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产品经理在发现新项目的时候,着重点在寻找临床应用场景,成为近些年来IVD产品经理最受热捧的词汇之一,也成为产品经理开发产品最重要的一个思考因素。
什么叫做临床应用场景?
顾名思义,就是应用在临床的哪些科室或独立医学中心,在这些场景之中如何运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一期开始,小编将为大家带来临床应用场景的专栏文章,而第一篇便是胸痛中心。
要想介入胸痛中心必然了解胸痛中心到底是如何运营的,运营的关键点又是哪些,只有对客户的流程和习惯了若指掌,才有机会让产品介入,称为服务商。
本文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简说胸痛中心,中篇解读胸痛中心及市场价值,下篇介入胸痛中心及配套孵育搭配。
胸痛中心概要
1)胸痛中心定义
胸痛中心是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出的概念,通过多学科(包括急救医疗系统、急诊科、心内科、影像学科、超声室等)合作,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对胸痛患者进行有效的分类治疗,从而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性或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并准确筛查出低危患者,达到减少误诊、漏诊、过度治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
2)胸痛中心发展
急性胸痛是临床最常见急症之一,占急诊就诊人数的5%~30%,其特点是病因较复杂,病情轻重不一,预后千差万别。
尤其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及张力性气胸等高危胸痛疾病,具有以下特点:
① 鉴别诊断较困难;
② 救治时间窗窄;
③ 疗效及预后具有时间依赖性等。
虽然我国的大部分医院对高危胸痛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以争取急救时间,但是仍然缺乏规范有效的救治流程,而且由于医患认知水平等因素,导至救治时间延迟。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2014年国家卫计委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胸痛中心认证工作,旨在规范胸痛救治流程,促使急性胸痛患者得到早期评估,正确分诊和及时救治。
3)胸痛中心标准
胸痛中心的建设目标是要建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的机制。
4)胸痛中心运营
通过对我国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救治现状的分析,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所确立的我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以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能力的医院为核心,通过对医疗资源的整合建立起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以提高急诊胸痛患者的整体救治水平。
为实现此目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共包含5 大要素。
(1)基本条件与资质
1. 1 胸痛中心的组织构
1. 2 医院对胸痛中心的支持与承诺
1. 3 胸痛急救的配套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
1. 4 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
1. 5 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基本支持条件
1. 6 时钟统一方案及管理
1. 7 数据库的填报与管理
(2)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及救治
胸痛中心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ACS、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致死性疾病的能力,减少误诊、漏诊,防止过度检查和治疗以便最终改善临床预后。为了体现持续改进的过程,此部分要求提交的所有流程图均应包括胸痛中心成立后原始流程图及改进后的流程图。
2. 1 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快速甄别
2. 2 对明确诊断为STEMI 患者的再灌注
2. 3 对初步诊断为NSTEMI/ UA 危险分层
由于NSTEMI/ UA 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差异很大,需要根据危险程度分层施治,因此,胸痛中心应根据专业指南要求建立基于危险分层的治疗策略。
2. 4 对低危胸痛患者的评估及处理
对于基本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气胸、急性心包炎等中高危急性胸痛、且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应归入低危胸痛范畴。可采用的方法包括急诊短期留观、重复心电图检查、心脏生化标志物、心脏负荷试验、影像学检查等。对于明确排除了ACS 的低危胸痛患者,离院时应告知随访时间。
2. 5 院内发生ACS 的救治
院内发生的ACS 包括因非心血管病住院期间新发生的ACS 及因误诊收入其他科室的ACS。制订院内发生ACS 时的救治流程图,该流程图应包括从明确诊断到实施关键救治的全部过程,明确患者所在科室的现场处理要点、会诊机制及紧急求助电话。
2. 6 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及肺动脉栓塞的诊断
经临床初步评估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或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能在30 min 内(从通知到患者开始扫描)进行“增强CT 扫描”。怀疑A 型夹层、急性心包炎者能在30 min内完成心脏超声检查。制订了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筛查流程图及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