子结构成分,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毛。大多数细菌的黏附素具有宿主特异性及组织嗜性。

受体(receptor):细胞或组织表面与黏附素相互作用的成分,多为细胞表面糖蛋白





第二步: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

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病原菌黏附于细胞或组织表面后,必须克服机体局部的防御机制,特别是要干扰或逃避局部的吞噬作用及分泌抗体介导的免疫作用,才能建立感染。

抗吞噬作用
第一,不与吞噬细胞接触,如通过外毒素破坏细胞骨架以抑制吞噬细胞的作用,如链球菌溶血素等。
第二,抑制吞噬细胞的摄取,如荚膜、菌毛和链球菌的M蛋白。
第三,在吞噬细胞内生存,如沙门氏菌的某些成分可抑制溶酶体与吞噬小体的融合;再如李氏杆菌被吞噬后,很快从吞噬小体中逸出,直接进入细胞质。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产生大量的过氧化氢酶,能中和吞噬细胞中的氧自由基。
第四,杀死或损伤吞噬细胞,细菌通过分泌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