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在诊断、治疗及研究领域取得快速进展,部分研究结果将对 GIST 临床诊疗实践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 GIST 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经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对关键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并对争议问题进行投票,最终,在 2013 年版共识基础上,形成了《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7 年版)》,现予公布。 1、病理诊断原则 1.1 GIST 的定义 GIST 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在生物学行为上可从良性至恶性,免疫组化检测通常表达 CD117 和 DOG1 阳性,显示卡哈尔细胞(Cajal cell)分化,大多数病例具有 c-kit 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活化突变,少数病例涉及其他分子改变,包括 SDHX、BRAF、NF1、K/N-RAS 及 PIK3CA 等基因突变等。 1.2 对标本的要求 手术后的标本需要及时固定,标本离体后应在 30 分钟内送至病理科,采用足够的中性 10% 福尔马林液(至少 3 倍于标本体积)完全浸泡固定。对于直径 ≥ 2 cm 的肿瘤组织,必须每隔 1 cm 予以切开,达到充分固定。固定时间应为 12~48 小时,以保证后续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有条件的单位应留取新鲜组织妥善冻存,以备日后基因检测之用。 1.3 GIST 的病理诊断和辅助检测 1.3.1 基本诊断 组织学上,依据瘤细胞的形态可将 GIST 分为 3 大类:梭形细胞型(70%)、上皮样细胞型(20%)及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混合型(10%)。即使为同一亚型,GIST 的形态在个例之间也可有很大的差异。除经典形态外,GIST 还可有一些特殊形态,少数病例还可见多形性细胞,尤多见于上皮样 GIST。间质可呈硬化性,可伴有钙化,特别是小 GIST,偶可呈黏液样等。此外,发生于小肠的 GIST 内常可见嗜伊红色丝团样纤维小结(skeinoid fiber),对诊断也具有一定的提示性意义。 1.3.2 靶向药物治疗后的 GIST 经靶向药物治疗以后,GIST 可发生坏死和(或)囊性变,部分病例中细胞密度明显降低,瘤细胞成分稀疏,间质伴有广泛胶原化,可伴有多少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反应。近年来,经靶向治疗后再经手术切除的 GIST 标本也逐渐增多,对这类标本推荐的组织学疗效评判标准为:①轻微效应,0%~10%;②低度效应,>10% 且<50%;③中度效应,≥ 50% 且 ≤ 90%;④高度效应,>90%。但是组织学评估疗效与 GIST 预后的相关性尚有待于更多病例的积累和研究。 1.3.3 GIST 的免疫组化 GIST 的免疫组化检测推荐采用 CD117、DOG1、CD34、琥珀酸脱氢酶 B(SDHB)及 Ki67 标记,可酌情增加 SDHA 标记。CD117 和 DOG1 建议加用阳性对照。
|